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写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下载,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39;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

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

(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

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

(四)拓展延伸

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说明一下你最近去过的一个景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五、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明确:

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3

教材简析:

《苏州园林》币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二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教学理念:

1、据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积累:

学习课文之前,利用书籍、网络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指导学生登录"园林""旅游天地"等网站,走进图书馆,了解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充分预习,探究课后习题,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由于学生缺少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识,缺少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因而课前的积累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苏州园林,为学习好课文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发言)追问:请你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个你最熟悉的名胜古迹。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你们可能都没看见过吧?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带来了。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插图苏州拙政园。以导游的口吻,根据图画,运用简洁的语言,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拙政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可以把学生引人新课的"大门",激其情,引其思,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学习课文铺设基石。为此,学习课文之前,首先与学生一番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中国的名胜古迹,根据课文的插图,介绍拙政园,让"插图活起来",发挥其辐射功能。比一比,哪位同学课前探究做得好。老师则针对学生的发言补充完善,评价鼓励,并巧妙过渡到课文。]

三、自主式阅读课文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儿方面人手?(板书: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应该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这样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做到以下几点:

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划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②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

(学课文的开始让学生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老师包办代替,让他们靠自己能力去探究,去发现;努力做到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自悟文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四、合作式解读课文

1、师: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

2、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依次标明序号,并简要小结:"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和布局的美,体现出

园艺家们独具匠心。请同学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何是写整体?哪几何是写局部?哪儿何是写细部的扩(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在班级发言交流。)老师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师:我们再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些局部和细部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说明对象。)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3、以优美的古等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

(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师: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在合作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始终是一个配角,任务就是组织串联,点拨深化,。总结升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获得知识。)

五、探究式拓展课文

①师:文章的结尾好不好?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继续写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而后在班级交流发言。)

②质疑: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说,教师不作具体答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在每一节课中得以体现。)

③想象并设"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要求从房屋、桥梁、花树的布置和雕塑、池沼中选一个方面来表现,可以用图画加上说明性的语言,也可以用语言直接描绘。

(拓展是锻炼学生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还要构建课文里没有的`知识。这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

课后反思:

用了两个课时上完了《苏州园林》,走出教室,心里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一直以来自己所思索的任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教说明文,在教学中得意实践。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先创设情景导人,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的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何。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扩;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美五彩缓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4

主要内容

1.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关注中日当前面临的问题。

4.分析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找一个同学回忆一下鲁迅先生去日本学医的原因……那么作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主要是因为两件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是两件什么事,并准备复述。

二、一边复述一边分析。

第一个事件我们给它命个名可以叫它什么事件?(可以叫“匿名信事件”,也可以叫它“漏题事件”)……“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迅到底是不是得到藤野先生泄漏出来的题目?那些爱国青年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对弱国国民的无端歧视)认识这种逻辑的荒谬,体会作者当时极度愤慨的感情。

另:在这里教师也可给学生补充一些资料:事实上日本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有崇华倾向,在从隋代开始活跃的中日交往中,日本一直是甘当小学生的。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此时日本才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后来日本也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超过中国,从此又对中国采取极端鄙视的态度。称当时的中国人为“戴猪尾巴的家伙”,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多类似“爱国青年”的人……

接着复述第二个事件:我们可以叫它什么事件?(电影事件)在这里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当时的日俄战争是怎么回事?…………(战争本身就是令中国人屈辱的事)鲁迅为什么听得“这一声特别得刺耳”?……(再次体会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为什么“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教师幻灯展示下面这段话并指读: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在讨论这句话的同时,为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可用幻灯展示一张1905年摄于中国东北开原城外的照片:

一个中国人被当作俄国侦探,被日军斩首。围观的中国民众神情麻木。

此时教师可问:那个被斩的人健壮吗?围观的人健壮吗?……可这种健壮的躯体在这里只用做什么?(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些看客是什么心理?(看热闹,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民族耻辱。可见改变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来看鲁迅弃医从文的决定,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吗?

展示幻灯片:

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过他的这个决定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幸事,从此中国少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却多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多了一个唤醒民族的文化巨人。

三、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这两件事都和“爱国青年”有关,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的这种爱国性: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是否可取?

