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好的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自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点拨学生研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感受勃朗峰景色之美。

学法:

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文本,感受这篇游记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充分准备,学习游记的语言和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CAI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约5分钟)导入法一:

出示勃朗峰的图片,介绍: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__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峰。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峰也深深吸引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去游赏。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峰。(板书课题:登勃朗峰)

导入法二:

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本文的作者是美国小说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电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这位幽默大师真是机智幽默啊!今天,他给我们带了怎样的惊喜呢?请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峰》。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同时运用图片导入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趣闻轶事导入,可激发学生对作者作品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对作者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投影)

翌日(yì)尘埃(āi)络绎不绝(luòyì)

辚辚(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独踞(jù)苍穹(qióng)

纷至沓来(tà)霓裳(cháng)骤然(zhòu)

皑皑(ǎi)拾阶(sh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指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5)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6)名副其实:副,符合,彼此相称。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7)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8)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9)拾阶:拾,轻步而上。逐步登阶。

3、介绍作者及著作。(投影)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誉为“文学的林肯”。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等。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峰的过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写作者登上勃朗峰的见闻

第二部分(第7~11段):叙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经历。

5、具体分析:

(1)本文是一篇游记,请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

学生在默读的同时进行圈点批注,探究答案:

明确:

早晨八点多,徒步上路,路上见到很多坐车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看到诸多美景。

拾阶而上,看到巍峨壮观的勃朗峰及其周围的山峰。

就地而坐,饱览美景,心有所悟。

雇了马车,美餐畅饮。

车夫车技高超,一路颠簸疾驰,先于其他人到达沙蒙尼,住进旅馆的上等房问。

(2)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登勃朗峰途中所见美景。凉爽的树林,巉峻的岩壁、巍峨的勃朗峰,奇形怪状的山峰,色彩斑斓的彩霞,瞬息万变的光影,无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人叙事。这一部分主要刻画了车夫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车技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实基础,因为语言文字是感情的载体。

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马克?吐温的印象,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批注、勾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逐层深入把握学习重点,结合文章内容,由整体到具体,

三、合作探究。

1、理解重点句子。

①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乘坐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学生交流后回答:旅游,本就是置身自然、亲近山水。作为游客,应该尽可能脚踏实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这些人乘车、骑骡,不但“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而且失去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岂不“可怜可悯”!

②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学生交流后答:这段话要读得轻松、轻快。作者为自己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而喜悦。“物有所值”一词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对乘车、骑骡的人的含蓄嘲讽。

③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学生交流后答: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丽精致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丽的肥皂泡终会破裂。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乐活当下。

④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后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于车夫的技术高超,他们才能够赶上并超过长长的游客车队,得以住进上等房间。作者对此欢欣庆幸并对车夫驾车的技术表示赞叹。

2、归纳写作技法。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小组合作交流后,教师明确:

作者写上山,用的是散文笔法,绘景抒情:通过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变幻的光影,表现勃朗峰周围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无限感慨;写下山,用的是小说笔法,写人叙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幽默风趣,吸引读者。

3、小结:

本文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过程。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勃朗峰美不胜收的景物,并刻画了一个驾车技术高超、性格豪爽的车夫形象。研读、揣摩句子含义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养成揣摩语言的习惯可以加深其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性。

四、对照梳理。

(约6分钟)本文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为游记,但阅读后的感受大不相同,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同桌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两篇文章都是游记,都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写景重在表现自然的赏心悦目,令人热爱与赞美;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重在表现自然的庄严神圣,令人敬畏与崇拜。

2、两篇文章都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全文。本文运用变化的笔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绘景物,抒发感慨;再以小说笔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细细读来,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则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壮美、神圣,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崇敬,给人印象深刻,让人久久回味。这一环节,通过比较阅读把两篇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鉴赏,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19、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上山见闻:浓墨重彩绘景抒情表达多样

下山经历:简笔勾勒写人叙事笔法多变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3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目眩(xuàn)开闸(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砚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流,奔向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民俗画。

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热爱丽、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和丽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

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②最宜:只抓重点;③突出感受;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风景画:丽、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4

创意说明:

本文是八下第三单元人与自然篇里的一片自读课文,教学此文主要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观看图片资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式导入。

展示大雁的图片。知道大雁这种鸟吗?(大家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得非常喜欢大雁,每到春天就盼望着大雁的归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大雁归来》,一起走进大雁。

二、 读课文,走进“大雁”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群什么样的大雁?可扣住每段的关键语句,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用句式“从文中,我看到了一群的大雁”说说自读的发现。(齐读个别段落感知大雁的世界)

2、学生畅谈自读的发现,老师小结。追问:浏览全文,你能获取多少有关大雁的知识?

