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 刘骏 四年级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材简析:

《太平洋的来客》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海潮形成的原因。作者从海潮涌来时的形、声、色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语言形象、逼真,气势恢宏。是一篇极好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的佳作,同时也是一篇适宜渗透写作方法,读写结合的典型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了解大潮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并结合有关资料,了解大潮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文中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突出方法:利用课件,查阅资料,反复朗读,深入领悟词句意思,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突破方法:引读法,读读议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预习了课文,那课文中把谁称为“太平洋的来客”呢?(生答)

板书:钱塘江大潮

师:对,钱塘江大潮是我国著名的一大自然景观,它的雄伟壮观不知倾倒了多少中外游客。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一同走进它,观赏它,感受它。

二、品味大潮的壮观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几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情景。(3、5、6段)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读一读)说说原因。

展示课件,品析第三自然段。

1、请喜欢这段的学生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生答)

师:这段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潮的变化之快,体现了大潮的形态之美。 ( 板书:形态之美) 课件: 点出重点词(黑气 玻璃棒 带儿 堤坝)

3、“推来”能改成其它词吗?如“流来”“涌来” (都不如“推来”体现大潮的气势壮大,潮水的凶猛和壮观的场面)

4、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潮图片。(展示课件) 师述:远远望去,潮水如一根白花花的玻璃棒,不一会儿,又化作一条黄白相间的带儿,再逐渐变大,又如堤坝般推来。多美德潮水呀!多么精彩的描写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指导朗读。

展示课件,品析第五自然段

1、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2、你们为什么喜欢呢?(生答)

(运用了比喻,把潮头比作白虹,重在体现大潮的颜色,又比作银龙;重在体现的声音,“排山倒海”描写了气势宏大壮观) 课件:点出重点词 ( 白虹 银龙)

3、展示课件,学生欣赏图片。

师:白花簇簇,喷雪滚玉,多么迷人的潮水呀!又如许多咆哮的银龙,如此壮观的大潮,你们能读出描写这种壮观的场面的语句吗?

4、男女生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

1、先请学生看看第六自然段,你们认为第一句应该怎样读?

2、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读,师范读)

3、出示课件,突出重点词。(林涛滚滚 虎啸狮吼 天坍地陷)

师:这里运用了几个比喻句,写出了大潮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气势越来越磅礴、凶猛、宏大。

( 板书: 声音大)

4、让我们一起把体会到的融入到朗读中去吧。(师生一起朗读)

5、出示钱塘江观潮视频。

作者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感悟这惊心动魄、壮观奇特的一刻。

6、同学们欣赏完后,最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可以用哪四个字形容钱塘江大潮? 学生自由回答。

( 板书: 天下奇观)

7、观潮的人们又有哪些表现?

师:是啊,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捧起书本,用心朗读,来体会潮水的美、状、奇吧。

8、男生读2、4、7段,女生读3、5、6段。

四、探究大潮的成因

这么壮美的大潮,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它形成的原因,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8~11自然段。

2、通过朗读谁找到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指名答)

(1)什么叫海潮? ( 板书: 海潮)

(2)让我们再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来读?

(3)作者和伯伯为什么要选择中秋节来观潮呢?

(4)齐读一遍。

3、大潮的形成还有什么原因?(指名读)

(1)钱塘江入口处像一个大喇叭,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描述画一画钱塘江入口的示意图。

(2)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地图,与你们理解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结合课件,师讲述。

(钱塘江江身小,江口大,最宽处有一百多公里,而这一带的江面只有三公太平洋的来客 里宽,太平洋的海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涌到江口,越往里越收到江面窄的影响,水位就急剧升高,形成了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如山岳般压入钱塘江,形成了天下独有的奇观。人们形象的把这一奇观称作为太平洋的来客)

( 板书:太平洋的来客)

4、我们一起探究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奥秘,下面一起把这一段再齐读一遍。

五、升华主题

出示课件,师述:钱塘江大潮这样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在我们的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还有许许多多。如风景如画的九寨沟;犹如仙境般的七彩池;神奇的石林以及中国最大的黄果树瀑布。它们正等着同学们去欣赏,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书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学会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2.通过探讨交流,表演等环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采用对比法理解文章内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2.懂得应对竞争,把握机遇。

教学重难点:懂得老板几次给阿诺德提薪,而布鲁诺仍拿原来薪水的原因,从而获得做人的启示。

教学准备:土豆、西红柿(图片或实物)、录音机、生词卡片(自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板书题目:“差别”

(二)提问:文章会写到谁和谁的差别?

他们差别在什么地方?

