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 >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

时间: 新华 三年级

教案的编排以教学过程的步骤为基础,使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从而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这里给大家分享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写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时参考。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评: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评: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花钟》一文提到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

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本教学设计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这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 齐读)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三、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利用电子课本进行阅读)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3、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4、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

3、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生边回答边或展示网站中的资料)

A、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句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

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处理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

5、真能干,一个个都简直成了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网上的花,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

6、读了这段课文,小朋友们又会很自然地发出哪些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五、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由同学解答一部分)这样吧,现在大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

电脑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六、出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七、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之语,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1、利用本校校园网的BBS发表贴子“当当小诗人”

2、师生互评。

3、总结本课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3

教材分析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体育”这一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训练、比赛、遭受挫折时的苦闷与夺取胜利时的欢乐,以及女排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的记录与描写,为人们刻画出一个胸怀宽广、认真善良、肯吃苦、顾大局的女排队长的光辉形象。

文章篇幅较长,在阅读时朗读,应抓重点句段理解语言环境,理解人物精神,从而受到思想启迪。

学情分析:

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具备了摘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缺乏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因此,六年级的教学应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读中明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描写人物的外貌、个性化的语言以及动作的词句等体会人物所表现的优秀品质以及团结、拼搏、顽强、奋进的体育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从而认识到孙晋芳的善良、诚恳、胸怀宽广、刻苦训练的优秀品质。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在品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录象带、词卡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排球比赛片断,让学生感受赛场上的激烈气氛以及队员的拼搏精神。

2、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3、导入:八十年代初,女排姑娘用她们勇于拼搏、顽强奋战的体育精神,为中国人在奥运赛场上扬眉吐气。人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女排姑娘们。我们更应该把掌声送给这位在赛场上至关重要,却默默无闻的女排姑娘。(板题)

(评:课始,利用音像再现排球赛场上激烈拼搏的场景,渲染了气氛“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画出中心句读一读。

2、师述:同学们,这篇课文给我们刻画了一位优秀的女排队长。课文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地方,自由读课文,想想孙晋芳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敬佩,并用笔画出来,想想应该怎样读。

3、学生交流汇报时,可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孙晋芳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自己敬佩,并在朗读中揣摩该怎样读。

生1:孙晋芳传球技艺高超的惊人,这一点打动我,我想这样读……

生2:她朝夕苦练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这样读……

生3:她用宽大的胸怀来化解与同伴之间误会与矛盾。值得我敬佩,我想这样读……

4、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评: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课文,读出对人物的初步印象,辐射出全文的相关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又进行了语感的训练,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

三、理解词语,再读品位

1、出示词卡“心海中的暗礁闪闪发光的金线指挥演奏一缕袅袅青烟”。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讲述这些词语的部分。细读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3、读3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变成一缕袅袅炊烟,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作者运用了夸张的写法,这样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她传球技艺高超,能化险为夷。

4、读6—10自然段,说说“心海的暗礁”指什么事?面对这些,孙晋芳是怎样做的?画出描写她心理活动的句子,细细读一读。

5、读11—12自然段,看看孙晋芳是怎样在赛场上指挥演奏的?作者应用了什么写法?

生:作者应用了比喻的写法,写出了在赛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6、读1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把孙晋芳比作“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钱”。

生1:因为珍珠再美丽,没有线把她穿在一起成为项链,它也只是一颗珍珠而已,这样写说明了孙晋芳在这个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生2: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在一起,奋力拼搏,才能取得胜利,而这恰恰需要孙晋芳这样的一传手来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就像一颗颗珍珠穿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所以把她比作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7、读15自然段,讨论:课文说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孙晋芳一个人,你认为合适吗?

