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

时间: 沐钦 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如何写?在古代,数学的主要原理是研究天文学、土地的合理分配、粮食作物、税收、贸易等相关计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数学教案内容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1)

【考纲要求】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性质。

【自学质疑】

1.双曲线  的 轴在 轴上, 轴在 轴上,实轴长等于 ,虚轴长等于 ,焦距等于 ,顶点坐标是 ,焦点坐标是 ,

渐近线方程是  ,离心率 ,若点 是双曲线上的点,则 , 。

2.又曲线  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7,则这点到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3.经过两点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5.与双曲线  有公共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例题精讲】

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且与椭圆 有公共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  是椭圆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时,那么 之积是与点 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3.设双曲线  的半焦距为 ,直线 过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矫正巩固】

1.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2.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3.若双曲线  上一点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则点 到 轴的距离是

4.过双曲线  的左焦点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若 。则这样的直线一共有 条。

【迁移应用】

1.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近线距离的2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2.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 到 轴的距离为 。

3.  双曲线 的焦距为

4.  已知双曲线 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

5.  设 是等腰三角形, ,则以 为焦点且过点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6.  已知圆 。以圆 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作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顶点,则适合上述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2)

【高考要求】: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B).

【学习目标】:1.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导数.

2.会用复合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图像或曲线的特征.

3.会用复合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知识复习与自学质疑】

1.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什么?

2.(1)若  ,则 ________.(2)若 ,则 _____.(3)若 ,则 ___________.(4)若 ,则 ___________.

3.函数  在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数, 在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是减函数.

4.函数  的单调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函数  的极大值是___________.

6.函数  的值,最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

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 ;(2) .

2.已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与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相同,求 的值.

【矫正反馈】

1.与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垂直的一条直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  的极大值点是_______,极小值点是__________.

(不好解)3.设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为 ,若 ,则函数 的周期是 ____________.

4.已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与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 为原点,且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5.曲线  上的点到直线 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_.

【迁移应用】

1.设  , , 若存在 ,使得 ,求 的取值范围.

2.已知  , ,若对任意 都有 ,试求 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3)

一、  知识梳理

1.三种抽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类别  共同点 不同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  都是等概率抽样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总体中个体比较少

系统抽样  将总体均匀分成若干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在起始部分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个体比较多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按个体个数的比例抽取 在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总体中个体有明显差异

(1)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的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2)系统抽样的步骤:  ①将总体中的个体随机编号;②将编号分段;③在第1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④按照事先研究的规则抽取样本.

(3)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分层;②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③各层抽样;④汇合成样本.

(4)  要懂得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

如: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①小矩形的面积=组距  =频率②众数是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③中位数的左边与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可以由此估计中位数的值

2.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刻画数据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一般地,设一组样本数据  , ,…, ,其平均数为 则方差 ,标准差

3.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个,而且所有结果都是等可能的,如果事件 包含 个结果,那么事件 的概率P=

特别提醒:古典概型的两个共同特点:

○1  ,即试中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样本空间Ω中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

○2  ,即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4.  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

特别提醒:几何概型的特点:试验的结果是无限不可数的;○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二、夯实基础

(1)某单位有职工160名,其中业务人员120名,管理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解职工的某种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人数应分别为____________.

(2)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

11场比赛,他们所有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2所示的茎叶图表示,

则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  )

A.19、13  B.13、19 C.20、18 D.18、20

(3)统计某校1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

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示,规定不低于60分为

及格,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及格人数是  ;

优秀率为  。

(4)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4  8.4 9.4 9.9 9.6 9.4 9.7

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

和方差分别为(  )

A.9.4,  0.484 B.9.4, 0.016 C.9.5, 0.04 D.9.5, 0.016

(5)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以第一次向上点数为横坐标x,第二次向上的点数为纵坐标y的点(x,y)在圆x2+y2=27的内部的概率________.

(6)在长为12cm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M,并且以线段AM为边的正方形,则这正方形的面积介于36cm2与81cm2之间的概率为(  )

三、高考链接

07、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9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13秒且小于14秒;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14秒且小于15秒

;  第六组,成绩大于等于18秒且小于等于19秒.右图

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设成绩小于17秒

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成绩大于等于15秒

且小于17秒的学生人数为  ,则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分析

出  和 分别为( )

08、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100人的成绩,统计如表,则这100人成绩的标准差为(  )

分数  5 4 3 2 1

人数  20 10 30 30 10

09、在区间  上随机取一个数x, 的值介于0到 之间的概率为( ).

