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四年级免费教案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四年级免费教案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四年级免费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

(2)总结规律

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a-c-b ★-▲-■=★-(▲+■)

三、反馈提升

(一)相机测评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语文要素】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

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这种自然现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39;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读课文,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反馈指导: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先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再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精准指导。预设:“昂”“鼎”“崩”。

(2)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复习认读。

3.反馈指导: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确、读通顺了。

4.反馈预习指导:粗知课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读,读中理解的策略进行。)

预设:

问题1:课文写了我们观潮。

问题2: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潮。

问题3:观的是钱塘江大潮。

课文大意: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我们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钱塘江大潮。

5.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我们”观看到的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

三、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一)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做上记号。

2.反馈指导。

预设:从“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到结尾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

3.导语: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个部分了。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想一想,“奇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奇观: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观:世界上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1)总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2)点明“我们”所观的潮是钱塘江大潮,同时说明吸引“我们”观潮的原因。(板书:天下奇观)

5.导语:那么,课文接着写了哪些内容来说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具体写“我们”观潮的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写了哪三个主要意思,用“‖”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出它们的主要意思。

6.反馈指导。(采用读中汇报、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

部分1:第2自然段。大意:农历八月十八一早,我们来到海塘大堤观潮。那时江面很平静。(板书:江面平静)

部分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后一点左右,两丈多高的潮头随着山崩地裂的声响飞奔而来。(板书:两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大意:潮头过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两丈来高)

(二)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1.导语: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2.出示任务:借助板书,同桌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预设:课文先写“潮来前”,接着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了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学质疑

1.导语: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个字的一首七绝,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朗读诗歌《浪淘沙》(其七);结合生活体验和课文,想一想每个诗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做个记号,然后向同学或老师提问解决。

(1)检查朗读,以通顺、流利为标准评价指导。

(2)质疑。先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解决的词语。

吼地:惊天吼地;触:撞击;须臾:一会儿,很快的意思;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二)说说诗句意思

1.出示任务:朗读《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反馈指导。(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3.师小结:我们读懂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提问:[出示《浪淘沙》(其七)]谁能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呢。

二、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熟读成诵,想象说话,交流感悟

(一)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1.出示任务:[课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预设:与诗第一、二句内容相关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读成诵,想象说话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画面,各是什么画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绘的?(个体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1)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四个画面。

(2)这四个画面分别是:

①潮头将来的画面;句子:午后一点左右,……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②潮头涌来的画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③潮头过后余波涌来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④潮水完全过后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3.出示任务:在这四个画面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句子说说你想象到的这个画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4.反馈指导。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有没有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交流感悟。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这个自然段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尝试用有关的句子说一说。(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深刻印象: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写了钱塘江大潮潮头的样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声音;样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的句子:那声音如同……震得颤动起来。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用实心圆点标记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词语:“横贯江面”的“横贯”;“白浪翻滚”的“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的“两丈多高”(提示:一丈约等于3.33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出示任务: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教师再进行反馈指导。

三、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结合“资料袋”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原因。(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出示“资料袋”,学生读插图说话)能把“资料袋”的意思说清楚便可。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如“潮”与“朝”,“据”与“剧”,“堤”与“提”。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点拨:“滚”,右边的“衣”字中间是个“公”字,但第二笔是点;“顿”,第四笔是竖提。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教学板书]

一、天下奇观

二、江面平静(潮来前)

三、两丈多高(潮来时)

山崩地裂的声音

四、两丈来高样子:横贯翻滚(潮去后)

出现白线

飞奔而来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观潮》一文是本册书中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紧接着,我以指导学生预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大意,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顺应新部编教材的编排,我以课后习题中的古诗《浪淘沙》(其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想象说话,落实本课“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顺利完成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教学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在结合“资料袋”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时,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因。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依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感悟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文章中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四、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8份是0.08,用分数表:。0.08表示8个0.01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3-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6份是0.006,用分数表:。0.006的计数单位是0.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06表示6个0.001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5