这些差别给他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效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用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

生词:薪水牢骚抱怨差别盘算汇报

预设:有些字在课文上是以人名的形式出现的,如“德”“诺”,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提高扩词能力。

(三)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长段落可由两、三个同学共同完成),听者可以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三、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

四、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二、精读课文,谈体会。

(一)自读课文

(二)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理由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一

1.文中2-9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布鲁诺是一个墨守成规、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远见卓识,不能预见事态的发展从而作出更好的处理决定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说:“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说明的。”

布鲁诺第一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从早晨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卖。”

布鲁诺第二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一共有四十袋土豆。”

布鲁诺第三次到集市上去,问了价钱。

2.请男生读这一部分,要求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配乐朗读)

预设二

1.文中10-12三个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阿诺德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对上级的话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做事周到缜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让阿诺德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什么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有四十袋。”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还带回来一个土豆让老板看,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一个西红柿样品和那个卖菜的农民。

2.请女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朗读这一部分。(配乐朗读)

预设三

1.文中第1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付出,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文中依据:(一段时间以后,叫阿诺德的小伙子几次提薪,而那个布鲁诺的,却仍拿原来的薪水。)

2.教师相机提问:“这就是什么?”

这就是“差别”。(解题)

3.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部分,读出理解。

三、角色表演

(一)自由结合成三人小组,分好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好人物对话,演一演《差别》。

(二)表演结束后对照课文进行评价。

(三)请表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拓展延伸

(一)说一说本文几位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1.喜欢布鲁诺,因为他心中有不满,敢说。

2.喜欢阿诺德,因为他有思想、有主见,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老板的任务。

3.喜欢老板,因为他聪明,能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能让才能不高的人心服口服。

4.喜欢布鲁诺、阿诺德两个人,因为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事物,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后的发展,学会动态地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善于动脑筋思考,学会长远打算才能成功。

五、拓展阅读

本篇课文虽然浅显易懂,但给我们的启迪却很深,课下同学们可以搜相关作品来读,如:《曹冲称象》《一分钟》《悲观与乐观》等。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意思写出并积累成语,并能用“不敢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侮辱”、“欺君之罪”、“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历史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精神。

3、训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边品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四、教学准备

做好以下课件材料:

1、把课文中晏子的画像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发现晏子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为楚王叫他钻狗洞作铺垫。

2、三个重点句(钻狗洞、最不中用、水土不同)

3、晏子说得十分形象三个分句的学习和欣赏(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五、教学设计

一、人物介绍,揭示课题。

春秋是我国历的时代,这期间各国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激烈争夺霸业。《晏子使楚》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两国之间外交上的一件事。

1、简介晏子:名叫晏婴,身高不到五尺,大约现在的一米四左右。他是齐国的大夫,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

板书:晏子。学习生字“晏”。

3、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板书:使楚。

快速读课文,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遇到了什么事?楚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并完成下面练习。(出示)。

①楚王( )次想( )晏子。

②楚王之所以侮辱晏子是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 )。

③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 ),而且( )。

④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 ),而且( )。

2、交流

①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

②楚王之所以侮辱晏子是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显显楚国的威风)。

③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是显了楚国的威风),而且(侮辱了齐国。)

④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三、提出问题,合作学习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我们来看看晏子是怎样与楚王斗智,维护国家尊严的。课文的那部分是写这一内容的?(3——5自然段)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这部分课文,思考:

(1)楚王用那些方法侮辱晏子?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

(3)结果怎样?

(出示表格)

楚王怎么做晏子怎样对付结果怎样

第一次交锋

第二次交锋

第三次交锋

3、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

楚王怎么做晏子怎样对付结果怎样

第一次交锋让晏子钻洞访问狗国才钻狗洞只好开门迎接

第二次交锋笑齐国没人才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只好陪笑

第三次交锋笑齐人没出息水土不同,齐人到楚国便成盗贼只好赔不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晏子话中含着的意思。

(出示三个重点句)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学生各抒己见后,得出:

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才是国家,现在楚国开的是狗洞,可见楚国是狗国。

师:那么楚王就是狗王了,楚王当然不干!于是只好……。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练读,指生读。

师:晏子和楚王的第二次斗智,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方法来推理。

②、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学生讨论后得出: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最不中用,派来访问楚国,可见楚国是下等国家。

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楚王的“冷笑”(根本没把晏子放在眼里)“只好陪着笑”(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把文中的句子转变为四字成语:挥汗成雨、举袖成云、摩肩接踵。

读四自然段:练读,分角色读。

③、师:好,第三次,谁来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过程?

