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简单生物教案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简单生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课本中提到的类似,只是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阐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各阶段进行的场所: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脱氢,产生还原性氢、丙酮酸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继续脱氢,同时需要水分子参与反应,产生还原性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ATP,这个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教材首先说明生物一般是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分别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

然后教材对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又做了补充说明;同时教材还用小号字对有氧呼吸的进化做了简要的介绍。

教师在这里应补充无氧呼吸与发酵这一组学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材是以图表结合讲述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5、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呼吸作用的意义,其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二,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这里教师有必要对呼吸的意义作适当的补充,如: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等。

简单生物教案篇2

1教材分析

1、1教学地位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的关键

1、2重点、难点分析

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教学方法

2、1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从新课的导入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自主学习,一直到精子形成中三个环节:探究减数分裂过程→“做”“议”结合学习各期变化→变式练习,实现知识的重建改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这节课以传授生物学概念原理为主,因此设计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是针对减数分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的部分探究活动。首先是在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模具(用彩色塑料纸和子母扣制作,较教材中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更能体现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而且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探究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以加深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另外,在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后,让学生利用染色体模具探究

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类型,以突破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难点。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猜测,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通过亲手用模具进行探究活动,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更获得了知识,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教师通过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铺设了符合知识发展规律的思维轨道,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及捕获有效信息、分析并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4学法指导

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习惯;点拨导议,启发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学会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去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

5教学过程

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

复习有性生殖和有丝分裂的内容,提出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有性生殖?

2、展示部分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图片,使学生对有性生殖细胞有感性认识。提问:这些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会不会与体细胞一样进行有丝分裂呢?以果蝇为例,,请学生观察配子、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数目关系,得出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引导学生推导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分析并推导,若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染色体会加倍,将无法保持物种的稳定,从而推翻假设。

在复习的基础上揭示矛盾。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迁移来解决新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目标的兴

3教师介绍减数分裂的发现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初步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减数分裂的概念,从中找出发生范围、发生时期、特点、结果四个要点,来全面了解减数分裂的特征。

学生自学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分析要点,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相关特征,达到了大纲中要求的“识记”水平。

要求学生学习概念时善于利用要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以上的概念,提出问题:

1、“染色体复制一次”是在哪次分裂的间期进行的?

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每次各是什么结构的分离?

3、“子细胞染色体减半”保留的是怎样的一半,与受精作用及维持上下代遗传的稳定有何关系?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设疑引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渴望认知的状态,为学生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好心理准备。

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交代精原细胞的有关知识,创设探究背景。

精原细胞:

每四名学生组成一组,材料:自制的染色体模具(用彩色厚塑料纸剪成染色体形态,两种颜色纸表示同源染色体,用子母扣制成着丝点,可将两纸片连接表示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模具可以使抽象的结构具体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简单、容易操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设疑导学,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①存在:哺乳雄性动物精巢的曲细精管;

②增殖方式: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成与体细胞相同)

在教师引导下,对精子形成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究:

根据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从组内桌上堆放的染色体模型中挑选出一套精原细胞的染色体,说出挑选的理由并总结染色体特点。

简单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和学生主体理论,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变经典遗传教学为探究性教学,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展开对红绿色盲、血友病等伴性遗传病的探究,以激发学生课前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以较小的知识密度换取学生更多的能力训练;通过对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遗传的特点和最本质规律。从而做到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兼顾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力求体现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条件分析我校是辽宁省重点高中,省模范高中,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及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做到高效教学。

(四)、教学重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特点

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五)、教学难点

伴性遗传的机理和传递规律

遗传系谱图的判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红绿色盲的遗传现象

2.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3.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遗传规律

(二)、方法与能力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的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2.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病传递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等抽象、理解困难的知识。

2.通过师生互动、采用探究、讨论想结合模式,利用资料分析遗传图谱,共同探究有关性别

决定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3.让学生完成习题后,进行教学反馈。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

课前

准备

二、

对现象的解释

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一)

各种婚配方式分析

(二)

遗传特点归纳

1、指导读书P39:色盲症的发现。

2、指导学生设计相应调查表。

3、指导学生调查中注意色盲和色弱区别。

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色弱: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

4、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教师把调查的汇总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被调查人数为750人(男性450人,女性300人),其中色盲患者为11人(男性11人,女性0人),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2.4%,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

提出问题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提出问题2: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作出合理性假设.