课前交流:

引导背诵赞美春天的诗词,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诗词的魅力。

导入:

1、揭示课题:板书白鹭

2、引导学生背诵关于白鹭的诗(要求学生把诗的韵味诵读出来)

3、在你的心目中,感觉什么是诗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体会诗是精炼的,是美好的,是我们的国粹。要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要有画)

4、导入:白鹭明明是水鸟,而大文豪郭沫若却说它是…..(引:诗)是……(引:精巧的诗),是……(引韵味无穷的诗)白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自读感悟:

1、自由朗读1----5自然段,想一想白鹭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描写白鹭样子的句子.

指导:怎样读才能让我看的清清楚楚呢?

再读,指名读(教师强调颜色和身段)

3、出示幻灯:(白鹭)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对照图画来读。读出白鹭的美。

指名学生朗读。

4、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理解“适宜、身段、精巧等)

整体又给你留下什么感受呢?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5、引导读书: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6、6---8自然段是写什么的?自由朗读。

7、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如果给画面起名字的话,你想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读是思考

8、合作交流。

9、指名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悠悠钓鱼者:引导学生说,加什么语言才能使图画更没呢?

朗读思考,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引导:蓝天、碧草、清水等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齐读再次体会。

(2)悠悠嘹望者:帮助学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你认为它是在嘹望吗?(引导学生讨论,甚至是争论)

引导:白鹭的一种嗜好就能引起我们许多幻想,所以作者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悠悠飞行者:齐读:你看到了什么?

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勃的一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样改能用在白鹭的飞行上呢?

10、出示图画:(几幅活动的图)这么美的白鹭,这么优美的文章,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11、读全文,读出你的感受来。

四、课堂延伸:

1、有什么感受和发现想对大文豪说几句呢?

引导学生畅谈:

可以这样:(1)用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来夸夸同学或其衣服什么的。

(2)深化写作的背景:2天写出了3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等

(3)学会迁移应运:大文豪抄袭别人的文章: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6

教学目标: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并能正确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含“0”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亿以内的数,大家还记得吗?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利用教具出示一个整万的数:如70000000)谁来读看看 大家一起读下这个数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呢?

先告诉老师你读数的步骤(分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那你是怎么分级的呢?(从右往左,每4位分为一级)

师:为什么这里这么多零你都没读出来?(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数变一下 70000060 现在这个数怎么读呢?生1.。。。

大家同意他的读法吗?大家一起把这个数读一遍

怎么只是把其中的一个0变成 6,读的时候就出现了零呢?刚刚这几个零都没有读啊?(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他数位上的零,不管连续出现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所以那几个0读了?那几个0没读呢?

2、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

现在数能说说亿以内的数要怎么读?读的步骤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的数学习的很扎实

3、现在,老师在这个数后面再加上2个0,大家看看这个数现在读作什么? 7000000000

二、新课教学

看来有的同学已经会读了,有些同学还有些犹豫,没关系,学完今天的课,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读这个数。大家看看,这个数跟刚才老师给大家的70000000相比,在数位上有什么变化吗?那他还是亿以内的数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板书) 出示ppt,这个数还是我们2010年全球的人口总数,看我们的地球都快背不动。 大家觉得我们地球上的人多不多啊?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将要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刚给有同学已经吧这个数读出来了,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对照顺序表看看

1、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7000000000

那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数位顺序表(板书:个位、十位。。。。。。。。亿位)这是我们学习亿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要学亿以上的数,够吗?这张表不够了,那怎么办呢?10个一亿该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该是多少呢?(百亿)那往后呢?(亿,十亿,百亿,千亿)接着相应的数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当然,肯定有同学在想,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啊?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自己去查下资料

现在用数位顺序表大家在读看看是多少呢?大家一起吧这个数读一下 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说说你读这个数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读亿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2、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100 4000 2000,4003 0500 0000两个数

那这两个数有分别读作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再跟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先从哪一级开始读?有0时,该怎么读?