08、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志愿者  通晓日语, 通晓俄语, 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俄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

(Ⅰ)求  被选中的概率;(Ⅱ)求 和 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教学内容针对的是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所以在授课时要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理解等差数列是一种函数模型。 关键: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及由此得到的“性质”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略)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5)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高中数学中起着广泛的应用工具作用,蕴藏着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是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部分,在高中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科书中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没有介绍较繁琐的纯代数方法,而是采取简洁明了的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引导学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三个二次”间的联系,归纳总结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探究过程,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程序性较强的内容,探究中应注意对“特例”的处理,让学生注意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才能让学习的内容更加完整。

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解析

1.  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

2.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步骤,尤其是对“特例”的处理。

3.  通过图象解法渗透数形结合、分类化归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简约直观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零点等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根据具体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对应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问题不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1)二次函数是初中学习的难点,许多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知识掌握欠缺,对本节课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影响;(2)从特殊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到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学生全面考虑不同情况下的解集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1)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扫清障碍。(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通过变换二次函数图象,引导学生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从而得出影响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因素,确定分类的标准,全面考虑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

四、教学策略分析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学中启发学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三者间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求解。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猜想、主动发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步骤。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完成学习过程,从动态中观察、探索归纳知识。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函数图象上的点在移动时,随着横坐标的变化,纵坐标的取值变化情况,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  或 时对应的 的取值范围。利用图象的直观性,观察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影响,恰当确定分类的标准,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刚才我们回顾了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三者间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可以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求解?我们以上网计时收费问题中得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为例进行探究。

问题一:如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观察三个二次的关系,直观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法,由特殊到一般。

引导一:画出二次函数  的草图。

引导二:观察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函数 三者间有何联系?

引导三:要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需要确定哪些量?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个二次的关系,首先画出函数  的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发现“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是对应二次函数 的零点”的结论,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即是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函数值 时对应的  的取值。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在函数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 ,观察当点 在抛物线上移动时,随着 的横坐标的变化,  的纵坐标有什么变化,借用动态演示帮助看图有困难的同学。

问题二: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个二次”间关系的理解,通过二次函数图象的动态变化,寻找出恰当的分类标准,写出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从具体到抽象。

引导一:要得到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应考虑哪些因素?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改变二次函数  中的常数  的值,让学生观察随着函数图象的变化,不等式的解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从而得出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两个因素:(1)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2)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引导二:应如何分类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师生活动:在引导、分析的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得出分类的两个标准:(1)分  和 ;(2)分 , , 。并让学生完成课本77页的表,写出 时一元二次方程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

(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的集合、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掌握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首先从物理中所遇到的一些矢量出发引出向量的概念,介绍了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复数集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指出了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复数与复平面的向量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难点是复数模的概念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只能说复数集与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的集合一一对应关系,而不能说与复平面内的向量一一对应,对这一点的理解要加以重视在复数向量的表示中,从复数集与复平面内的点以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复数模的概念是一个难点,首先要理解复数的绝对值与实数绝对值定义的一致性质,其次要理解它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向量的长度,也就是复平面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三、教学建议

1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复习旧知识,包括实数的绝对值及几何意义,复数的有关概念、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有关矢量知识等,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一环节不可忽视

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集、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建立复平面以后,复数  与复平面内的点 形成—一对应关系,而点 又与复平面的向量 构成—一对应关系因此,复数集 与复平面的以 为起点,以 为终点的向量集  形成—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常把复数 说成点Z或说成向量 点 、向量 是复数 的另外两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复数 的几何表示

相等的向量对应的是同一个复数,复平面内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有无穷多个,所以复数集不能与复平面上所有的向量相成—一对应关系复数集只能与复平面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构成—一对应关系

2

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为我们用解析几何方法解决复数问题,或用复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创造了条件

3向量的模,又叫向量的绝对值,也就是其有向线段的长度它的计算公式是  ,当实部为零时,根据上面复数的模的公式与以前关于实数绝对值及算术平方根的规定一致这些内容必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

4讲解教材第182页上例2的第(1)小题建议在讲解教材第182页上例2的第(1)小题时如果结合提问  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圆”是指曲线而不是指圆面(曲线所包围的平面部分)对于倒2的第(2)小题的图形,画图时周界(两个同心圆)都应画成虚线

高三数学教案内容(精选篇7)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的第八年,即进入了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第六年。高三数学教学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 的原则。  高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 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 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  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  注意事项

1、  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我们希望在复习课中  要认真落实 “基础练习”,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 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2、  高中的‘重点知识’在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向量、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  中的综合问题等。 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算法、概率等 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  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

3、  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  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 和评价方案。

4、  认真学习《__省2015 年高考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 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 现。 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 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  并力求在二轮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 指导我们的复习。

5、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我们在 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 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 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6、  二轮复习课中注意新的目标定位。

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合作精神;

④  激活显示各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应用。

三、知识和能力要求

1、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和感知、理解和掌握、灵活 和综合运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感知和了解:要求对所学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或初步的  理解,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模仿、描述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学知识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准确地刻  画或解释、举例说明、简单的变形、推导或证明、抽象归纳,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 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