复习性别决定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调查报告中男女患病的比例,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

提出问题3:色盲基因和他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

引导学生讨论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况。

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为了让学生加深红绿色盲基因位置的印象,教师分析下图:

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X染色体特有区段

Y染色体特有区段

色盲基因

让学生明了红绿色盲基因只分布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因为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红绿色盲基因。

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可能存在基因型与表现型情况。教师和同学一起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强调:书写时应注意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写法,先要写性染色体,将基因写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

2、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

3、写出XBXB、XBXb、XbXb、XBY、XbY各产生几种类型配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B、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规律吗?

复习减数分裂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XY也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XY也会分离,红绿色盲的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体现,把红绿色盲遗传规律转化为简单的分离定律。

4、除XBXB×XBY、XbXb×XbY外,写出其余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计算每种婚配方式中男女患病的概率。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每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板书,其余同学讲评纠正。

强调遗传图解由亲代(P)、配子、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五部分组成。纠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不良习惯。?

5、男性色盲发病率为什么会高于女性?如果已知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该如何计算女性色盲患者发病率?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简单生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细胞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4.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5.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情感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突破通过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加以随堂训练,攻克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

大家看一下教材110页图:象与鼠(投影展示),讨论:象与鼠的形体差距悬殊,象的体细胞是否比鼠的体细胞大?二者形体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评价学生的回答(出示幻灯片2、3,示细胞的大小。动植物细胞的直径大都在20——30微米之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细胞为什么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的单细胞生物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象与鼠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相似,生物体的生长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但主要因素是细胞数目的增加。

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限制细胞继续增大的因素有哪些呢?

活细胞进行着旺盛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那么细胞体积增大对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有什么影响呢?

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看书4分钟)

提问:“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的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其设计思路是什么?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方案,设计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关系的模拟实验。

教师对各个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进行评价总结提示:①利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②利用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的原理,检测NaOH渗入琼脂块的速度和深度;

屏幕播放教材中该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出示幻灯片4)。

倾听、总结学生对结果的讨论,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提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够影响细胞的体积?

提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所控制的范围是一定的,另外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胞内的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细胞太大也不利于细胞内各种成分的交流。

请思考:(出示幻灯片5、6,展示思考题)。

教师点评总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参加讨论,提出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并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阅读教材内容,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并仔细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学生充分理解到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主要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经过思考,得出结论:细胞的新陈代谢并不只与物质交换速度有关,其内部还需要一些重要而复杂的结构。

经过思考回答:细胞的核质比以及细胞内物质的交流。

思考回答。使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

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并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

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体细胞的分裂有什么规律?(出示幻灯片8)。

2、什么是细胞周期?是否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3.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否相同?

4.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5、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如何划分的,它们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分界?

演示幻灯片,点评学生的回答并补充、总结:①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要强调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②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人为划分的,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

用课件模拟展示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

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引导学生分析间期的主要变化及变化的结果。

观察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注意每个时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提问:1、分裂前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提示:可以使DNA分子在分离的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染色体在子细胞中的平均分配。)

2、分裂中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什么是赤道板?(提示:赤道板是垂直与纺锤体的纵轴,并将其平分的一个平面,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

3、分裂后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4、分裂末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与分裂前期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有丝分裂的实质。

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增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周期性: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不相同的;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间期(较长)和分裂期(较短);细胞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时期之间无明显的分界,被人为的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学生观察、思考并描述各个时期的特点。

分裂前期所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出现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牵引到赤道板上。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被牵向细胞两极。

最主要的是染色体又恢复成染色质的状态。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观察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分裂各个时期及特点的理解。

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研究的前沿工作,激发兴趣,发展相关情感。

提问:

1.DNA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在哪个时期?