分别请两位学生来读这两个数,在全班一起读。400305000000

3、学生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师引导补充。

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把亿以上数的读法总结一下。。。。。(ppt)

4、读法练习:学生读出四条信息。

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读数的方法,那我们就来用一用。下面有四个数,老师要看看谁是学习小能手

(1)做一做

请2位同学进行板演(1.读法不能写阿拉伯数字2.零的读法)

好,现在大家一起吧这4个数读一遍,1.2组读左边这列,3.4组读右边这列,看看那边读的又准确又响亮

(2)今天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自己来出数,其他同学快速的读出数

三、课堂小结

请你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会了读亿以上的数,还了解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数位顺序表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7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

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7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

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

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

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

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

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

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

意:组词。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

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

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预测或判断和决策。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难点:怎样去实际收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1、同学们,双休日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并板书: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生:要进行调查和统计)

(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3、怎样进行统计呢?(讨论得出: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4、请小组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各组当堂推选出统计员,要求进行统计)

5、师总结:刚才统计员通过举手数出了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6、请大统计员把每种情况的人数进行分类整理,把各种情况的人数加起来(指定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这个过程叫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7、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去,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叫什么统计表呢?(__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学生回答每种情况的人数,教师填好统计表,并填好合计人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注上制表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8、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9、你统计了我们一个班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准确呢?还要统计什么?(还要统计其他班级的情况)。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

【评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对情况的真实分析,引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想说敢说,非常投入。教师注意把统计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渗透自然,学生乐于接受。对统计表的分析注意了开放性,让学生扮演统计员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二、统计听课老师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老师,老师们在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知道听课老师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统计)怎样进行统计呢?

(1)请每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要求我们干什么?

(2)请每个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合作统计?

(3)学生汇报打算怎样调查。怎样问老师?(提醒学生要有礼貌)

(4)学生到听课教师中去调查统计,收集数据。

(5)填好手中的统计表,汇报统计情况,你得出什么预测?

(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星期日里最喜欢做什么的两张统计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师把数据合在一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评析:本环节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在统计活动中,感悟统计的价值。(1)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2)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讨统计的方法,学生畅所欲言。统计的办法是学生想出来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对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统计表与教师双休日活动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学生预测的准确、分析的透彻,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多。(分别出示多张统计表)

i。南京造地铁,选择颜色一张调查统计表。你发现什么?

ii。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iii。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iv。近几年来南京旅游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评析:选取的几个例子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生分析的饶有兴致,既具有开放性,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民主意识等。】

四、自学课本(100页101页)

a)出示思考提纲

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ii。书上的三个小问题。

(1)观察统计表,说出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各有多少人?

(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最受欢迎?

(3)你还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统计表要注意什么?

b)学生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c)学生汇报并补充。

【评析: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者不囿于教材,让教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对原始记录表与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讨论,巩固了统计的过程,在比较原始记录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时,孕伏了任何两种方法不存在对错之分,各有各的优越性,我们在实际使用时谁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统计公路上汽车通过情况。(电脑出示马路过往车辆情况的场景)

i。这是车辆通过的情况,现在请大家进行统计,(学生统计失败)为什么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

ii。如果要你统计车辆通过的情况,该怎么办?

①需要去分类。(弄清要统计哪几种车辆)。②怎样收集数据?③怎样整理数据。④怎样画统计表?⑤分析一下结果。

iii。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的统计出来?(如何分工)

iv。汇报你们分工的情况。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v。从统计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气的污染情况等)

【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怎样统计动态的物体的问题,又一次让小组交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通过虚拟的道路交通场景,学生尝试了统计的失败,又在教师分小组交流一下的话语点拨下,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了统计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地发挥了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六、用统计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自己举例,联想到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何解决身边的事情,学生发言踊跃,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完成101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重视了双基的落实。】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教师就从双休日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的话题导入新课,从怎样知道每种活动有多少人最喜欢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怎样知道星期日最喜欢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说出了要调查统计,那么怎样调查和统计呢?接着让统计员进行统计。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经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清晰、充分地展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双基训练扎实。

