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时间: 沐钦 物理教案

学物理最重要的是多思考。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等老师来解释,或者直接看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1】

设计理念

为适应21世纪科技、人材、技术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课程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被认为只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这样,不仅使课程的创新价值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被扼杀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轮的教改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在选择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过程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加工处理;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就具备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个难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用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如画等效电路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实存在?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体的教学运算上多花时间。

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本模式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用直觉思维去感知问题情境,再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猜测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顿悟”,以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学流程图如下:

`

在教材处理方面,教科书中安排了两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如何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一个已知力,在课后练习中又隐含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的编排渗透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然而,根据现有学生情况和“跳一跳、够得着”的课堂原则,两个实例的坡度相对较缓,实例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少。因此,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删减了实例1,增添了另一实例“塔吊”,这样调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掌握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通过成果交流和讨论分力与合力间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运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如为何立交桥建有长长的引桥等)感悟知识的价值,通过设计实验探索规律体味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片段一:设疑导入

师(微笑着):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根强度很大的绳子和一个重物,现在要请两位学生根据所给仪器按要求演示实验。

(学生猜测这两样东西能做什么呢?都想上来试一试,最前面的两位同学首先走了出来。)

师:请把重物提起。

(一位同学很轻松地提起了重物,并满脸自信地等待下面的要求。)

师(也轻松地):请两位同学再将悬有重物后的绳子,各拉一端水平拉直。

生:怎么会办不到哪?(边操作,边疑惑地自言自语道。)

师(稍做得意状):是不是他们的力气太小,再请两位大力士来试一试如何?

(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起来,兴趣被激发,并推选出班级的两位重量级选手。他们挥着手自信地走到前面,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是无法办到。学生们满脸的惊讶与好奇,有的学生甚至还跃跃欲试地想再体验一次。)

师(神秘地):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板书)

【教师自评】

在学过上一节力的合成之后,学生对力的分解及合力与分力已感觉平淡无奇,只认为两者是逆运算的关系,都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别无其它实际用途。以实例设疑引入课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任何知识都有其实用价值。

【专家评议】

教师不是以常规的提问复习式展开本节课的新课教学,而能大胆地从问题入手。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材、备知识,同时能不忘记备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根据学生好奇等心理特点,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后,再转入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若能考虑将引入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会更好。

【教师反思】

通过采用实例设疑导入新课,教学效率与效果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如高中物理教研院姚书元老师评议的那样,我只考虑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他们想全员参与的渴望。还有些学生下课后,到我这来非要亲自做一做,才肯完全相信。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何分解斜面上静止物体所受的重力?苗状(学生名字)。

生(猜想后):根据我们刚得出的分解一个实际力的一般思路,物体在斜面上总有下滑的趋势。我猜想应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力。

师(点头赞许):实践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苗状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利用实物投影)这有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斜面,表面粘有海绵、顶端钉有钉子,将拴有橡皮筋的重物放上,观察作用效果。(教师边说边操作)再改变斜面倾角,观察作用效果的变化。(利用放大法,学生对作用效果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请大家简述看到的效果。

生(齐答):海绵受挤压变形,橡皮筋被拉长。倾角越大,海绵形变变小,橡皮筋被拉的更长。

师: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利用几何关系,定量确定两分力的大小与倾角θ的关系。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演示。冯超、李瑶(学生名)。

(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如图,找出了正确的边角关系:G1=G·sinθ;G2=G·cosθ )

师:此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自由回答):如公园的滑梯倾角比较大,因为θ越大,G1越大。(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产生兴趣。)

师:那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长长的引桥?(教师投影展示实物图,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自由发言):为了让桥更坚固;为了使桥能建得更高;为了让桥更加美观。

黄平洋(学生名,举手发言):我想应用刚学知识解释,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的倾角,因为若θ越大,G1越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

师(微笑着):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你们所想到的都是当初工程师们所必须考虑的。(学生高兴)黄平洋同学则更准确地解释出引桥长的主要原因。(学生们表示同意,并想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教师自评】

本环节通过改进演示实验,遵循放大可视性的原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判断力的几个不同效果(尤其是产生微小形变)的难度。把枯燥的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为课堂注入活力,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