经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这种所谓爱国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达到了蔑视仇视别的国家和民族的程度。

那么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呢?讨论总结后幻灯展示:

爱国青年:极端、狭隘、扭曲的爱国主义:蔑视、仇视其他民族和国家。

正确的爱国主义:既热爱本民族,又对其它国家民族抱一种友善的态度。

四、现在我们再来看藤野先生,他除了我们分析过的具有“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特点外,和“爱国青年”比,他还有哪点精神是更为可贵、更让鲁迅为之感动的?

板书:

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一个弱国国民给以应有的尊重、热情的关怀。

此处教师幻灯展示一段文字资料:(再幻灯展示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及后面的题词)。

周君来的&39;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的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所以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选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从这段文字(及照片)中我们也可看出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态度与爱国青年有多么大的不同,同时从中我们还能看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深情厚谊。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相信在日本还是像藤野先生这样对中国人民抱友好态度的人的人占多数,像“爱国青年”那样的极右分子占少数,在今天也应是如此。

我们也可从文中找出一段鲁迅对藤野先生给以高度评价的话。齐读“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段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句要读出重音、读出深情;同时对“小而言之”“大而言之”句还要做理解分析)

五、寻疑解难。从文中找出有疑问的话或有深意的语句,提出来发表评论或供大家讨论。

(为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此处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找出,讨论解决。应该说,本课的篇幅较长,知识点众多,难理解的语句也有很多,学生找出哪句话来评论和讨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在课上的有间里也不可能都处理完。教师采取的策略就是,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讨论什么问题,不求课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讨论完,至下课时为止。──事实上事关对内容和人物理解的重要问题都已处理过了,所以此处可以灵活处理。)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以下这些:

1.对“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一句的理解及“正人君子”这一反语的运用。

2.如何理解在仙台医专所受到的“优待”?写这件事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3.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印象深刻?

4.如何理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句话?

5.本文的写法特点。

……

六、总结、延伸拓展(幻灯片展示)

1.课下读鲁迅的作品。

2.从写作的角度看,本文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3.当前的中日关系现状被称为“冰点”。查找资料看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问题?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5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39;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

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

课文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教学反思

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6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依据这一原则,并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梳理线索,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老师阔别二十年后,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赏析到拓展、迁移、运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写一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思考如果没有阅读课文,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主题会是什么?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况是大手笔的鲁迅,从而激发学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学习激情。

第二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这里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下: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领会到的?

这里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明确问题。通过第一题来给课文划分段落,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通过时间、地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的好处,从中学习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通过第二、三题明确认识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第四题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爱国之情,使学生能够在自我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等),抓住典型事件(如“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至此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突破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赏析

在这一环节重点突破本课的另一个个学习重点——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速读第二部分“在仙台”。

(1)在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你认为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3)那段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请你带着感情复述一下这件往事。

结合第一题总结出这一部分共叙述了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多方面的高尚品质:

修改我的讲义——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好处。在第二题中则让学生重点了解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这一高尚品质,鲁迅虽然是弱国的国民,但藤野先生却给他满腔热忱的帮助和指导,鲁迅的医学专业成绩“及格”。可日本的“爱国青年”对此却无端猜疑,“借”了鲁迅的笔记查看,他们的言行充满对弱国国民的歧视。藤野先生和“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三题则结合《鲁迅自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探究补疑

为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挖掘教材,设计一些出乎学生意料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问题如下:1、本文是赞美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却写了他的“掌故”,这样是否有损于他的形象吗?2、日本学生给鲁迅的信,以托尔斯泰的话开头,隐含什么内容?3、藤野先生向鲁迅泄露了题目吗?如没有,你有何依据?4、鲁迅对藤野先生充满敬佩、感激之情,为何分别时,却向藤野先生说了谎?

(六)布置作业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个人。

(七)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表现手法,我精心设计板书,体现教学思路。把课文内容浓缩于板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板书,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教学动向。

整个教学流程,既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该点拨到位,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引导学生深刻探究,从而抓住内在的东西,以培养自学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突出其主体地位。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文章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人的方法教学难点:线索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课前检查

1、布置预习,查看鲁迅及其作品。

参考: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都对老师怀着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笔著称的鲁迅先生,在回忆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却笔笔深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说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三、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2、检查生字词的音、形、义

四、限10分钟快速流览课文,要求弄清文中所写的人物、地点、事件,文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读后合上书本,在全班交流。