三、借助生活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归宿是应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握数学问题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数学问题,增加数学的情境性、开放性,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了巩固刚学会的统计方法,教者让学生去统计听课老师最喜欢干什么这一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讨论教师人很多,怎样去统计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得出了一小组统计一排老师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想出的办法去统计。办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人人参与,争论不断,效果明显。

四、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统计一分钟内车辆通过情况时,教师又一次让大家合作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一小组有4人,1人负责记录数据,另3人每人统计一种车辆的简便方法。当学生把统计好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时,让学生分析讨论从统计的数据中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的设计颇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挖掘出了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出现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摩托车、汽车的人很多、汽车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的话题,变关注知识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使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得到了平衡与和谐的整合。

纵观整节课,教者注意把数学与生活沟通,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的活力。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9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能听、 说 、读、写并正确使用单词

“happen, ride, thirsty, watermelon, carry, bump,

fell/fall off, went/go, bought/buy ”。

B、能理解并灵活掌握句型

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 。

能力目标

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动词过去时态句型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来谈论或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同时在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最终使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能理解并灵活使用句型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 ,掌握过去时态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过去时态的运用及利用教师设计的各种阅读训练活动,通过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使得学生感知并理解教学内容,并以此话题展开“说”与“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Greetings.

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Ms Wang.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 And you ?

T: I’m fine , too. Thank you !

2. Sing a song.

T: Let’s sing a song. 《We walked and walked》Ok?

Ss: Ok!

3. Free talk.

T: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I bought some apples, bananas and a big watermelon.(Teacher shows pictures and new words.)Who can introduce :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Teacher shows the questions.)

师生互相问候、听唱歌曲,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由于歌曲和所做动作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在边唱边跳中很自然地进入一种语言状态,同时也为以下的学习做了铺垫。

师生自由对话,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感知新知,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从而使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滚成球。

二、Presentation

活动1)

巧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事先与一位学生S1共同创设情景:在老师与学生Free talk时,突然S1坐在座位不小心摔倒了,这时老师与他进行对话并通过表情动作)

T:“What happened to you ?

Ss: I fell off my chair.

T: Oh,it is an accident.(教学)

2.(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Sam 从自行车上摔倒的图片)

引出课题T: Today we’ll learn Module10 Accidents Unit 1“Sam fell off his bike.”

(Ss read the sentence.)

3.提出任务:教师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过后,同学们来谈论偶发事件,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故事。

从创设情景引出课文的情景,从而引出课题,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课题。

使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并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2)

三、自主探索,学习课文。

1.首先出现Sam和Daming 两个人物的头饰,T告诉学生:Let’s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what did Sam and Daming go yesterday?”

Listen and point,then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A.went for a bike ride

B.went to school

引出went for a bike ride 的教学。(手势及动作)

T: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sentences?

A.Yesterday I went to a park.

B.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Ss:( 找出不同点)

(分小组进行操练)

2.Listen ,point and repeat,then answer“Why did Sam fell off his bike?”

1)Listen and repeat.

2) Discuss in groups then answer.

3)学生回答中引出新词的教学:carried, bumped, hungry, thirsty, bought, watermelon, fell off方法同“went”的教学。(运用肢体语言及图片展示进行教学,Drill line by line)

4)Drill the sentences row by row.

3.最后,再次听音跟读的情况下围绕“What happened to Daming?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分角色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先后顺序,并用“then….,and then…..进行复述。)

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人物情节既帮助其理解故事,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体会英语故事的丰富多彩,这是阅读教学兴趣培养的补充环节。

培养学生积极交流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

Read th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 Then play a guessing game “Which picture is missing?