【专家评议】

本部分教学设计以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形式展开,猜想环节主要由学生参与完成;实验验证由教师和学生来完成;结论则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实际应用讨论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学生语言得体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改进的教具不单纯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海绵上边缘涂了一道黑线,增加了可视度,并制成可改变倾角的斜面,使本节教学唯一的定量部分更容易被接受。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片段三

师:大家是否见过图中物体。(手指投影)

生(齐答):在建筑工地见过。

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生:塔吊!(有的学生踊跃答到,有的同学则轻轻地摇头。)

师:没错。大家的知识很丰富,下面我们就来分解重物对塔吊的拉力

我给大家准备了:重物、绳、一小段铅笔,你们要努力设计出模仿塔吊受力的实验,亲身体会一下拉力的几个不同作用效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

(学生大胆进行实验探索,设计实验。有的同学还利用上身边的仪器资源,如格尺等。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极高,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不久,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启发和不断地实践,有较多学生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师:请设计出实验的同学展示方法,并介绍一下他分别体会到拉力的哪些作用效果?杨磊。(学生名)

生:我是这样做的,我的中指感觉受到沿绳方向的拉力,掌心感觉到笔尖给的压力。

(学生们又不禁动手模仿起来,自己切身体会。)

师(微笑表示赞同):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意杨磊同学的设计方案?

生(齐答):同意。

师:那么是否也感受到同样的效果?

生(齐答):是。

师:很好,请大家利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拉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动笔尝试表达出从实验探索中得出结论,发现有所不同,积极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选出各种不同的结论。)

师: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得出的几种不同结论。(边说边进行实物投影)看起来每一个图都很眼熟,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师(片刻之后):让我们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分析其它图示的物理意义。

(有的同学看到后,不禁笑起来,显然是发现了明显的错误。还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讲解起来。)

生(自由发言):图1是受力分析图;图2是其中两个力的合成图;图3才是正确的拉力的分解图。

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探索、成果交流、讨论辨析,我们应明确各种力的图示间关系。切勿混淆已学知识。

【教师自评】

本环节是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之处,使学生明白实验不仅仅有验证的功能,还具有探索得出规律的作用。这种任知过程设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过设计实验段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景,有利于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物理》(必修一)共四章内容,前两章主要是在引入相关概念描述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章《相互作用》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在力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二 “等效”和“可逆”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最后引出矢量、标量的概念。这些都是为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做铺垫——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本节的学习基于《力的合成》的知识储备,主要体现“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性、可逆性和统一性,不仅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还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起着“伏笔”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探究,感悟和理解了合力、分力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具备了学习《力的分解》的认知基础。但是,本节的学习要求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几何知识、几何作图和函数运算。这些数学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学生深入学习本节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本节的新课教学宜安排两课时,问题的选择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作力的平行四边形

3、知道力的分解原则和基本类型。

过程与方法:

4、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和求解分力;

5、体验和应用“等效”、“可逆”的物理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初步形成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7、树立科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价值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分解的几种基本类型;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分力方向的确定和分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

【教学用具】

弹簧秤(2个)、长木板、滑块、木楔(2个)

【教学策略】

从教材内容的衔接来看,本节在《力的合成》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依循可逆和等效的思维方式,对《力的分解》进行理论探究,很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鉴于学生对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知基础,以及数学分析能力不强、数形结合思想薄弱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复习回顾开始,通过“回忆—演示—猜想—探究—归纳—巩固—设疑”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导入新课(8min)

图1

复习提问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合力和分力体现怎样的思想?满足怎样的关系?

讨论、交流、评价

图形展示:合力、分力及其相互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1所示。

复习提问2:什么叫力的合成?

讨论、交流、评价

典题分析:

例1、相互垂直的两个共共点力, ,

,求它们的合力。

例2、两个力大小相等,均为F,互成 角,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多少?

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评价

导入提问:什么叫力的分解?

