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六年级 >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 刘骏 六年级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录像片段、课文录音。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624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并且残酷地奴役着台湾人民(电视录像)

3、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当时驻军厦门的郑成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郑成功。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划一划并且想一想,能读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学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向同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可以用读书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课堂读议交流:现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A、当学生读到第3小节时:

a学生可能会先读、再讲。

b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郑成功。

B、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学生先读、再讲为什么感兴趣。

b再指名感兴趣的同学读。

c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指名读、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b再指名读、介绍,感兴趣的一起读。

D、当学生读到第5、6小节时:

a先介绍战斗的场面。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节,再次感受战斗经过。(准备讲故事)

c谁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个战斗画面。

d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述: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高兴吗?台湾人民更加高兴,大家一起感受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听录音)。

E、当学生介绍到六到八小节时:

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而且(引读)……

(以读促讲)

2、哪个画面又使你感到最气愤呢?你也可用读书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a指名读、抓住重点词语讲。

b还有谁气愤,再指名读。

c气愤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三、自主练习,课外扩展。

1、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画面,让大家感到印象深刻,所以某电视剧中心准备拍摄《郑成功》这部电视剧,假如聘你作为电视剧的导演,你最想拍摄哪一个画面,你又会如何去拍摄呢?

2、学生思考刚才学习、理解的画面。

3、你准备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绍你的拍摄过程。

4、台湾的收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台湾回到中华民族的怀抱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有些不法分子,祖国的败类,像李登辉、陈水扁等却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你们答应吗?

5、你此时想对李登辉、陈水扁之分裂主义者说些什么呢?

6、假如时光会倒流,现在郑成功还活着,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希望同学长大以后努力学习,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2、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画面。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2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场面。)教师描述:1662年2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郑成功。

二、质疑问难: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自由网上学习: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爱动脑筋。下面你就确定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问题上网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你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和别人合作学习。

(在学生上网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感受和体会,可以打开“自由论坛”这一窗口,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四、交流学习成果:

1、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

A、宝岛台湾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

(利用网络教学的功能显示学生打开的网页)

过渡:是啊!宝岛台湾多么美丽、多么富饶,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在明朝期间被荷兰殖民者强占了38年之久。此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1662年,郑成功驻军厦门时,就下定决心收复台湾。听,他在说(网络出示句子)教师范读。

谁也想读一读?指名读;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啊!一起读。(齐读)

B、收复台湾

过渡:那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呢?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感受体会郑军官兵的神勇。)

让我们回到1662年硝烟弥漫的台湾战场,感受一下郑军官兵的神勇。(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场面,并配以文字录音。)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引读课文第6自然段:多开心,多痛快呀!曾经残酷奴役台湾同胞的荷兰侵略者们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台湾同胞个个,他们,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郑成功为了表示感谢,也回赠给他们。

这一天,是台湾的不眠之夜,街头巷尾,。

“载歌载舞”什么意思?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载歌载舞?(自由畅谈)

(如果学生没能就具体事情说,教师引导:你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说得真好,大家都能留心生活,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C、建设台湾

过渡:除了这些内容,你从网上还了解到了什么?

引导: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呢?

(利用网络教学的功能显示学生打开的网页)

D、除了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以外,你还了解到其它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吗?(引导学生全面感知郑成功的情况,从而对郑成功其人有正确全面地评价。)

五、小结,学习第九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知道为什么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了吗?

2、今天,我们在网上学习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已经深刻地了解了郑成功。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成功的纪念馆,去瞻仰这位民族英雄的雕塑(出示郑成功的雕像)。看到郑成功,你想对他说什么?

3、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谁来读一读。(网络出示句子)

4、是啊,这位令世人景仰的民族英雄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来,我们一起读。

五、延伸课外:

1、今天,我们运用网络学习了郑成功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在这个网站上可以查找到你需要的内容,大家课后可以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登陆网站学习研究。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初步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但他们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这就需要以各种方式来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如果只有老师空洞的讲解,不仅信息少,效果差,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本课知识探究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质疑问难,确定任务——上网浏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激发情感,延伸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我的教学如虎添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甲舰街头巷尾融洽酋长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第三课时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4、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录像片段、课文录音。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624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并且残酷地奴役着台湾人民(电视录像)

3、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当时驻军厦门的郑成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郑成功。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划一划并且想一想,能读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学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向同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可以用读书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课堂读议交流:现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A、当学生读到第3小节时:

a学生可能会先读、再讲。

b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郑成功。

B、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学生先读、再讲为什么感兴趣。

b再指名感兴趣的同学读。

c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指名读、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b再指名读、介绍,感兴趣的一起读。

D、当学生读到第5、6小节时:

a先介绍战斗的场面。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节,再次感受战斗经过。(准备讲故事)

c谁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个战斗画面。

d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述: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高兴吗?台湾人民更加高兴,大家一起感受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听录音)。

E、当学生介绍到六到八小节时:

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而且(引读)……

(以读促讲)

2、哪个画面又使你感到最气愤呢?你也可用读书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a指名读、抓住重点词语讲。

b还有谁气愤,再指名读。

c气愤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三、自主练习,课外扩展。

1、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画面,让大家感到印象深刻,所以某电视剧中心准备拍摄《郑成功》这部电视剧,假如聘你作为电视剧的导演,你最想拍摄哪一个画面,你又会如何去拍摄呢?

2、学生思考刚才学习、理解的画面。

3、你准备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绍你的拍摄过程。

4、台湾的收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台湾回到中华民族的怀抱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有些不法分子,祖国的败类,像李登辉、陈水扁等却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你们答应吗?

5、你此时想对李登辉、陈水扁之分裂主义者说些什么呢?