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读能力并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新知。

活动3)

Play a memory game(利用多媒体呈现所学过的动词及其过去式,一分钟后,点击一部分词的原形或过去式不见了,让小组比赛抢答。

将游戏与练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学生边做游戏边练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4)

AB Ex3看图填动词的过去式,并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意外事件。比比哪组表演得好。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写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Production: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practice in group)

Eg: Yesterday, Tom went for a bike ride with his friends. He___________. Then he________, and then he __________,and then he________.......(went,bought,carried,bumped,fell off,was,walked…)

So he was _______(happy,sad悲伤的,hungry,thirsty,excitied兴奋地….)

1. Practise in groups.

2. Tell and act it out.

即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且开拓思维,借此练习动词过去式的句型。

五、Homework

1、抄写课文P46 M10U1的单词两遍。

(1)分角色朗读对话。

(2)分角色表演对话。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和认读本课的主要词汇:chair、desk、what、this,以及句型:What’sthis?It’a……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询问和识别,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chair、desk、what、this,以及句型:What’sthis?It’a……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和运用What’sthis?/It’sa……进行交流。

三、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若干张头饰等

四、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

1、Greetings

T:Goodmorning./Howareyou?/What’syourname?/…

2、Singasong《Pleasestandup》

Step2Leading-in

1、ListentoPart1

老师出示三个不同的头饰,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头饰。

2、Listenandrepeat

让学生听后去模仿录音。

Step3Presentation

1、Teachthenewdrills.

⑴出示chair的一部分,引出新单词“chair”

c-h-a-i-rIt’sachair.

个别S读,展示自己的书包组内击掌传递

⑵出示desk的一部分,引出新单词“desk”

d-e-s-kIt’sadesk.

(以同样的方式教授其它单词)

2、突然出现dog的叫声)Xiyangyang:Oh,what’this?(板书)

S:It’sadog.

Step4Newtext

T:Amy’slittlebrother,Tom,hehasmanymanyquestionstoaskAmy.Let’shavealooktogether.

1、Listenandpoint.

2、Readafterthetape.

3、ReadafterT

4、Groupwork:roleplay

Step5Consolidation

1、Pairwork:roleplay

2、Game:Clapandsay

四人一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四人有节奏的边拍桌子边说“What’sthis?”,由第一个S开始四人轮流指着其中一样物品来回答“It’sa…”,不能重复,直到把所有物品都说一遍,没有跟上节奏或回答不出来的S被其他人刮一下鼻子。

3、Chant

⑴Listenandsay

⑵Sayanddo

Step6Homework

抄写本课单词(每个4遍),并熟读课文3遍。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3

教学分析:

《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作者管桦曾说过,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4. 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学法:

阅读提示自学法。

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生答。)

师:(板书“雨来”)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师:(板书“英雄”)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师:(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初步感知文题在文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评:这才是语文课。新课伊始,教师就已从课题入手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学生从课题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说明:课文篇幅很长,约3 300字。)

师: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我们什么知识吗?(参考答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师: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了我们哪些加快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课文的篇幅“长”,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信服,这样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既紧扣单元训练点,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

三、完整读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防止学生走进只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文章内容的误区。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评:在读文之前提出阅读要求,是培养学生有意识读书、有目的读书的一个必要过程。它使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一个练习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正是我们提倡的。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

1.师:课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就指定一名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录像的运用,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叫暂停”的方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观看录像的目的性。每一次叫暂停,都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与眼前影像进行融合、分析、整理的过程。对于篇幅如此长的课文,这个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还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评:看似随意的“叫停”,却融入了教师的指导。利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把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无声地落实了训练点。怎一个“巧”字了得!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

1.师: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六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六个小标题呢?