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辞海》里关于大雁的解说。问:同是写大雁,与本文相比有何不同?

同桌之间讨论后发表见解。老师小结:《辞海》语言平实,只是客观地说明。本文用拟人的方式描述大雁,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语言形象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爱。

三、 读课文,走进“爱鸟者”

1、 跳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问: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老师展示文中的个别语句,让学生朗读并仔细体会,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爱鸟者”爱里的理念,把握文章的主旨。

师问: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大雁呢?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爱鸟”情感呢?

(可抓住文中的“我们”,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理解)

3、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的结合,作者以期用浓郁的爱鸟之情激发更多人的社会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作者认为万物平等,人不应该自私的伤害它们,况且大雁还有人所不及的品性,他们有联合的观念,对人类有益无损,人影回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

四、 看图片,话说“人与自然”

1、老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任选一题说说。

(1)说说看过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2)、思考:我能为自然做些什么?

2、学生齐读

五、结束语:

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只有我们。”生齐读《敬畏自然》的最后一段。

六、 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把你的观察和思考以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

l-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教学重、难点

1.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突破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批注法,可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讨论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运用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的片段,由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我请大家看一组图片(一组风光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图片),而后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学生谈个人感受)师: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可以说美丽而神秘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然母亲现在被我们伤害得伤痕累累: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的自然回馈的礼物。那么,人类该怎样对待自然?人类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我们跟随严春友一起走进《敬畏自然》。

二、小组进行预习成果交流

1.自学字词,小组交流。

2.交流查询、搜集、整理的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3.交流准备的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三、合作探究,感知课文内容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词。

相形见绌:相,相互;形,对照,比较;绌,不足、不够。相比之下,一方显出不足。

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食品和菜肴。

敬畏:敬重畏惧。

沾沾自喜: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高深莫测:高深得让人难以琢磨。

精巧绝伦:精妙得没有与之相比的。

深邃:深奥。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壮丽无比:壮美秀丽没有与之相比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介绍: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先独立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简要概括每段的内容。

提示:全文一共有11个段落,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第2~5段):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第6~7段):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第五部分(第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

也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第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第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

2.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提示:最后一段)。同时,完成以下思考题: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

(2)“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

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又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参考:大自然的智慧是人无法比拟的,“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大自然其他事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因此人类与大自然其他生命其实是兄弟。

(4)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作业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6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江雪》的FLASH,请同学们欣赏,简介《江雪》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意境美不美?(美)它美在哪里呢?

对了,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什么都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首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

“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的工艺品来欣赏”,作者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提示:从作者的身份来看。作者简介,出示几幅作者的美术作品,请同学欣赏。

明确:作者欣赏的是一种形式作用,是从作为一个画家的独特的审美角度、从构图的角度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

2、齐读第二段,体会其中的美学原理。

3、由以上的美学原理欣赏下面两幅画。(课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块、线、面——大气沉稳

下降、上升——动静交错、和谐

三、语段研读

课文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表现?