猜想、交流、评价、拓展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展示方框图。

二、科学探究,知识构建(5min)

演示:用两根弹簧秤同时吊起一个钩码,两个弹簧秤都有读数。

学生观察、思考、作图:重力的两个效果。

图2 图3 图4

图片展示;巩固(课本例题分析:强调 叫下滑力; 不是压力)

三、方法梳理,典题分析(25min)

图5

指导阅读:读教材中的图3.5.2。

(一)无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在没有“约束条件”的情况力的分解具有“任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提示:作平行四边形时注意“虚线、实线、箭头”。

典题分析:

例3、5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下列各组力吗?

图6 图7

A.25N,25N B.50N,50N C.75N,100N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3】

【课程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答物理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使牛顿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本节课的难点: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

【学情分析】

20__年11月我用该教学设计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该教学设计最后面对的是一个重点学校普通班的学生,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详尽了解了所用班级的学情状况,他们思维敏捷,基础不错,由于平时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他们在课堂上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善于合作,不善于表现。但是他们一旦遇到挑战性的问题,便能迅速进入一种思维亢奋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求胜欲望,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间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交流也能顺利进行。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在初中就有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对这些相关知识只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正是由于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片面,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学习不深入,致使原有的知识缺陷得不到弥补,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抵消吗?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以卵击石,蛋破石无恙,是不是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

【设计思路】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我进行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为突出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规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规律;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整合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诱”是“思”的起点,“思”是“诱”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在整个流程的设计上,我以问题情境的导向性信息为中心,通过“创境激情、体验感知(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主体探究、揭示规律(猜想创设、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实验探究;深入研究、总结规律;思维碰撞、理解规律;步步深入、再析异同)→拓展迁移、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加强应用,升华认识,培养能力)”三个认知层次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诱导学生五管并用,全身心地学,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又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学习目标】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能设计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教学流程】

一、创境激情、体验感知

(一)创设情境,亲身体验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动起来,完成下列三个情境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情境体验1:鼓掌欢迎 (俗话说“一个把掌拍不响”,左掌拍右掌感觉怎么样?)

情境体验2:甲、乙、丙、丁四个同学穿旱冰鞋,分成两组进行“对推”(相互推)表演

情境体验3:每人吹起一个气球,同桌间将两个气球相互挤压,观察形变情况;将气球突然放气,观察气球放飞的情况,思索气球放飞后的动力来源。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简要实录:在做鼓掌欢迎动作的体验时学生拍手拍的很热烈,很带劲,能明显感受到拍手过程中左、右掌的相互作用;在穿旱冰鞋的对推表演中,四个主动上台的同学:张庆楠、李永太、于庆贺、张化匀除一般性的相互推动外,还玩出了“花样”——手推手、手推背、手拉手、手推墙……,现象均很明显,前台的同学表演的投入、台下的同学看的认真;吹气球、挤压气球、放飞气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的都比较兴奋。)

(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

(课件投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再看几个相关的图片。进一步分析现象,总结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孙继海头球、神七升空、青蛙在荷叶上的跳动,人在岸上用竹杆推船、拔河比赛,磁极间的相互吸引、排斥作用、人走路……

(设计意图:物理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对所要研究的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优化、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图成象,触景生情。通过前面的切身体验及生活中感性认识,诱发学生总结归纳现象背后隐含的道理。)

(简要实录:学生看图片看的很投入,同时思索图片背后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厚”积,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已到了“薄”发的程度,很快就得出相关结论,他们已经很兴奋,问题刚一投影出来,就有四个同学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几乎同时站起“抢”答,并且答的很完美,无可挑剔。此时利用课件把相关要点投影到屏幕上。)

(课件投影)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它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二、主体探究、揭示规律

(一)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呢?