3. 师: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

总结概括式 引用原句式

①游泳本领高①“望着妈妈笑”

②上夜校念书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掩护李大叔③“把缸搬回原地”

④与鬼子作斗争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河沿上的枪声⑤“有志不在年高”

⑥雨来没有死⑥“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与直接通过六部分内容来概括小标题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还可使学生分清“段意”与“小标题”的异同,一举两得。)

评:高年级的语文课应该“厚重”。而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拟订小标题正是课标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力体现。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

师:通过这六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

评:由感知文章脉络到引导学生体悟雨来的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理解文本的训练吗?不是,这是个性情感体验的升华!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

师: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师: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收集其他的加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文章加小标题,然后发到班级信箱里与大家交流。

总评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学完3300多字的中篇小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赵老师的教学设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训练点。

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巧妙运用看录像“叫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解题、默读、浏览、表达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拟订小标题,并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4

教材分析:看到题目:巨人的花园,就会让学生产生很好的求知欲,由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到达知识的殿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理解冷酷和自私所带来的后果。

2、会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字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领悟和感受冷酷和自私所造成的后果。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字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花园”,一提到花园,同学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景象,会跳出怎样美丽的词语呢?

2、今天,我们要走进英国童话作家王尔德撰写的,被称为“完美之作”的童话――《巨人的花园》里去看看!(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想:巨人的花园跟我们平时所见的花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2、反馈字词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投影出示(课后生字带词)

指名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注意“渲、拆”的读音。

2)理解词意:“隆冬、喧闹、冷酷”等。

3、指名分节读课文,简单说说巨人的花园和我们常见的花园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

三、细读,感受花园的美丽

1、文中哪些语句描绘了这座花园的美好景象?找找划划

1)出示句子“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A、细读这句话,要把每个词读成一幅画。

B、说说你看到的那幅画最美?(想象景象说话)

C、感情朗读

2)出示句子“花园里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A、读句子,从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B、除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你觉得花园里还洋溢着什么呢?

四、细读第六自然段,认识寒冷

1、多么美丽、快乐的花园啊!可是突然之间,它陷入了长长的严冬中,究竟有多长,有多冷?请你从第6段中去找找。

2、学生反馈,(出示第6段)从“狂风大作、瑟瑟发抖、漫长“等词中理解寒冷有多长、多久。

3、感情朗读

五、细读课文,认识自私

1、引导设疑。就在花园充满寒冷时,别处的春天早已来临“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可是――引读

同学们,你们能回答巨人心中的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寒冬总是停留在巨人的花园中呢?

3、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齐读)

4、解疑: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的任性、冷酷呢,请仔细读文,想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巨人的任性和冷酷,用尺划下,读出你的感受。

交流反馈:

1)“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

是啊,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同学们,你们可以告诉巨人吗?(引读:“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砌起高墙,竖“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是呀,这冰冷的高墙和告示牌把花园和村子无情地隔开了,外面是失望的孩子,里面呢?――引读第六段,所以,当巨人一次次迷惑不解时,我们多么希望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巨人又发脾气了――

说说自己的想法。

巨人冷酷的心唤来的仅仅是寒冬吗,还有什么?

4在你向巨人诉说时,你心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感情朗读,简单说说原因。)

六、总结引申巨人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吗?他是怎么明白的?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请同学们回家后写一篇有关巨人的花园的启发的作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巨人的花园,巨人的花园教案,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日记内容;能够在语境中理解单词cheap、expensive的意义;能够正确听、说、读、写canihelpyou?/howmuchisthe…/howdoyoulike…/ilike…/it’spretty.等。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新单词、新句型,促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也通过对父母辛苦生活的介绍,培养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难点重点:

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课文内容,并且完成课后练习;能够描述衣物及问价。

三、教学准备

录音、衣服卡片、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warmingup

t:hello,boysandgirls.howareyoutoday?

ss:i’mfine./greet!/verywell...

t:whatdoilookliketoday?canyoudescribeme?

ss:youwearat-shirtandskirt.

ss:youwearaglassesandascarf.

t:todaywearegoingtotalkaboutshopping.let’sbeginourclasswithagamebetweenboysandgirls.let’sseewhowillbethewinner.

以简单的对话、互相问候开起本课内容,缓和课堂气氛。再通过比赛的方式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review

t:lastclasswehavelearnedsomenewwordsandsentences.let’sreviewwhatwehavelearned.nowiamabossandihaveaclothesshop.whowanttobemyshopassistant.

ss:ican.

t:youfirst.

ss:canihelpyou?

ss:yes.thescarfisnice.canitryit?...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复习let’stalk和let’slearn内容,也为本课的开始做好准备。

beforereading

step1:teachershowtheppt.askstudentstodescribewhatcanyouseeonthescreen.andthenaskstudentstotalkwithpartnerswhichonewouldyoulikeandhowmuchisit.