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四段(课件)

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五段(课件)

高山峡谷中的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小结: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以下两座桥(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的图片)作者对这两座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六段

明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两座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两座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这九幅画里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试从美学的角度分析。

四、比较阅读

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比较,直观的看,你觉得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明确:语言——文艺性强。复习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

按写作对象分

分类事理性说明文

一般性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按写法分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如《桥之美》)

五、体会文中的美句(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

六、总结课文

桥之美,概括的说是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桥只有与周围景致成为和谐的整体,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学作用。

七、拓展延伸(略)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7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39;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

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

课文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教学反思

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讨论,教师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对说明方法的区分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投影拱桥和梁桥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中国桥梁的文章《中国石拱桥》。学生讨论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

小结:桥梁有两种形式,桥洞呈弧形,中间高起的叫拱桥;桥洞并不弯曲,桥身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梁桥。拱桥承受的压力比梁桥大。就外形看,拱桥具有曲线美;梁桥桥式单调。我国的拱桥大多是用石块砌成的。石拱桥具有外形美观、桥身坚固、取材方便等优点,所以我国桥梁很多是石拱桥。1、激发动机运用投影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作者:茅以升。

看注释①,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

三、交代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检测字词的预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

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

3、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五、重点研读“赵州桥“段落

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做了具体说明。那么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问题: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左边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归纳:

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②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领略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呢?下节课探讨。

七、布置作业:

A(学优生):识记说明文知识,深入领会本课内容。

B:(中等生):识记说明文知识。

C:(后三分之一学生):字词小卷。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为了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部分,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赵州桥的特点?

过渡: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作为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卢沟桥有什么特点?(播放卢沟桥的图片,投影本课时目标)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提问。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所查找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2、对照图片,参照课文内容,小组研讨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点。学生齐读第6、7、8段卢沟桥部分;小组内交流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思考左边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3.探讨“卢沟桥”的特点及说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齐读课文后半部分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桥梁的画面。

四、布置作业:

A(学优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一座桥梁,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简要的介绍。学生设计桥梁,画示意图,写出介绍文字。

B:(中等生):完成练习册。

C:(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第三课时

一、探讨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教师讲授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教师引导

(1)举例子:本文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2)列数据:第4、5、6、10段都列举了数据。

(3)引用古籍:第7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写卢沟桥的外形,唐代张嘉贞《安济桥铭》写桥设计。“旅人桥”

(4)作诠释:第5段“大拱的两肩上……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5)作比较:第6段“永定河发水时……足见它的坚固”。

(6)打比方:第1、5段

(7)摹状貌:第6段最后一句

3.小结:

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整理,使人们对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本文就是说明文特征显著的典范。

二、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语言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举例说明:

(1)第2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由外表到内在,是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写的。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词语次序不可移动。

(2)第3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约”“可能”,是根据写文章时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是对“到处都有”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这里用语准确。

(3)第5段“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依据,但又有资料掌握不全的顾虑,故必须留有余地。这是从时间上相对的说,不犯绝对的毛病。

2.数字的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第6段对卢沟桥的介绍,从修建年代、长度、宽度、石拱数、甚至每个石拱的`长度,都运用数字说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更精确的了解。

3.第9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绝不能变动。

△说明文中要准确运用词语,这样才能保证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课外说明文语段。

B:(中等生):书后习题

C:(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赵州桥和卢沟桥

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限制性词语的使用:(大约、几乎、左右……)

2.运用数字说明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9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书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儿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所以,歌咏爱情,就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学生交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经典名句,穿越遥远的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洒脱的爱情故事。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及含义。学生交流。教师明确: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生自由朗读全诗。讨论、思考: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诗歌是怎样表现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的?

板书:关雎和鸣——男女相爱:兴领起全篇

执着的追求寤寐求之——追慕之心日思夜想的焦灼和和苦闷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美好的祝愿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四、品读全诗,美点寻踪

1、健康真挚的情感美

问题:从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诗歌中蕴含着的古代劳动人民朴实的愿望,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2、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重章叠唱的手法及其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美读全诗,品味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五、试背全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0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王选每次重要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

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

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对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简介

王选,生于1937年2月,20__年2月13日于北京病逝。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集团董事,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疏通生字词

(1)正确识记字音、字形

抉.择核.心堕.落丰硕.轮廓.不懈.凸.版

疙瘩.开辟.时髦.淘汰.可乘.之机忧心忡忡.