1、人物:藤野严九郎、“我”、仙台医专的学生、中国留学生

2、地点:东京、仙台、中国

3、我和藤野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此外文中还写了哪些事情?(学生可能不会分类说,只要说出即可,也可能不全面,暂时不管)

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并说说你的理由。

对藤野的敬重、感激,对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学生的愤慨,对清国留学生的反感失望。(学生也许不全面,或没理由,不必深究)

五、再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各层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1、速读课文,根据地点的转换,把文章分成三块。

2、再读每一块,说说在每个地点发生了哪些事情。

第一部分在东京①清国留学生看樱花②清过留学生学跳舞

第二部分在仙台

①仙台医专给“我”的优待②我”认识藤野先生③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

④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⑤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⑥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⑦匿名信事件⑧看电影事件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之后(在中国)①收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3、思考:以上这些事件材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的?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

第二课时

六、阅读文章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可贵的品格,又能看到他的外的形象,甚至能听到他讲话的声音。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的呢?

主要是用多个典型事件多方面表现人物的品质,用外貌行动描写表现他外在的形象。

2、再读“我”与藤野先生相交的内容,说说主要事件分别表现了藤野的什么思想品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又能表现藤野的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全班交流。

多媒体或小黑板展示:

藤野先生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模胡旧外套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思想品质生活俭朴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主要事件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3、文中写日本的人物还有哪些?他们对突显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从正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对异国青年的关心和热情;写日本“爱国学生”的欢呼和学生干事的污蔑,从反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善良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

4、归纳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表却很不在意、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的人。

5、谈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人物的方法?或谈谈你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三课时

七、理清作者的心理历程,了解本文两条线交织的组材方式,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可除了藤野先生外,我们还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看见另一个人物,那就是作者。你能找到作者经历的事件和心理历程吗?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要求学生概括回答)

作者经历事件心理历程

离开东京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失望厌恶

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受到优待“物以稀为贵”,对优待不以为然

“匿名信”事件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电影事件痛心于国民的麻木不仁,

告别先生弃医从文,另寻救国之路

保留讲义、挂相片怀念藤野先生,继续战斗

2、“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是本文的明线,本文还有一条暗线也贯穿始终,根据上表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爱国热情)

3、《藤野先生》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

小组交流,找出依据。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主要让学生如何理解那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参考: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八、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本文可揣摩的语句很多,没必要都找出来揣摩分析,老师先提出几个句子作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或体会,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去揣摩。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2)实在标致极了。

如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位老师。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

参考: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九、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地对待一个异国学生;并深刻地写出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择。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佩服之情。时隔20年,作者仍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对他的人生的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十、作业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8

[教学目的]

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

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时数]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

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

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

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

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__“”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

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

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

“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

(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

(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

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课外阅读积累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9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新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提升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3、进行采访实践。

二、重难点(课时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进行采访实践。

三、教学过程

(资料链接)(平板推送课前预习)

1、新闻采访基本概念把握:

新闻采访记者

2、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

(课堂合作学习)

主问题一:怎样选择新闻?

1、选择新闻的标准是怎样?

选择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必须是新发生的事实或新发现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带有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

2、如何进行新闻采访写作?

(1)熟悉实际情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但是,寻找新闻却不能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新的事实上,而必须首先熟悉旧的事实,熟悉了实际情况,就等于在脑子里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地平线。

(2)要时刻处于采访状态。

(3)要求记者具有新闻敏感。

主问题二:如何获得采访线索?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苗头或信号。有了新闻线索,有编辑部获得,然后指定记者去采访。但大多数新闻线索却要靠记者去扑捉。

1、耳朵和眼睛的功力。

2、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3、切身体验或身边消息传闻等。

主问题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采访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相互补充。)

参考:

1、对采访的题目的基本情况要了解。

2、相关的资料准备:资料准备的内容非常广阔,不仅要有科技知识,还有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复杂的社会生活意识。

3、研究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只能作为提供他人或事实材料的消息来源,另一类本身就是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

4、问题准备:记者提出的问题,最好在采访准备好时就设计好,特别是初当记者的,应在本子上记上几个、十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

5、物质准备:照片,相关数据等资料。

6、发稿准备。

(课堂活动)

1、小记者分组模拟采访

教师提出参考主题(例如采访最近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采访食堂或小卖部工作人员,采访班上参加体训的同学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采访。

2、自我总结模拟采访。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0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