有真实感进入下文,为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whilereading

step1:listentotherecordandtrytofindoutthemainideaofthepassage.

q:what’sthepassagetalkabout?

step2:listentotherecordagainandtrytogetwhatonsale.

step3:ssreadthepassageforoneminuteandtrytofinishthefollowingtasks.andthenchecktheanswers.

step4:discussinpairs.

q1:whichoneyouwanttobuyformother/father/brother…?

q2:why?

step5:discusswhat’sthelastsentencemeaning?“comeandseeustoday?”

step6:readthepassage

(1)readafterthetape

(2)readbythemselves

(3)readindividual

(4)readtogether

step7:retellthepassage.

1、通过听录音找准文章大意。2、通过再听录音获取细节信息。3、阅读全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4、通过讨论深化学生感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5、图文结合,挖掘本文内容。

postreading

step1:readthepassageagain.trytotalkaboutthecolour/price/sizeofyourclothes/shoesorsomething.

step2:discusswhatthingsparentsbuyforyoumostimpressedyou.howareyougoingtoreturn.

makestudentsknowthehardnessoftheirparents.trythembesttodoanythingtheycaninhomeandlovetheirparents.

这部分通过对知识点听说读写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父母对自己的好和怎么报答父母,使学生了解父母的不易,促使学生爱自己的父母,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practice

step1:pleasedrawyoursomethingandthenwriteasentence.

step2:makearesearchofyourgroup.toresearchthecolouroftheirwear.

鼓励学生自行开展调查活动,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summary

whatdoyoulearninthisclass?ourhappinessdependsontheparentshardwork.therefore,weshouldloveourparents.

通过总结本课知识,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

homework

1.readpage63.repeatafterthetape.

2.makeadialoguewithyoufriendsaboutwehavelearnedthisclass.

boardwriting

unit6shoppingreadandwrite

howmuchis/are…?

it’s…yuan./they’re…

istheumbrellatooexpensive?yes,itis./no,itisn’t.

arethesunglassescheap?yes,theyare./no,theyaren’t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6

1、 复习旧知识:

(1)口算小数乘法:

0.4__2 0.34 1.2__4 2.33 2.5__2

说说计算的方法

(2)小数点的移动:

①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②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 );

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

2、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街心广场去转转,看看那里有什么样的数学奥秘等我们来探索。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让学生认真看书上的主题图,说一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这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面积之间又可能有什么关系?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探索0.20.3的计算方法。

先让学生计算广场、花坛的面积,并对比他们的长和宽的关系,以及面积的关系。再让学生根据地转与花坛的长和宽的关系估计一块地砖的面积可能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最后,汇报自己找到的好方法,并进行评议,谁的方法更好些。

师小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

①利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完成“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将结果汇报,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②完成“填一填”,回答:积的小数点位置与乘数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和。

③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更了解到积的小数点位置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以后就可以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

3、完成43页“练一练”,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免费教案篇17

一、导入

1、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吗?

那咱们来玩个和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猜。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

2、师:看来大家是多么喜欢、了解童话啊!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童话、孩子,孩子、童话,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有了童话,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生读

2、揭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粗读感知

1、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好的事物感动、流泪。

接下来,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篇感人的童话,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读完后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使你感受最深,最让你感动,请你用笔画出来

(生自读,师巡视)

2、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师:看来这篇童话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小朋友有没有把课文读通读顺,哪一组愿意来读?

(生开火车读课文,师随机点评正音)

3、交流感受:

师:你愿意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吗?

(生读文中句子)

师:刚才老师特地留意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划找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三句。(点击出现)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的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你们找出的句子中,藏着几个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请你马上用敏锐的眼睛去搜索,看谁能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是哪几个词?