(2)解释成语

无与伦比:可乘之机:与众不同:无名小卒:忧心忡忡:专心致志: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是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抉择(1—3段):第二次抉择(4—5段):第三次抉择(6段):第四次抉择(7—11段):第五次抉择(12—13段):第六次抉择(14—16段):第七次抉择(17—19段):第八次抉择(20—22段):这八个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何面对事业、面对困难、面对荣誉、面对财富,以及研究的方法、课题乃至具体技术途径的选择等。深入浅出,既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写作特点

1、内容方面: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真正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这种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而是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而来的真知灼见。这点在王选教授的演讲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课文始终围绕“人生中的重要抉择”来写,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

2、结构方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课文中写了八次抉择,这些抉择看起来互不相干,但读者看来却彼此相连,浑然一体。这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作者总是让我们看到:所做选择的原因、选择后的实际行动和“选择”对于作者的影响,这些都有内在的联系,作者选取合适的角度把它们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重要”这一前提下作者又分出主次轻重,并用“时间”这根红线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地叙述内容,层层深入地揭示主题。这篇长达万言的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王选演讲的独特风采。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2

【学情分析】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好的故事是孩子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童年里最温馨浪漫的陪伴,孩子是听着故事甚至编着故事长大的。八年级的学生,阅读了一定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故事积累,甚至不满足于看别人的故事,很有可能创作的种子正在他们心中萌芽。此时,教给学生编写故事一些方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一定会极大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情。

【设计意图】

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写故事,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写作故事的兴趣和自信心。

2.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编出情节完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

3.能够在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教学过程】

导入语:

20__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我们都喜欢读故事,可是写好一个故事却不是那么简单。作家笔下的故事写遍了人间万象,记录了世间的阴晴圆缺,描摹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甚至让许多人都有了当一个作家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写故事的人吧!那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怎样写就的呢?

一、故事引路,感受波澜。

故事一:《猎狮》

伊莉微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莉微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故事二:《纪晓岚巧写祝寿诗》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二、解析故事,探秘波澜。

讨论:

1.这四则故事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都有精彩的情节,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结:它们的结构符合下面的公式:故事=愿望+波澜+结局

2.分析一下,它们分别有那些波澜?填写下面表格。

学生讨论。

3.这些“波澜”是如何设置的呢?

教师小结:

它们分别代表了四种方法:

①层层深入法。“遇狼”、“惧狼”、“御狼”三重波澜层层深入,形势愈来愈危急,愈来愈险恶,紧紧地揪住了读者的心。层层深入,关键在于制造愈来愈紧张的气氛,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剧情陡然反转,甚至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②意外迭生法。巴布身死是一重意外,收到狮尸未收到巴布尸首又是一重意外,来电告知“巴布在狮腹内”则是第三重意外了,真是悬念迭起,意外丛生。意外迭生,关键在于“巧”。所有的意外一一爆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矛盾冲突的强烈关注,使其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如何的急切心理,使文章情节跌宕多姿,波澜起伏。

③制造障碍法。故事三中,百合“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是主观障碍,杂草嘲笑、讥讽百合,蜂蝶鸟雀劝告百合是客观障碍。百合花就在克服、战胜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实现愿望,开出花朵了。制造障碍,关键在于合理想象,使障碍的产生顺乎理,使战胜障碍的过程合乎情。

④巧设误会法。首句“这个婆娘不是人。”是制造第一次误会,众人面面相觑时,他的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将误会解除;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是制造第二次误会,当满座石化时,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再次解除了误会。制造误会,关键在于“故意为之”。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使文章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为行文推波助澜,使情节扑朔迷离,令读者读来饶有兴趣。

三、课堂练笔,巧设波澜。

1.文题展示: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请以《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将标题补充完整。

2.确定一个主人公,为他设定一个愿望,再设计出几重波澜。

3.讨论,交流:

生1:题目《青蛙看海的故事》

生2:题目《上学的故事》

生3,题目《梅的故事》

3.小结:编写故事,其实是考查大家的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只要我们巧妙构思,一定能使有限的篇幅里“尺水风动波澜起,一波三折妙趣生”,写就精彩的故事。

四、故事展示,尺水兴波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3

教学目的

1.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2.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4.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简介文体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简言之,散文诗就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散文化了的诗,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