生: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到淮北就又小又苦,原因是:水土不同。(南橘北枳)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可见楚国环境(社会风气)不好。

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楚王的“笑嘻嘻” “得意洋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

读五自然段;练读,齐读。

四、总结课文,夸奖晏子

1、这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晏子一次又一次让楚王领教了他的厉害,楚王被完全征服了。课文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2、这句话换种说法可以怎么说?为什么要加上两个“不”字。(强调肯定。三个回合的较量,每次楚王都自取其辱,他终于明白晏子个子虽小却并非等闲,从而接受了教训,改变了态度。)

3、你认为晏子是凭什么征服这个老谋深算的楚王的?(过人智慧)仅仅凭过人的智慧?(善辩的口才,爱国心)

4、练习:

你可以用老师给你的句子夸一夸晏子,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所感来说。

晏子以自己( )和( ),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 ),而且( )。他不愧是我国历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5、交流:(过人智慧、善辩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赢得了楚王的尊敬)。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见识了一位才智过人,热爱祖国的杰出外交家——晏子。真可谓: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卫尊严。在我们的历,还有许多像晏子那样爱国的,处惊不变,能言善辩的杰出的外交家,如:诸葛亮,周总理,陈毅,乔冠华,钱琪琛等。老师期望将来在你们中也能出现外交家。

1准备演课本剧或讲《晏子使楚》故事。

2、搜集晏子的其他故事,做成读书卡片,并准备讲给同学们听。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4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开心提示:这一环节在教师修改以后再进行。

二、习作讲评

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者欣赏,教师加以点评,鼓励2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小节

学生自由交流这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好的建议,以完善今后的习作训练。

四、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第一次)

2.怎样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经过清楚地告诉别人呢?(指名回答)

说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呢?(过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五、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六、习作方法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经过写清楚。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并学会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尝试自主学习。

3.了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揭开雷电之谜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能联系上下文,品读出富兰克林的精神。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富兰克林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媒体播放:雷电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景象?(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电大作……)

2、为什么下雨时会有雷电现象?今天,让我们随着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一起来——(板书课题:揭开雷电之谜)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预设:雷电之谜是什么?

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

怎样揭开雷电之谜?

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

……

二、初步释疑,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做好标记。

2、交流:

雷电之谜是什么?板书: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板书:大胆提出

怎样揭开雷电之谜?板书:风筝实验

结果怎样?轰动世界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板书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读,感悟富兰克林为科学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1、出示第一节: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 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1)齐读第一节

(2)理解:摄取

(3)“勇士”是什么意思?(有气魄有胆量的人)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划出能说明“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的句子。

3、学生交流

(1)学习第二节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 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①指名读

②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

师引导理解:“人们、一直、显示神威’’与“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作比较。

大自然在显示神威——从前人们一致认为雷暴是天公的怒火,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而富兰克林却大胆地向大自然挑战,勇气可嘉。

人们——说明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而富兰克林却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敢于向大多数人挑战。

一直——说明这种看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富兰克林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

亲自做了试验——说明富兰克林敢于大胆实践,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敢于挑战敢于实践)

过渡:富兰克林敢于——,敢于——,真不愧于“勇士”这一称号。但是在他冒着生命危险来进行风筝实验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他身上无比的勇气和胆量。

(2)学习三、四节

①仔细读读课文第三、四节,围绕“风筝实验”又有什么问题?

②质疑

预设: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天气做实验?

做实验的风筝与普通风筝有什么不同?

在这种电闪雷鸣的天气中,富兰克林不怕吗,他为什么愿意冒险做这个实验?

……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天气?抓文中的词语来说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天气?(7月雷雨多,适合实验)

④做实验的风筝和普通风筝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复述制作实验用的风筝的过程

抓住麻绳、铁棒、铜钥匙来思考设计的不同

(风筝上安一个尖细的铁棒是为了摄取闪电中的电流。麻绳本来是不导电的,可因为闪电中的电流太强了,所以使得麻绳上也带上了一些电。铜是导电的金属,能让他切实感受到电流的存在,这给了富兰克林的证明。)

⑤这样的设计的确能让富兰克林切身感受到雷电中的电流,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险,再读读第四节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富兰克林的勇气和胆量?

交流并出示句子: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难道富兰克林不怕危险吗?不,面临危险,富兰克林没有退却,他心里一定在想——

指导朗读句子

⑥富兰克林对科学如此执着和痴迷,实验成功了,他兴奋地叫了起来——(生读:)“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⑦这就是富兰克林,一位勇于献身的科学家,一位为了科学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科学家,这就是真正的勇士。(板书:勇于献身科学)

⑧小结:正因为富兰克林有着为了科学坚持到底勇于献身的精神,才会做这样的实验,多么让人佩服啊!

有感情地朗读3、4小节

四、概括升华,总结全文。

1富兰克林的风筝试验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为什么会引起轰动?你想对他说什么?

出示:风筝实验轰动了世界,这是因为______,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交流

2师:雷电之谜终于被解开,它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轰动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造福于人类。

3说说学习了课文之后,你对“勇士”这个词语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师:“勇士”是指那些有力量、有胆量的人;是敢于向大自然挑战、勇于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人;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五、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2搜集一些勇士的小故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1揭开雷电之谜

富兰克林

大胆提出→放电现象←风筝实验

敢于挑战敢于实践勇于献身科


语文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小学教案模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简单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次备课

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

小学教案模板

高中教案模板

1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