(生:孩子、春天)(随机词语在句中变色)

师:是孩子,是春天!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难怪巨人终于明白――(生齐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板书这句话)反过来,也就是说,有孩子的地方――

(生齐说:就有春天)

三、品读感悟

(一)读有孩子和没有孩子时花园的前后变化的句子

1、师:在文中,孩子和春天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接下来,请一二大组到文中去找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怎样的一派春色的句子。请三四大组找当花园没有孩子时又是怎样的句子。

2、生划找,交流(主要共有四处,重点指导朗读)先交流没有孩子时

①生: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

“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师:没有了孩子,巨人的花园仍然是――(生接说:冬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播放课件)狂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巨人的花园里冷得像冰窖,真冷啊!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瑟瑟发抖是什么样的?谁上来表演一下。

(生演)

师:大家看到了,在严寒中,巨人的身体中颤抖,那他的声音呢?

(生:也在颤抖)

师:谁来读读巨人想说的话?

(最好学生能加上动作读,抽2-3人读)

师:请男孩子齐读,可以加上动作。

(男孩子读)

师:还从哪里看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②生: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师:你从哪看出没有春天?

(生: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

师:对,这儿有个生字“覆”笔画比较多,请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写两个。

(生写字,师巡视)

师:来,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交流有孩子时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①生: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

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师:哦,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和巨人找春天吧!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小朋友,你和巨人一起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采访学生)(生:春天在孩子们的欢笑里,在明媚的&39;阳光里{能把‘明媚的阳光’改成四个吗?阳光明媚}在草翠花开里)〔师板书:阳光明媚、草翠花开〕

师:春天来了,这样美丽的景色巨人有多长时间没见过?

(好几个月)

师:好几个月哪,如今看到阳光明媚,草翠花开,巨人的心情怎样?

(激动、兴奋、充满惊喜??)

师:请你带着这些感情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生自由读)

(点名读)

师:读得多好呀,老师也听出来了,当人激动、兴奋时,声音也响了,语速也快了,来,我们都来感受巨人的喜悦吧!一起,读――

(全班齐读)师:还有谁找到文中哪里也能看出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②生: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除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这小男孩分明是个魔术师!他变出了什么?

(生: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师板书:绽出绿芽、开出花朵〕

师:多神奇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孩子,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来,大家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二)品读巨人态度了的前后变化

1、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时而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天?巨人

他做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1)巨人一次次地斥责孩子们。

师:巨人是怎么斥责孩子们的?找出他的训斥孩子们的话。

生:“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这些句子)

师:听,滚出去!滚出去!巨人每次在训斥孩子们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

么样子的?

(参见教参P60)

师:听听,这可真是一个―――

生:这真是一个自私、没有爱心、脾气暴躁、任性、冷漠无情的巨人。

(2)师:巨人除了训斥孩子他还做了什么事?

(砌墙,竖牌子,不许孩子们进来)

【1、2两部分顺序可能倒置,当学生先说1,由1到2;如果学生先说2,再到二,重点学习1的内容】师:是呀,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他砌起了围墙,一次次地赶走孩子,也一次次地赶走了美丽的春天。这堵砌在花园里的围墙,不也正是巨人砌在自己心灵里的一堵墙吗?

如果你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面对着他的斥责,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参考教参P61)

2、师:经过孩子的提醒,最后巨人终于明白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巨人的一段话:

师: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该拥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生: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分享美好的东西??)

3、美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师:巨人醒悟之后,他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宽容、给予。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是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出示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瞧,他们相处得多和谐,玩得多开心呢!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起快乐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2)想像说话:

师:你能想象此时的花园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吗?景如何?人又如何?(机动)

四、写话、拓展阅读,深化认识

1、写话训练: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

的美丽,巨人特意相请大家帮忙,帮他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最好能写一段话,可以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也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么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写完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这段话)

2、集体交流

3、拓展阅读。《学会分享》

板书: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雪花飞舞

绽出绿芽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6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