三、范读课文

[一]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

1、注意字音

2、思考画面应怎样切分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层次划分:

(一)(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二)(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三)(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二]齐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39;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四、研讨课文

[一]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1.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其它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二]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1.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2.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三]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见板书设计)

五、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一]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二]关于象征写法。

1.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现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有刻画。

2.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六、归纳《海燕》的写作手法:

1.对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4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缘:沿。鲜美:鲜艳美丽。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延:请。既:已经。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__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自学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IO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一、学生通读全文

阅读这篇课文,注意课文的记事顺序,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查工具书,掌握下边加点的字的读音:

惊惶、欺侮、呜咽、咀嚼、酣然入梦、矗立、蜷、陡、落得很远、苛捐杂税。缀。

三、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所做的事情

第一天下午

傍晚

天黑

上半夜

半夜

第二天黎明

下午

四、指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逼真、动人。

2、在写法上,前面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后面处处呼应,层层相连。

3、围绕中心,多方面描写景物,使中心思想突出、深刻。

三、课堂练习(解决难点)

1、判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huāng)缴(jiǎo)租欺侮(fu)呜咽(wūyiè)

咀嚼(zǔjiáo)骨碌(gūlu)浑身打着颤(chàn)

2、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3、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4、描写景物要注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仰视;第二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既有()视,又有()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飞机会“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这“意志”指什么?)

(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八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八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6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课文,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轻松预习】

一、文学常识积累

1、走近作者

韩愈:字,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作品都收在《》里。《马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2、“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如课文《》。

二、文言词语积累

1、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并从所学文言文中再找出一个同义的句子。

A马之千里者()B策之不以其道()C名之而不能通其意()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解释句子中“其”的含义。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请从文中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四个句子抄写在下面,并按“读音、所通的字、含义”格式解释。

4、请你写出含有“马”字成语五个

三、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四、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完成《学检》第二小题,然后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课堂导学】

一、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轻松预习”中的相关内容。

2、提出疑难。

3、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章寓意,感悟作者的情怀

1、探究文章寓意。

①千里马的处境(悲惨遭遇)是(原文回答)

②千里马的特点是(原文回答)

③千里马遭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原文回答)

④食马者的愚妄无知表现在(原文回答)

⑤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原文回答)

⑥揭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原文回答)

⑦千里马比喻()伯乐比喻()食马者比喻()

⑧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文章的寓意:

2、感悟作者的情怀

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

三、欣赏阅读。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找出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句,并读读其语气。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的感情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的感情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的愤怒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

是马也,提醒读者注意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阅读韩愈《马说》的姊妹篇《杂说龙说》,完成下列题目。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龙亦灵怪亦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之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失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1)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①云固弗灵于龙也(于:)

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是:)

③云亦是灵怪矣哉(亦:)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②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3)理解。

①文中龙比喻()云比喻()

作者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比喻:

2、请同学们阅读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战国策·楚策四》

3、说话练习:

完成《学检》第十小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7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3、初步背诵二、五小节,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读题。

2、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逐幅出示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给诗歌的各节标上序号,并想想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

2、问: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指名读。

三、学习诗歌的2—5节。

1、学生从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节,知道了()。”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几位同学同时读)

(2)谈谈自己读懂什么。(指名回答的同时,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写自己读懂什么)

经过学生的问答和板书读懂2—5节中的大自然。

四、研读品味,体会生动的诗句。

1、分小组品读诗句。

2、指名读第二节,理解词语,“准是”换成“一定是”好不好?)指导朗读,背诵。

3、学第2节的语气读第3段。

4、指名读第4节。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5、指导读好第5节,并背诵。

五、老师总结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六、出示三幅图,要求配诗。

画面:鱼儿钻出水面透气;蜻蜓低飞;树叶落了

选择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思考,再仿照课文中的诗歌给画面写诗。

七、分小组讨论写诗。

八、课后延伸。

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搜索,还会发现许多大自然语言。

八年级语文教案模版最新篇18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和屏风的图片导人。

2、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二、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三、研读与赏析。

(一)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⑴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⑵“…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二)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⑴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⑵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四、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六、作业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7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