崇祯(chóngzhēn)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喃喃(nán)更(gēng)定更(gèng)有此人强(qiǎng)饮

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然后圈画出还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

(1)一字多义:①余拿一小舟:撑,划;上下一白:全白。

②是日更定:是,这;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5、请一同学用现代汉语讲述本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呢?(“痴”)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追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他为什么不拉舟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3、寻找“痴似相公者”。

(1)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①老师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

(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

(“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②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4、品美景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值得)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4)“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5)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6)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五、巩固与拓展

1、背诵课文

2、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3、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教学设想:

(一)、预习要求: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当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动口说,组织语言;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准备教具:录音机朗诵带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_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_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当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1

生齐读

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

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

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小结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

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2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说真话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准确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学生分析:本.教案是公开课上教师与陌生的学生力求一节课完成《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由于教师与学生互不了解,又有许多听课和评课老师,因此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组织教学环节,力求调节好学生情绪、激活学生思维。

全堂课的设计,教师把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学习范例、自主表达作为第一要素。力求让师生忘记公开课的功利目标和压力,自然的、真实的展示自己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这人哪,自以为是很有个性的,但我很想知道我在你们的眼里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告诉我好吗?请注意:特点就是我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自由的发言,教师适当评点,真诚地肯定找出老师特点(包括缺点)的发言。鼓励学生说真话,说独特的感受。)

正如同学们所说,老师不完美,也说不上漂亮,可我很快乐,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也一样。同学们能找出老师的`特征,可以说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了一半。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学生自己寻找苏州园林的特征并进行说明

1、请大家观看介绍苏州园林的影片,说说自己总的印象。

(学生一般会说出苏州园林很美,老师追问究竟美在何处。引导学生抓苏州园林的特征。板书代表性的答案。)

2、定格一个画面,让学生鉴赏品位,理解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的美,指导学生有层次的鉴赏和说明(板书代表性的答案)。

三、探究课文是怎样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体会课文说明语言的准确

1、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来介绍苏州园林,我们来读一读看他是怎样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

(明确: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讨论作者从那些角度来说明这幅画的完美的。

(明确:作者指出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进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3、比较先前板书的学生答案,思考并讨论作者说明顺序的清晰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指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指导学生理解说明顺序的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4、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言的特点,找出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准确性。思考,除了准确以外,这篇说明文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明确其语言的优美典雅。

四、拓展

有这样如画的园林,的确不愧人间天堂之美誉。其实,我们的祖国本就是一幅宏伟绚丽的画卷,咱们的家乡绵阳,不正是其中精美的一笔吗?

1、看绵阳人民公园和富乐山公园的图片,学生按自己的喜好分两组,讨论、概括自己所选公园的特点,比一比哪一个公园更好。

2、教师点评:同学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真是难分难解。咱们请听课老师来评判胜负好不好?大家假设老师们是外来游客,请你当当小导游向他们推荐自己所选的公园,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写解说词,每个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导游。哪个小组最后吸引的游客最多,哪个小组得胜。当然,如果有游客投诉宣传不实,有欺骗旅游者的语言,那个小组就取消比赛资格了。老师们,投诉请到我这儿,"3·15"到了,我一定为消费者主持公道。学生写解说词。

3、选出的学生代表模拟导游。听课老师以掌声热烈程度评判胜负。

4、教师点评比赛结果,结束本课。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3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大铁锤传》导入新课

2、新授《干将莫邪》

(1)介绍作者、出处

(2)读课文,理清情节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复仇

思考问题:“仇”缘何而来?

赤有没有能够亲手复仇?为什么?

最终赤复仇有没有成功?如何成功?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思考问题:你最欣赏文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主人公是文中最能够凸现文章主题的人物。

3、延伸阅读《李寄斩蛇》

(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思考问题:这篇文章里有没有“侠”?如果有的话,是谁?为什么?