生:我认为很合适,因为没有孙晋芳,女排队员们就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所以我认为她的功劳大,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她。

(评: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语言环境,理解人物,梳理了文中脉络,让学生在自渎自悟中看清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并由点到面,把握住整个文章的中心,明白一个道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视角

1、默读全文,说说孙晋芳是以怎样的体育精神进行训练和比赛的。

生1:这种精神应该是团结、拼搏。

生2:这种精神应该是把自己的事放下,把集体、祖国的荣誉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完成“我的视角”(先和同桌交流一下,再写出来。)

(评:读一篇文章,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我的视角”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

课后反思:

新课程准不仅仅要求语文教学“重读”,还将语文教学目标指向了新的高度——“悟”。读悟结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本节课的教学由于课文比较长,为了更好地阅读。我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概括文中最打动你的地方,并找出来,细读体会,为深入地感悟、品味奠定了基础,然后抓住几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诠释、表达,这样一个胸怀宽广、诚恳善良、顾全大局、机智勇敢、球技高超的女排队长如在眼前。通过品词酌句很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再回归整体,让学生通过“我的视角”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突出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由于文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报告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教学时关注了人物品质的感悟,对于一些细节描写就有所忽略。以后如何上好这种类型文章,怎样兼顾,让学生的收获更大一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4

一、学习目标:

1、分段品读课文,感知内容,进一步体会秋雨的美。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好词佳句。

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方法:

采用我校“导——学——析——练”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练习拓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学生学法: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在多种形式读的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导(2分钟)

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

(二)学习新课

首先出示基础性目标———学(10分钟):

1、品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呢?

3、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其次出示能力性目标———析(20分钟):

4、品读想像第三自然段。

(1)说说你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了秋雨里还藏着什么?

(2)从“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想像: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3)想像:假如你这时站在果树下,花丛中,你最想做什么?

5、品读想像第四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呢?

(2)读第四自然段,并思考: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重点理解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课堂小结(2分钟)

秋天是轻柔凉爽的,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香甜无比的,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让我们热爱这美丽的秋天,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吧。

(四)当堂训练(10分钟)

完成课时达标的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一盒五彩的颜料

(丰收、欢乐)藏着好闻的气味

告诉大家冬天快来了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5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6、我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态度又如何呢?学习前面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来读一读好吗?

7、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告诉大家。生答。这一句能体现陶罐的什么态度呢?

8、我确实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确实更能显出自己的态度。

9、你认为陶罐懦弱吗?哪个词能证明它不懦弱。(争辩)现在请同桌互读对话,老师想请同学到台上来读。然后大家来给评评读得怎么样?

10、这两只罐子的结果如何能,快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11、他们最终如何呢?

四、总结

1、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课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学会全面看问题。

五、作业

同学们联系课文,尝试着自己来编一则寓言故事。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三、课间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四、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五、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六、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7

教材简析:《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课,作者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经历,文章的语言质朴,在平淡的叙述后面包含着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由外向内感受这些情感。

设计理念:依据课标阅读教学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文章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所以本课,我打算利用四组词语教学贯穿全文教学,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紧抓“掌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弄明白两次掌声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它分别是什么含义,利用关键词语,学习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只有八、九岁,刚步入中段学习,对课文的理解还需一个过程,对于关键词语更是难理解。掌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常听到,但对于掌声的含义理解却不深刻,尤其课文中两次掌声的意义,和掌声带给大家的感动,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老师是刚调来的、身处困境”中的多音字。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四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今天我看到同学们课前坐的非常端正?我们把表扬的掌声送给自己。刚才背诵课前古诗的时候,我发现以为同学声音特别小,没关系,我们一起把鼓励的掌声送给他,希望他从今天起也能大胆出声背诵!

师:掌声可以表示赞赏、表扬、鼓励,也可以表示欢迎。掌声还可以表示什么?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能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掌声。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讲解“掌”字(高尚的手)

2、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把学生的提问简要板书到黑板一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要求)

2、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11个二类字和10个一类字: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骤、述、持”(翘舌音),“躬、境”(后鼻音),“吞”(前鼻音)

(2)出示“落下了残疾”“老师是刚调来的”“身处困境”三个词语,指导读准多音字“落”、“调”、“处”。

(3)出示词语指名认读,读得正确大家跟读两遍。

困境愿意鞠躬残疾慢吞吞渐渐平息

舞蹈珍惜犹豫忧郁骤然间经久不息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同桌互查,每人一自然段轮读

要求:A、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

B、要读得响亮,有感情更好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

三、细读第一次掌声,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

(一)品味关键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

1、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2、指名读第一次掌声。(随机出示)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一次掌声是怎样的?(热烈、持久)从这些词你能感受到什么?想像当时的画面,读出自己的理解。指名读。