2.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作用?

3、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有哪些?

4、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画出二者的变化图象。

讨论:

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小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天。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推断给药的时间间隔并简述理由。(提示:使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每一个细胞周期,同时对正常骨髓细胞的影响最小)

请思考:(出示幻灯片15、16、17、18,展示思考题)。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思考回答:

分别发生在间期和后期。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线粒体(供能)等。

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略。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给药时间间隔应控制在40~48小时之间。

思考回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联系实际,将知识拓展、延伸。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板书设计】

一、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

1、不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不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

3、不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堂练习】(课堂穿插进行)

1、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细胞的体积B.细胞的表面积

C.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D.细胞分裂的快慢

2、细胞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A.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B.有利于细胞内部的物质交流

C.有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D.有利于细胞的分化

3、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

A.有丝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增殖D.细胞分化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处于()

A.前期B.中期C.间期D.后期

5、在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中(如下图),正确的测量方法是(虚线表示测量位置)()

6、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直径(μm)表面积(μm2)体积(μm3)比值(表面积/体积)20125641870.30302826141300.20

7、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对甲、乙、丙、丁进行排序________。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图。

(3)染色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________。

(4)赤道板和细胞板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生物教案篇5

1.解读:

(1)考查载体:遗传图解或遗传系谱。在高考中遗传系谱的考查形式较为常见。

(2)考查要点:考查显隐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概率分析等常规遗传学问题。

(3)基本思路:在掌握基本遗传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亲子代的表现型进行推理、计算。

2.特点:信息简洁,考查内容逻辑性强,思考量大,区分度高。

3.考查能力:观察、分析、推理、计算能力。

(2012•江苏高考)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①HhXTXtHHXTY或HhXTY

②1/36③1/60000④3/5

审题三明

一、明确基因符号

1.解读:

题目一般给出代表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的字母,应区分代表不同性状的字母,不能混用或另用其他字母。

2.应用:

题干文字叙述部分给出了控制正常与甲遗传病的基因为H、h,控制正常与乙遗传病的基因为T、t。注意该信息不能说明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需要在遗传系谱中进行判断。

二、明确图例

1.解读:

在遗传系谱右侧,有用文字说明的正常男女和患病男女的图例。在涉及两种遗传病的系谱中,应分清患甲病、患乙病和两病兼患的图例。

2.应用:

根据系谱右侧的图例可知:横阴影代表甲病患者,竖阴影代表乙病患者,方格代表两病兼患者。

三、明确系谱中特殊个体的文字信息

1.解读:

遗传系谱中的特殊个体信息往往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这些信息对于遗传方式的确定、基因型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遗传系谱时,应结合这些文字信息综合考虑。

2.应用:

根据系谱分析只能推测乙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2)中“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关键。题中“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说明在正常人群中h基因携带者的比例为10-4,该信息是对Ⅱ-8信息的重要补充。

答题先分后合

一、解读

遗传系谱题经常涉及两种遗传病,此时应看清每一问涉及一种遗传病还是两种遗传病。在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的问题中,也应分别对两种遗传病单独分析,然后用乘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进行综合。

二、应用

1.典例中第(1)小题可分别单独对系谱中甲、乙遗传病的特征进行分析。

2.典例中第(2)小题中①②需要同时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但在解题时应对两种遗传病分别进行分析,然后用乘法原理综合。Ⅱ-5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Ⅱ-6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如果不对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分析,Ⅱ-5与Ⅱ-6婚配,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8种,思维过程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

3.典例中第(2)小题中③④只考虑甲病即可。此时如果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会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浪费宝贵的解题时间。

简单生物教案篇6

教案预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课后作业:

《同步训练》

5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