2、能力要求

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  理论证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能根据问题的条件,  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运算途径。

(2)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准确地分析图形中有关量的相互关  系;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4)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具体、生动的实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从给定  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5)推理论证能力: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  命题真实性。

(6)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对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7)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和综合地运用所学数学的知识、思想  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学生情况分析:

1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高三一部11、12 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计算能力不强,一些基  本的题型都不能自如的解决。通过一段的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对复习过的公式, 定理、法则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基本能够记住该记公式,但对于没有复习的  部分,还是有一定的欠缺。表现为一些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等都忘掉了。

2  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极为不端正,主要表现为:

(1)缺乏上进心,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

(2)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  习惯。

(3)缺乏自主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等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而不能够  自己动手搞好提前复习,表现在考试(或作业)中遇到了没有复习的试题时,显得 毫无办法。

(4)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所发  的讲义、练习卷等不能够及时、认真填写,导致对复习过的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 够。

3  复习方式、方法分析:

(1)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在一些爱错的地方  不断的犯错。不能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2)一些同学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上课时,整堂忙于记笔记,而忽视听讲,不  注意听思路的分析及探索过程。

(3)不注意归纳知识,复习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而不是有效的知识、方法体  系,显得很笨。

(4)不注意经常回顾,对复习过的知识置之千里,而不去经常巩固、练习。时间长  了,又“生锈”了。

五、复习对策教学措施

1、尽快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习惯和复习方法。

3、坚持基础知识训练。

4、对高考要考察的六类解答问题,一定要认真做好专题复习和训练;  每周训练两套模拟试题;每天做好专题训练的配套作业。

六、教学参考进度

1、  2 月10 日至4 月20 日为第二轮复习阶段。这一轮的复习方式是综合训练与专 题总结并举,在每周两次综合练习的基础上穿插专题总结;

2、  4 月21 日至5 月20 日为第三轮复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综合训练为主。每  周至少做三套综合练习题,题目来源为山东省各地市的一、二轮模拟题。

3、  5 月21 日至6 月7 日为回扣课本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根据第三轮综合练习中 的问题回顾课本,以达到进一步落实升华的目的。

七、二轮复习资料编写专题内容及分工安排

(一)专题分工  专题一:集合与简单逻辑用语------邓光珍 专题二:《函数与导数》---张福平 专题三:《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王富香 专题四:《数列》----姜守芹  专题五:《立体几何》----高吉泉 专题六:《解析几何(穿插向量)》----赵来伟 专题七:《概率与统计》----梁建国 专题八:《导数与积分》----梁建国  专题九:《思想方法与选择、填空题的解法》---高吉泉

(二)编写专题的基本要求:

1、专题以高考命题趋势、考点透视、知识框架题目、例题、专项训练的形式出  现,要精选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要达到高考的要求,不能降低要求。

2、每个专题约4  天时间完成(包括过关测试),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3、各专题的题量要根据本专题的地位及难易程度,既要有小题,也要有大题。

4、每个专题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理清本专题的常考考点、高考地位,高考分  值、主要题型、高考热点、重点等。 在第二轮复习的强化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强化训练为主。

在强化训  练中,命题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命题,难度要适易,尤其中低 档强化训练题为主,不要过于拔高要求,各层次的训练都要狠抓基础,针对高考的  方向,切实做到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得到稳步提高。在强化训练的 试卷讲评中,要提前探讨和思考,让学生有回顾的余地,切忌发下试卷就讲评,且  要有针对性的讲解,老师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尽可能一节课的时间讲评完试卷,每 次的训练中要总结得与失,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得到解决,问题较多的还要多次重复  考及多次训练。

八、本学期备课内容及进度:  周次 、内容 、目的、要求 重点、考点热点

1  市第二次统考 试卷讲评

2  专题一集合与简单逻辑用语 知识框架、双基 集合运算和充分 必要条件

3  专题二函数与导数 知识框架、双基 函数不等式综合 应用

4  第三专题角函数及解三角形 知识网络、双基 数列综合应用

5  第四专题数列 函数创新探究 函数创新综合

6  专题五立体几何 回扣双基、知识框架 立体几何综合 应用

7  专题六解析几何 知识框架、回扣双基 解析几何综合应 用

8  市三次统考 试卷讲评

9  第七专题概率与统计 知识框架、双基 概率统计综合

10  第八专题导数应用和积分 双基、知识要点 导数综合应用

11  第九专题思想方法和选、填题解 法 回扣基本方法和思想 数形结合、分类 讨论、化归转化、 函数与方程

12  市四次统考 试卷讲评

13  考前模拟训练 综合训练、应试能力和技巧 重点、热点讲评

14  回扣课本、反馈双基 查缺补漏,回归课本

15  回扣课本、反馈双基 回归课本,考试方法

16  高考

4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