请结合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证实一下你的观点。

注意: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针对探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设计意图:问题研究由定性逐渐转向定量,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的思考讨论中优化思维,经历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从中优选出可行的方案供分组实验之用。)

(简要实录:也许是供的器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无声的启示,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弹簧对拉实验,此时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初步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了。)

(二)分工合作、实验探究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用两把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钩在一起,进行弹簧对拉实验。

注意:两同学合作分别拉弹簧秤A、B,分别观察、记录各自所拉弹簧称在下列情况下的读数。并比较不同的拉动情况下,弹簧称示数的大小关系怎么样?方向呢?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吗?在实验的基础上说一下你由此得出的结论。

1、A不动拉B

2、B不动拉A

3、A、B同时拉

4、同时拉着A、B动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能通过由实验得出相关结论。)

(简要实录:多数同学能在导向性信息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任务,部分同学在弹簧对拉的过程中,使弹簧呈竖直方向,通过老师的巡回过程中点拨,立刻就能意识到错误之所在。在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相应的结论。)

(课件投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深入研究、总结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4】

相关背景:

20__年岁末,中国教育学会组织赴黑龙江省某市支教,笔者应邀前往。按照活动组织者的要求,在a校(中考录取分数线七百多分)上一节高三年级的复习课,在b校(中考录取分数线三百多分)以《牛顿第三定律》为题上了这节高一年级的新授课。

上课前被告知该校生源状况较差,因而笔者在心理上便有所准备。课题引入阶段首先呈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文本并设问,但没有同学应答。将物理课代表点名叫起,这个一米八左右的小伙子支吾了一会儿说:“好像是牛顿定律。”笔者暗示所呈现的是两段文本,小伙子立即机灵的补充说:“那就是牛顿的两个定律。”当笔者追问哪段文本是第一定律、哪段文本是第二定律时,又把我们的课代表给难住了,他想了一会儿壮着胆子猜测说:“上面那一段文本是第二定律,下面的那一段文本是第一定律。”在笔者以“你觉得老师会用定律的呈现次序与同学们捉迷藏吗?”的启发下,这位机灵的小伙子立即改口说:“上面的是第一定律,下面的是第二定律。”

把上述一段本该属于“教学实施”的相应文字放在“相关背景”中呈现,实在是因为经过上述几分钟的教学试探(仅仅算是“教学试探”而算不上“教学实施”),笔者已经决定调整教学方案而重新来过。所以被主观认定的“教学实施”应该从接下来的部分开始算起。

教学实施:

相应的教学实施过程有序呈现如下

① 课题引入:(教师叙述)本章的标题是《牛顿运动定律》,而牛顿运动定律一共有三个,在本章的第1、3两节中分别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板书:5、牛顿第三定律)。

② 布置阅读:(教师叙述)老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认真把课本上P80页的内容看一看。因为对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文本阅读的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能否耐得住性子认真看书,是检验一个人能否较好的进入学习状态的最常用方法。

③ 提出问题:(教师叙述)基于学习的阅读和基于消遣的阅读不同,一般需要“带着问题读”,有时还会要求“读出问题来”。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四个问题,与问题相关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阅读从书中搜寻得来。我们四个自然小组分分工,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时重点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去搜寻相关的内容,好吗?(全体同学应答:好!教师板书问题如次)

问题1:对力的“物质性”特征有什么体会?

问题2:对力的“相互性”特征有什么认识?

问题3:对“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作何猜测?

问题4:对“实验测量”功能有怎样的认识?

④ 阅读交流:(阅读交流在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应答中有序的进行着)

师:好!一页书的内容用两分钟看,应该看得差不多了吧?

生(部分):看完了。

师:老师从第1小组的同学开始发问:阅读时发现课本上哪些内容与问题1相关呢?

生A:课本上第1段的两句话与问题1相关。

师:具体是怎么说的呢?

生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师:嗯?“谈到力”?你能具体的谈到某个力吗?

生A:……?

师:谁来帮忙?

生B:手拉弹簧。

师:这是课本第2段开头的内容,这里谈到力了吗?

生B:谈到了。

师:在哪?

生B:在“拉”字上。

师:好!好一个“在‘拉’字上”!“拉”是动词,代表一个动作、一个作用、一个力、拉力。谁拉?拉谁?

生B:手拉,拉弹簧。

师:哦!名词“手”代表一个物体,它是“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那个“拉力”的施力物体;名词“弹簧”代表另一个物体,它是“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那个“拉力”的受力物体。是吗?

生(全体):是!

师:有谁能把力现象的描述概括出一个通式来呢?