4、总结

两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5、课外作业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

教后记:《干将莫邪》是一篇文言小说,我的设想是引导学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这节课上下来,应该说基本完成了课前的教学设想。只是由于听课的老师比较多,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使得一些教学环节不够流畅,学生反应不如平时活跃,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经验的欠缺。就教学步骤而言,我的这节课仍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在分析人物形象以后再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出一些鉴赏评价,那就更充分的体现了阅读的三个层次

《干将莫邪》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⒈本文节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东晋(朝代)史学家,文学家(评价)。字令升,新蔡人。

⒉《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志怪小说是记述神奇怪异故事的文学体裁。

⒊鲁迅的《铸剑》是根据本文中的故事编写的。

二、字音字形

干将(ɡānjiànɡ)莫邪(yé)重(chóng)身夫语(yù)妻曰使相(xiànɡ)之亡(wánɡ)去

自刎(wěn)前仆(pū)后继(倒下)汤镬(huò)踔(chuō)踬(zhì)堕(duò)

三、一词多义

⒈是汝若生子是男(是,判断动词)⒉子汝若生子是男(孩子)

是必烂也(这,代词)将子头与剑来(你的)

⒊大王大怒(非常)⒋即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汝若生子是男大而告之曰(长大)王怒,即杀之(立刻)

⒌乃三年乃成(才)⒍当其妻重身当产(将)

乃问其母(于是,就)当于汤镬煮之(应当)

此乃勇士头也(上)

四、古今异义

⒈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即将古义:即,就;将,带着今义:将要

⒉王即购之千金购古义:重赏捉拿今义:买

⒊当于汤镬煮之汤古义:热水,开水(赴汤蹈火,固若金汤)

今义:煮东西的汁水(米汤,鸡汤)

五、阅读理解

⒈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巧匠干将给楚王铸成雌雄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暴君残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英雄行为。山中侠客见义勇为,自我牺牲为他人复仇的豪侠气概,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的团结友爱。书中情节虽似离奇荒诞,却深刻地表现了暴君统治下被迫害人民反抗的决心。

⒉人物形象

赤:具有果敢刚毅,不屈不挠,至死不渝的复仇精神,是个反抗压迫的典型形象。

侠客:具有侠肝义胆、见义勇为、重诺守信、沉着勇敢、以身殉义、自我牺牲的豪侠气概。

楚王: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之君。

⒊细节描写:如“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赤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干将莫邪》教学反思

1、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本文是自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为主。精心准备导学案,放手给学生自读,他们就会天马行空的想象问题,就有可能不在老师的课堂设计之内,所以教师备课,准备的内容要相对的宽一些,比如,关于侠客的.故事,自己尽可能多准备,不要等到学生说了一个故事之后,自己反而如第一次听一样,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知识面狭窄,有轻视老师,轻视课堂,打消学习积极性的可能;教师对文章字、词的理解也需和重点讲读课文一样透彻,比如这节课,学生就问道“南山”是不是“终南山”,“使相知”的“相”是不是“看中”的意思;

2、课堂上,指导学生自读之前,一定要和学生复习关于小说的学习要点:故事情节如何确定、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下手、揣摩词句的方法如何等,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方法去理解新的课文。

3、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品析过于浅显,不够深入,只停留在对表面表达的讨论上,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没有细细地感受到。如果能在分析人物形象以后再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出一些鉴赏评价,就能让学生理解得更详尽,还能更快的悟出文章的语言内涵。

4、本节课拓展的内容不够。要将本节课的内容拓展,老师可以用电脑给学生呈现2—3个文言志异故事,让3—5个学生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5、课后练习,因没有时间检查,致使学生课后完成有敷衍的行为。以后再上此课,要把握好时间,难点练习题当堂解答。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4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激趣以导入

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

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5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课后练习: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6

内容预览:

第7课《海思》教案

【教学构想】

本文属于学者型散文,其知识含量的丰富,思维方式的独特体现着智慧的魅力。

文章通过对海的博大、壮阔的描述,引出有关海的种种联想,进而引出海与人类的关系,作者纵情赞扬了海的壮阔之美,让我们感受人类在大海面前的渺小。从作者深邃的思考中,我们懂得了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类心灵的家园。

本文的教学应注重以下三点:

首先,弄清文本的基本内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是学习本文的主要任务。

其次,在文学欣赏上,不要忽视语言的魅力。本文写景语言生动形象,在联想与想象中不失磅礴的气势。如何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些美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朗读激发学生深人理解文本的内涵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第三,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应着力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由眼前的海而产生的联想与沉思。海思的思是全文的核心,思的引发,思的方向,思的广度,思的深度,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智慧。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独特思路,研究这种奇特的联想中阐发的主题,探讨作者思想的深度。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结构,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由海而产生的独特的联想和深邃的思考。

3.体会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探究作者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品读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作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安排]两课时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品读富有哲理的语言。

4?关注作者独特的行文思路。

5?拓展挖掘,归纳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几组海水翻腾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借用图片这一直观教学用具,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

2、教师小结,引入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疏通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在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之后,要求他们着重思考几个问题:

①文中有哪些句子自然完成了内容间的转换?