6、假如时光会倒流,现在郑成功还活着,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希望同学长大以后努力学习,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2、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画面。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4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2、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中心

1、【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虽然过去了许多年,这句歌词一直温暖在我的心头。文中也有句话,如同春风,给那个冰冷的黄昏带来了暖暖的春意。

【出示】“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指导读好这句话。(真诚地热情地)

二、探究课文内容

探究中心句

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乔依是不是真的不需要钱?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

3、乔依可不可以接收老妇人的钱?那他为什么没有接收?指导读好第6小节(愣。将“他”换“我”),理解“天经地义”。

4、再读这句话。

5、那乔依又是如何帮助老妇人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暖暖的爱意?请默读2-8小节,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探究2-8节,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交流,教师小结归纳。

2、指导朗读:

①提示: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读出当时人物的内心,读出恰当的语气。教师范读一小节,交流感受与方法。

②学生自读,思考如何读好。

③写一写朗读建议;

④同桌交换看朗读建议,全班交流;

⑤指名读,评议;

⑥适当采用齐读。

3、从2-8小节,我感受到乔依是一个的人,因为

板书:乔依老妇人(以链条方式)

4、那么爱是什么?

【出示】

是寒风冷雪里

那暖暖的微笑

是孤独绝望中

那贴心的话语

是一连串

麻利的动作

是那一句

美好的心愿

探究9-11小节,写出心中的爱

1、这美好的心愿指什么?再读

2、板书:女店主。默读,在这里,爱是什么?

3、学生思考,写作,交流。

探究12小节,理解重点语句。

1、指名读,说说你从女店主的话里读懂了什么?

2、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是不是这些钱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的是仅仅是这些钱吗?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作为题目?

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3、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写作方法

1、同学们,这篇课文写得很好,能给我们写作文提供帮助。

2、探究妙处: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人物的?发给学生做记号的课文,让学生发现这些做记号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3、揭示:细节描写。就是能从一个人细微的动作、表情等看出这个人的品格、性格。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呢?举例: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样子。

5、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①同学上学迟到②同学上台演讲紧张

学生练笔。

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作业:续写。

2、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周围有没有爱之链?为什么?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不算教后记的教后记

一、个性!个性!

这篇课文的备课颇为痛苦。长期以来,我固定在自己个人的圈子里,对教材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常跟在教参后面亦步亦趋。也许几乎年年教六年级,教材面孔陈旧,缺乏新鲜感。再加上职业倦怠,很多时候我停止了对课堂的思考,于是课堂逐渐庸俗起来。人就在这一点点的懈怠中消磨自己的青春,一时处于极度的迷惘之中。

“对照教参,本人解读与教参的不同之处”这一环节我认为有重大的意义,但也颇费脑筋,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而如何获得,就要看各人的功底了。不然,一篇课文不管你怎么读,也是找不到亮点,难以发现。只能在文本这个茂盛幽深的“丛林”外徘徊罢了。

这次我还特地选了篇新课文--从没教过的《爱之链》。我被个题目所吸引。结果证明,我上当了。当然,应是自己水平不够。我反反复复地读,发现不了亮点。或者说我的理解与教参上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样的文本从内容

上我挖掘不了新意。我觉得人物的行动不能仅仅贴上某类道德品质的标签,而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味这种爱,不然成了思想品德课。而且这种爱,我个人依稀以为这已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是一种本能的习惯,教参解读在某方面有些牵强。但如何作为教学内容来让学生来体会,至始至终不得解决。何况自己的解读未必正确,又不清晰,能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尚是个问题。

浅薄的大脑思考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没办法,弃书本不顾,到网上学习。结果也是大失所望。尽管教案在具体环节设计上有花招,有亮点。但,教学内容是相似的。也没能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备课陷入僵局。

再读课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本一个鲜明的表达方法,是多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教参中也提到的。但是在教参中细节是仅仅作为手段帮助理解课文而存在的。

我突然想起在《人民教育》上读到王晓春、闫学老师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学术争鸣。王晓春老师认为: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老师都有责任的,课外也能进行的,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他赞成上成“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当然这也许是个极端。但提醒教师,不能忽视言语形式。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_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所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

于是,我确立了本课的个性解读:把言语形式当成教学内容。

二、时间?统一?

课上下来,觉得很是失败。

细细盘点了一下,本课的七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六条达到了落实。但最重要的一条:学习写作方法。没有时间了。真是沮丧极了。所以这节课和网上的课在设计上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原因何在?将写作方法当作教学内容,硬挤进来,就必然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按照计划,这一环节最少得花10-15分钟,就只剩下30-35分钟(我们课堂是45分钟)第一课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内容:如探究中心句环节的1234。一开始耗时较多,导致后面教学任务不得完成。这是不该有的低级错误。

后来利用了第三节课的一点时间补讲了写作方法,学生蛮感兴趣。从

效果看大多数都较好地掌握了细节描写,可是这不是在这一节的课堂上。深感遗憾。

因为时间紧凑,所以有些教学内容浅尝辄止。如有感情地朗读,时间不够,方式不新。理解重点语句及题意,方式也较单一。效果不明显。

教学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如何统一?“工具与人文如何统一?”我的设计还是机械的割裂。因为我是从“内容──形式”入手的。如果从“内容──形式──内容”入手,或从“形式──内容──形式”入手,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才可能同构+共生。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会将言语形式学习巧妙地穿插在内容学习当中。如出示我根据课文写的一首爱的小诗,让学生再次寻找爱的细节,体会细节的妙处后,顺水推舟地点出“细节描写”,进行写作方法的学习,这样指导才无痕。从而课堂结构为“内容──形式──内容”,可能浑然圆融。

而且这节课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不要均等。应言语形式轻些,言语内容重些。同时教学言语内容也应紧扣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要也不能面面俱到。

苏教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案模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简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1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