生(全体):……

生C:我能!描述力现象的通式是:“力现象描述 = 名词 + 动词 + 名词”

师:很好!我们从“手拉弹簧”这个具体的力现象描述实例出发,最终概括出描述力现象的通式。在上述研究中不少同学都贡献了聪明才智,但最终是由C同学作出概括(如右图所示),所以老师建议把这个通式命名为“基于力现象描述的C通式”。同意吗?

生(全体):同意!(笑声与掌声)

师:不过,老师还想提个建议:“基于力现象描述的C通式”最好修正为如下形式

力现象描述 = 名(代)词 + 动词 + 名(代)词

生C:老师,您修正的理由是什么呢?

师:你所要的理由老师只需要用三个字来表达。

生C:哪三个字?

师:我打你。

生(全体):……(犹豫片刻,笑声一片)

师:(示意笑声止住)好了,第一小组几位同学的表现可以用“出色”来评价,其他同学估计也不会差。下面老师要拷问第二小组的同学了,谁来?

生D:我来!与第2个问题相关的是课本P80页中第2段内容。

师:仅仅是第2段吗?

生E:第3段内容也与第2个问题相关。

师:哦!两段内容均与第2个问题相关。各有什么侧重、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E:第2段内容是以实例具体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而第3段内容则是概括性的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

师:嗯,具体描述和概括描述。说的很好!我这里列出一个表格,请你上来在黑板上根据第2段的具体实例而把表格填满。当然,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自己画表、自己填。

(生E板演,有些栏目教师作必要解读和适当启示,最终填表如下)

案例 甲方 乙方 作用 时序 性质 1 手 弹簧 相互“拉” 同时 弹力 2 人 + 椅 桌子 相互“推” 同时 弹力 3 人 + 船 小船 相互“推” 同时 弹力 4 物体 地球 相互“吸引” 同时 引力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不完全归纳 师:第2小组的同学其实还需要针对如下几个问题而深入思考:第一,教材P80页第2段文本在给出了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的实例后,又写下了“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8个字,其意欲何为?第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命名有什么规定吗?第三,力的“相互性”特征应该怎样规范的表述呢?时间关系,这几个问题就留给全体同学课后思考吧。下面老师要向第3小组的同学发问了,不过这次发问换一个角度切入:老师为什么会提出第3个问题而让大家猜测牛顿第三定律内容的呢?我们又怎样去猜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呢?

生F:这很简单:老师布置我们看P80页上的内容,而牛顿第三定律却写在P81页上。我们没看到,当然只能猜。至于怎样猜,我还没想好。

师:有点道理,但还不能让老师满意。谁来补充?

生G:课本P80页中有一段话写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标题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这里获得的启示让我猜: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师:G同学是个实诚人,他仅仅是从课本上写在“牛顿第三定律”标题下的设问的字面而作狭义的猜测。谁能把思路再托宽些呢?

生A:我猜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是描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师:很好!思路拓宽后的合理猜测确实应该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是描述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方向之间的关系在内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如果“偷看”一下P81页内容,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生(全体):(笑声)

师:下面轮到第4组的同学了。谁来?

生H:书上写的很清楚:观察和经验只能解决定性问题,而牛顿第三定律需要定量描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所以必须做实验。

师:对!要想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就必须做定量测量的实验。说到实验老师要向大家说抱歉:老师飞过来临时接受任务,没来得及准备实验,只能将电脑中留存的两幅实验数据分析图,现呈现给同学们并由老师作简要的说明(实验数据图线与相关说明如下所示)。

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由定量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表明:大小相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间的定性关系由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知: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线间的定性关系由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知:作用线共线。

⑤ 定律概括:(定律的表述、意义、理解及拓展性内容依次呈现如下)

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形成条件和运动性质。

(3)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2)让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

★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 教学难点: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 ;

★ 实验教具:薄纸片和石头、牛顿管、打点计时器、直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

速度公式: EMBED Equation.DSMT4

位移公式: EMBED Equation.DSMT4

速度位移公式: EMBED Equation.DSMT4

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s1= s2=…= aT2

?二、导入新课

举例:用手握住的石头处于静止状态。

(老师提问)松手后石头的运动情况如何?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并猜想。

V0=0,石头竖直下落。

(老师演示)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

(学生活动)石头下落时做V0=0的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过渡引言: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认识这一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三、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一:粉笔头与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