(二)联系上文,理解掌声热烈、持久的含义

1、激疑,入境。同学们,许多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小英才刚刚走上讲台,还没有开始演讲哪,同学们为什么会送给她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掌声前的小英。(老师读第1小节,两个学生分别读2、3小节。)

2、出示“小儿麻痹”“落下残疾”“忧郁”“犹豫”。找出这些词语所在的段落,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掌声的含义。同学们,假如小英就在我们班,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送给她热烈、持久的掌声呢?(学生在情境中畅所欲言。)

4、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把你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让小英和同学们听懂。指名朗读。

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到第一次掌声的含义。下面继续这样来感受第二次掌声。

四、细读第二次掌声,体会掌声的经久不息

1、指名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思考:第二次掌声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句子)

2、请同学们画出关键词语,联系上文,自己体会体会。

师相机评价,适时让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掌声改变了小英,她变得快乐、自信。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两次激动人心的掌声。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英子的来信

1、出示来信内容

2、从信中,你读懂什么?

6、回顾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板书)

2、出示填空

同学们热烈的()给了英子极大的(),使英子明白()同学们没有()她,以前那个()的英子从此变成了一个()的人。

七、巩固练习,把握课文内容。

1、选词填空

看了看皱了皱挠了挠

看着这道数学题,明明()眉,()头。

教师讲解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2、拓展语文课上,老师表扬了我,我()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词,准备下节课听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掌声

鼓励关心

第一次第二次

热烈、持久经久不息

忧郁开朗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9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总结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假如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交流读后感受: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特。

3.揭题引入

如果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字“假”: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读准轻声词:“衣裳”读音“shang”,拟声词:“簌簌”读音“sù”。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来”等短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师示范圈划词语: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关门做功课、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字理识字:舞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

2.根据“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摆动身体、摇晃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周围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才没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才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味。朗读重音指导: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白色的是谁?紫色的是谁?黄色的是谁?从哪里冲出来?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味。读出“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冲了出来。

(二)引导发现,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考:作者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植物生长,花开了。)

2.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特别地有意思,特别有新鲜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交流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累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累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wú()狂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积累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加舞会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加舞会了。

设疑:还有谁也来参加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味,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味,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2.划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快乐的心情。

4.思考: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知识,想一想。通过交流,明白花孩子们做的功课是吸收营养、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样?(厌烦、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讯;利刀旁:表

示用刑惩治处罚。

(4)联系自己经历,说说被罚的滋味。老师顺势引导,做功课时不能贪玩。(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行想象写话:花宝宝们会怎么找妈妈呢?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教育: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妈妈。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读最后三段。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顾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顾写法

提问: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你知道泰戈尔成功的小秘诀是什么吗?

(二)交流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们以后要像诗人那样,多观察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这种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链接文本,推荐阅读

(一)链接文本

出示泰戈尔散文诗《榕树》片断,读一读,体会奇特的想象。

妇女们常到池边来汲满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动,仿佛睡眠挣扎着要醒过来似的。

(二)推荐阅读《新月集》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1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2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六、有感情地朗读。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3

【活动准备】

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

2、八仙的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图片,问:他们是谁呀?幼儿回答。

2、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3、合作造桥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39;动作。

(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领做神仙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4

《木兰从军》课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____________?(板书:女英雄)

3.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____________(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8.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11.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5

《信箱》: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6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

1、浆桨诱绣舔添燥躁

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

2、抄一抄

拥挤沉思酣睡黎明梦境

散步欣赏荣华视线收藏

高楼大厦新颖跃跃欲试无影无踪

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

3、填写词语

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

金色的阳光彩色的浓雾

明亮的教室清凉的微风

欢快的笑声苍翠的松柏

盛开的野花鲜嫩的蘑菇

4、积累词语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

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AABB

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ABAC

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ABB

5、品读句子

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第二课时

1、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

2、开卷有益

1、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3、畅所欲言

1、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

2、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

3、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4、初显身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7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额、教学过程:

1、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1)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2)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4、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

①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3、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4、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5、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6、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三年级创意语文教案大全篇18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像______X。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落叶——小巴掌

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