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

时间: 沐钦 地理教案

地球内力和地球内部活动的构造作用对地球表面产生显著影响,地球外力对地球表面产生显著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1

技巧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类型:以里氏震级来表示。3级以下无感觉:微震。5级以上造成破坏:破坏性地震。

特点:是一种危害和影响的地质灾害。

技巧3: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分类: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技巧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技巧7:地质灾害防御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2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部分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有知识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讨论式学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知识迁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现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

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制作Flash动画)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3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条件

教学难点:

1.游览价值

2.市场距离

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讲授新课]

[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旅客随便丢废弃物

提问:这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1、环境污染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1、材料2

提问:上述两材料,反映旅游活动中存在什么问题?后果如何?

回答,总结:略

[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有何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上述几幅图片反映旅游活动中的什么现象?会有何负面影响?

回答,总结:略

[板书]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承接]除了以上问题,旅游活动还会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板书]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提问]谁能说一下,旅游活动会怎样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回答,总结:略

[过渡承转]略

[板书]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1、游览价值

[提问]从游览价值角度考虑,旅游资源开发要考虑哪些条件?

回答,总结:(1)资源的质量。举例①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②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2)集群状况。 举例①北京景区

②杨村小世界

(3)地域组合状况。举例①天津水上公园

②北京雍和宫

[承转]旅游地的资源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吗?(不是)

讲解: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板书]2、市场距离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为什么到杭州的游客以上海、江苏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

师总结:略。提出经济距离的概念。

[点击课件]展示“经济距离”动画

[承转]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可见,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点击课件] 展示“吸引半径”动画

举例:北京、杭州、西安、洛阳

[板书]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

[板书]4、地区接待能力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自学

[板书]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提问]请同学读一下旅游环境承载量的概念,且说出它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

师讲解:旅游环境承载量包含着景区资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对游人数量的适应能力,有的景区大,有的景区小。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讨论:两地在旅游的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方面有什么差异?

回答,总结:略

[板书]“旅游环境的保护”

(让同学课下自学)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课下作业]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5

教学思路 现实生活中,每当国家出台大的决策,人们都会对之加以评论,网上论坛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受其启发笔者在《西气东输》这节课的教法设计时,就想通过模拟一个论坛的场景,教师作为论坛的坛主,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及时地对其做出评价,并适时地引导他们,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西气东输的资料,这样做既能保证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参与论坛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并从中提取观点的能力。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加上有课时的限制,所以又培养了学生控制时间,精练自己观点的能力。再者,通过模拟对西气东输这一交通线路的设计分析,培养了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树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主要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鼓励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 [引入] “十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大跨世纪工程:路—青藏铁路;水—南水北调;电—西电东送;气—西气东输。其中西气东输工程于20__年12月30日全线贯通,实现商业化运营。 (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依次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最终到达上海。打造了一条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气东输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又一过千亿元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请问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工程项目是如何提出并被国家发改委采纳的呢?如果咱们在某个问题上想搞一个提案,要为之做什么工作呢?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来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不妨营造一种气氛。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20__年12月29日,西气东输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在座的是关心国家大计的有识之士,我们将在此组织一个论坛,讨论的主题是关于西气东输工程从提案到被采纳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我是坛主,负责整理大家的观点。 在讨论过程中,望大家畅所欲言,可以周边4到6人组成一个小组,有了观点就站起来说,不必担心说的对与错,我们就需要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师] 准备好了吗? [生] 准备好了!

[坛主] 一般一个提案的提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提案提出的背景、提案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设的意义。 我们首先讨论西气东输工程提出的背景。

[观点1]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从“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及东北、华北地区都有分布。

[观点2] 目前,东北、华北的大部分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很大。而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大增,形成了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基本格局。

[坛主] 提到西气东输,大家首先想到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这思路很好。通过分析,我国西部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四大气区已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可是,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我国煤炭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何还要在天然气上大做文章呢? [观点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具有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所以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但煤炭从开采运输到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交通压力,及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例如酸雨。而天然气具有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料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

[坛主] 哦,的确如此,现在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其产量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在不断增长,其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上面我们刚说了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而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如何,为何想到要西气东输呢?

[观点1] 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1、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西部地区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2、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3、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观点2]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且主要以煤炭为主,以煤炭发电和运输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还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气环境持续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所以,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东部地区在未来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增长。

[坛主] 哦,我明白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的少,而东部地区既紧缺又急需,所以想到了西气东输。 据我所知,西气东输工程国家耗资1400多亿元,既然进行商业化运营,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环节应在市场调查。我有点担心:国家投如此巨资,作为卖方市场的西部地区资源能有保障吗?当天然气到达东部地区后市场能认可吗?因为东部地区不仅有人工煤气,还有进口天然气呀。

[观点1]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之一,从我国天然气的分布来看,主要气源在西部地区。资源可靠又有技术保证,所以卖方市场应该没问题。 [坛主] 听你这么说我还是不放心。

[观点2] 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据专家计算,按年产天然气200亿立方米计算,可确保稳定供气30年。此外,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庆油田可作为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

[坛主] 数字最有说服力,这样说来卖方的资源有保障了,那么买方市场呢?

[观点1] 东部的市场广阔,主要表现在西气的价格优势上。有关经济学家做过测算,西气东输后的价格比人造煤气和进口天然气的价格都低。经过测算,进口天然气到上海约为每立方米1.6至1.7元,而西气东输至上海门站的供气价为每立方米1.3元,到南京、安徽、河南等地就更便宜了。而与人工煤气相比,按同等热值计算,西气东输的供气价格每立方米只相当于煤气的2/3。所以说,塔里木天然气东输的市场优势是明显的。

[坛主] 是的,有专家计算过东部地区利用西气每年可节省燃料价值达13亿元之多。这样看来启动西气东输的条件已经具备。 西气东输工程为中国打造了一条东西能源输送大动脉。实现了东西经济和生态双赢。大家能否就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观点1] 经济效益上:1、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2、可以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尿素等化工工业。3、西气东输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对东部地区而言西气东输可以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观点2] 东部地区长期以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能源短缺的困扰,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许多交通和污染问题,同时交通费、治污费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西部天然气这种清洁的能源的输入必将给东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坛主] 说的太好了!这位朋友从治污的角度分析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西气的输入,能有效地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朋友们,我们知道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而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管道三过黄河,经过我国最主要的水土流失区,这将对当地的生态带来多大的灾难!这个问题是不是被决策者所忽视了? [观点1] 管道修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确存在。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到位。

[观点2] 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农村生活能源的短缺而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的。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和天然气管线向城市及周边农村地区的延伸,将进一步促使这些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从而起到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的作用。 [坛主] 很好。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西气东输提案提出的背景、可行性分析、及建设实施的意义。朋友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观点也非常明了清晰。 通过上面的学习讨论大家是否学会了如何进行提案?课后要求大家对西气东输工程再进一步地分析、学习、巩固,并在此基础上每人对你身边的人或事提一个建设性建议,并要求你对建议提出的背景、可行性分析及其将产生的意义作出阐述。好了,谢谢大家,再见!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

【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据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高二地理科学教案范文精选篇7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2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