【现象】:粉笔头比纸片下落得快。

【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教师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落体运动的观察、研究,得出“物体下落快慢由物体重力决定”即“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过渡引言:实际上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只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经验,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2、演示实验二:取半张纸与一张纸,把半张纸揉成一团,两者也分别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

【现象】:半张纸比一张纸下落的快。 【结论】:轻的物体下落快。

过渡引言:上述现象说明物体下落的快慢和轻重的关系比较复杂,既不能说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也不能说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快,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教师引导:那么大家猜想一下,不同的物体同时同地自由下落,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有关吗?

学生猜想:不同的物体同时同地自由下落,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无关

过渡引言:其实早在十七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意大利)就首先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这个观点的内部矛盾。 因此伽利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它们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为了说明他对物体下落的结论是正确的,据说他在比萨斜塔上把大铁球和小铁球同时下落,发现它们几乎同时落地。

3、图片展示比萨斜塔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想。

(老师提问)同学们仔细分析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

(学生活动)没有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过渡引言:第(2)个演示中,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明显地比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纸片下落较慢。由于影响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太复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采取忽略一些次要因素,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方法。在落体运动中,先排除空气阻力,研究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条件下的运动。

4、牛顿管实验(也可用CAI课件模拟)

拿一个长约1.5米,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管(牛顿管),把小铁片和羽毛放到这个玻璃管里。在玻璃管里有空气的情况下,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拿着玻璃管走到学生当中去,将水平放置的玻璃管迅速转过90°成竖直放置状态,让同学门观察两个物体的下落情况,重复该实验三次)

(老师提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两个物体下落快慢不相同,铁片下落的快,羽毛下落的慢)

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走。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老师总结):原来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较轻的羽毛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所以羽毛下落的慢一些。没有空气阻力时,小铁片和羽毛都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它们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结论】1.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重要因素.

2.在没有空气阻力时,在同一地方,任何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相同.

视频演示:(月球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更进一步证明上面结论的正确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

(1)初速度为零。 即 : V0=0

(2)只受重力。若受到空气阻力,在f空? G的情况下,可以忽略空气的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过渡引言: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性和规律。

探究过程

1、分析:

我们通过前面的实验观察、探究,可以粗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分析后回答:(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

过渡引言:但是加速度如何?是匀加速,还是变加速?

2、学生猜想:匀加速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6】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自由落体运动 选手 一、教材内容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加强了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悟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特征分析 ?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过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对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实验,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

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

通过课前观看视频,从生活中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直觉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矛盾,激发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明确本节的研究目标,通过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体验成功的愉悦。

2.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策略

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时采取了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测量,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师生和谐、互动的氛围中,愉快地、自然地、主动的探究新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是教师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拔。

突破方法,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实验,用实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物理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类比迁移自己推导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

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实验探究—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演示实验:硬币、纸片、牛顿管、抽气机、多媒体设备;

2、分组实验: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刻度尺。 六、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匀变速运动规律

V=V0+at    X=V0 t + MERGEFORMAT a t2     V2 –V02=2aX

新课导入

问题导学:究竟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新课教学

(一)自由落体运动

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实验1:铁片和大纸片,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学生实验2:大纸片和小纸片,且小纸片揉成团,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进而对原有的观念产生质疑,

猜想: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问题导学:若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教师演示:牛顿管实验

演示:管内空气近似抽空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

演示:管内充满空气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证实猜想: 真空时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①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②特点:a、初速度为零

b、只受重力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理想化模型,实际生活中在重力比阻力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忽略阻力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问题导学:怎么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根据实验

问题导学:自由下落很快,怎样抓住它运动的轨迹?

