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学习积累 > 知识点 >

2023年末伏有多少天

时间: 怀健 知识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年末伏有多少天_几号结束,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年末伏有多少天

2023年末伏有多少天_几号结束

2023年末伏10天,是从8月10日-8月19日,历经10天,末伏结束,而2023年三伏天也就结束了。

末伏是什么意思

1、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

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

3、也作终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为止。

2023年出伏之后还要热多久

大概半个月左右,具体看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三伏过后一般还会热半个月左右,但是具体也要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变化。每一个低的气温变化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导致湿热持续的时间一定的差异。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暑工作,要避免长时间做一些重体力活动,同时也不可以长时间呆在炎热的环境当中,否则会导致身体中暑。

末伏应该吃什么

1、末伏吃鸭肉滋阴养胃

在秋末,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油腻,而且很容易生气。因此,在选择肉类时,应优先选择凉爽或平坦的肉类。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性寒,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补水消肿的功效。根据中医“热即冷”的治疗原则,鸭肉适合体内发热的人食用,对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水肿的人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是人们在夏天所需要的。

2、末伏吃黄瓜健脾开胃

炎热天气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湿热。当湿热侵袭人体时,会导致毛孔张开、出汗过多、气虚、脾胃功能障碍和消化不良。适当摄入清凉的蔬菜有利于产生水分和口渴,消除烦恼和暑热,清热利水,排毒排便。黄瓜是清凉蔬菜的代表。它具有高含水量和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和流失无机盐。

3、末伏吃绿豆粥消暑解渴

绿豆粥是普通人最喜欢的夏季粥。绿豆可用于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治疗暑热、口渴、水肿等。但应注意的是,绿豆是一种清凉的药物和食物。体质虚寒或脾胃虚寒的人过量饮用绿豆会导致腹痛和腹泻,阴虚的人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引起剧烈虚火,并出现棱角糜烂、牙龈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4、末伏吃酸梅汤生津止渴

酸梅汤的原料是黑梅、山楂、桂花、甘草和冰糖。此汤适用于消化、散气散淤、生涎止渴、收敛肺气、镇静神经,常饮可养生强身。在炎热的夏天,这是一种罕见的健康饮料。

末伏养生知识

1、末伏——防秋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2、末伏重清补食疗祛湿邪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3、末伏护脾胃循经按穴位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4、莫贪寒凉物,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5、吹空调要把握好“度”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大家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4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