②作者眼前的海是怎样的?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样的?

③作者围绕海所做的思考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学情预测: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过渡句的选择可能会比较容易,但对眼前的海和心中的海的对比理解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师应该作适当的指导。

学情反馈: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从第3自然段找到句子被织进一张蓝色的大网中,这种可见而不可触的蔚蓝色,似有似无,给人一种遐想,一种飘渺,一种思想的驰骋,从而弄清作者由眼前的大海过渡到写心中的大海。

对于第二个问题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偏离文本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联想的触发点海的深和广以及乘船返回,在海浪的摇动中产生新的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白作者心中的海的形象。

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师应依据文本内容作适当提示,如引导学生看议论抒情句,让学生全面把握作者爱海的博大精深,爱海的包容一切,爱海给人类心灵的慰藉。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表及里,从理清文本结构入手,尽量激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意识,基础的内容弄清楚了,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就不会使学生泛泛而谈。)

全班交流各自编写的阅读提要,并要求学生进行板书设计。

学情反馈:实践证明,这一过程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又能检验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三、细品文本。

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眼前的大海,并设计朗读方案。

学情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架空,教师要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比如:这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哪个词用得最好?用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朗读设计落到实处。

学情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确细致的要求,确实能够让学生走进课文。如果能配以音乐朗读,教学效果会更好。

(这一过程的设计既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让学生通过品味朗读深入探究描写海的壮丽图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的理解。)

四、自主研读

选择文章中富于哲理的句子或含蓄的句子进行品评,在深入探寻句子含义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于是,我明净的心头又涌上一汪蓝色的沉思海啊,你在我的心里这两个句子难以理解,教师要在此作适当点拨。

五、积累佳词美句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1.教师提出疑问:课题为海思,那么作者围绕海作了哪些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这一步只要求学生在互相探讨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这一过程主要是强调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的思考)

学情反馈:学生基本上能从作者联想奇特的角度去讨论,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沉思海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却心存疑惑。教师应介绍作者散文特点及其大散文观,让学生在作者作品风格和思想深度上去感受行文独特的思考。

2.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奇特的联想中,引导学生挖掘一些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这一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紧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拓展延伸,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1.借助具体物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①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如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到知识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越多越好。

②有位作家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

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

0的负担最轻,但任务最重;

0是一面镜子,让你重新认识自己;

0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

请你运用发散思维续写下去。

③我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文学家关于书的比喻,它还可以比喻成什么?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请口头表达。

2.超越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美国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请你作合理想象。

创新提示:

①能买药物,不能买健康;能买娱乐,不能买幸福;能买房屋,不能买家庭;能买选票,不能买人心

②0是一块空地,可种五谷;是烟圈,虚度年华;是铁环,组成坚韧;是战鼓,激人奋进

③书是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源泉、驶向知识海洋的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时引导。)

(这一过程是在阅读文本基础上进行的延伸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创新能力。)

三、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启示为题,深入观察、研究,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写一点自己的思考。

(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潜心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一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

【板书设计】(一)

7海思

内容:海的波澜壮阔海的博大(包容力)

海与人类的关系

目的:爱海的博大精深,爱她的包容一切,爱她给人类心灵的慰藉。

【板书设计】(二)

7海思

海:汹涌澎湃波澜起伏海天一色

思:(联想)海的深和阔

(沉思)海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后记】

面朝大海,普通人呼吸到的是海潮,而作者呼吸到的是海魂。跨越时空的联想,奇特的感受,大气磅礴的语言,不仅增加了本文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让读者受到震撼和启迪。

如何处理这篇散文的重难点?如何落实新课标下的三个维度?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

1.语文课注重体现出语文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读文本的习惯与方法,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结合,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2.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方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特别是学生自己写板书的这一过程,不仅强调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

3.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整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写作的能力?在最后一个拓展思维的环节设计中,着重体现、强化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借鉴与拓展。激活学生的思路与创造力,这不仅体现学习《海思》一文的重点,也加强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7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篇18

一、课文的类型: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 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父疼子

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背

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影子爱父

写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7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