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相片

重物自由下落时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数据。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7】

【课题】力的等效替代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I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力的等效和替代是粤版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获得感性认识。

这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后续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知识层面的基础。本节课所初步总结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对等效替代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质的认识。学习关于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等效思想和所学的探究方法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教材的内容安排:粤教版教材第三章第3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是教师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力的图示、力的等效、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等效力,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初步得出。

4、对教材的思考:这章的教材编写整体上看,比较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但是,我觉得第三节《力的等效与替代》力的等效这部分,我们一直在强调力的等效,直至后面寻找等效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求几个分力的合力,故而在这里,应该把寻找等效力与力的合成在观念上应该先对等起来,教师应该注重提出猜想前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从几何层面上来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置使得学生无从下手。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兴趣:实验操作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以及力的概念,初步接触了矢量的概念。

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矢量方向性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上。本节课应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矢量运算并非简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大的飞跃,对于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来说,矢量运算是相对较困难的,也比较难以接受,如何让学生在以前学习基础之上接受本节课内容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 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力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并掌握。

2、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独立思考与分组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3、通过课堂实验的设计及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及临时反应能力(器材的灵活运用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通过力的合成的研究与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用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思想

【教学难点】

实验的设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总结与归纳、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

【教学策略设计】

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课通过问题的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继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教学方法:

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

这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的实施,充分体现、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的功能。同时,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中,使得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得到了应有的锻炼。

谈话法

在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为了使老师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避免学生走一些没有必要的弯路,故而采用谈话法,提出一系列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做适当的补充、小结。确保实验有效进行。

讲授法

由于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全部知识由学生自己来探究获得是不切实际的,故而应该辅之以讲授法,来帮助学生获得一些立即认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序的进行。

学法指导:

教学中,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探究的问题。然后,学生将以小组合作实验的形式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设计、实际操作、分析数据、归纳结论,既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又让学生学得物理知识。同时,注意知识的运用,学生要学会理性分析、思考。总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变,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要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时时刻刻体现。

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一些图片、Flash来使学生获得学习物理知识的感性材料,感性的认识。使得课堂显得非常的有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砝码,细线,弹簧秤,木板,橡皮筋,绳套两段,图钉,白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

通常物体都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许多情况下这些力的作用可以与某个力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图 车陷泥潭

讲解图片内容:一辆车陷进了泥坑,用一辆汽车用绳子牵一下,就可以把它从泥坑中拉出来(如上图所示)。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如果十几个人连推带拉把它从泥坑中拉出来,这时一辆汽车的牵引力的作用效果和十几个人的作用力作用效果有什么关系?

观察、思考

回答问题

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课题,较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新课的引入较为顺利

[概念引出]

1、力的图示:让学生用2分钟时间自学,

回答问题检验自学情况,以与学生讨论的方式点出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并试着画出简单的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图:力的图示

教师布置任务,回顾力的三要素的内容,进而提出问题: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区别?

思考、回答问题,跟着老师步伐,画出简单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内容较简单,没有必要全部讲解,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鉴于学生自觉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还是要点出二者的区别。

[演示实验] (2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演示实验引出力的等效、分力与合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内容:准备好一重物(一桶水),

A:两个学生共同提起

B:一个学生单独提起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引出力的等效

再经过物理图景的分析,点出“等效代替”的思想,为后续的实验设计思想买下伏笔。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图片展示

进行演示实验并帮助学生分析

引出分力、合力、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这几个概念

观察

思考

帮助老师进行演示实验

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课题,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演示实验(学生可自行进行演示)并通过分析,较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概念的引出较为顺利

[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

SHAPE MERGEFORMAT

图 课件截图

进一步提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进而引入探究实验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1、方向相同的共点力的合成?

2、方向相反的共点力的合成?

3、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F与F1、F2之间的关系 ?

4、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合力的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分力

之和、之差呢?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的一步步深入,由浅入深,逐步引出探究实验的内容

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易与为学生所接受

[提出猜想:]

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围绕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如何设计方案,探讨合力的求法

提出问题:

1、我们能否从几何关系上来寻找关系?

同时,教师展示多媒体,分力合成的过程

2、从几何上来寻找关系,即是将合力与分力的末端连接起 来,是一个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四边形?

引导学生得出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进而引导学生正式提出猜想:两个力的分力与合力末端的连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