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中班教案 >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

时间: 新华 中班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

2.认识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盘子一个。

2.各种秋天的水果: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4.胶水。

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如活动室。

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教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今天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呀?

3.教师总结:

其实秋天就是一只大盘子呢?

现在就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各种水果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吧!

4.幼儿学念诗歌

a.第一遍: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盘子图片里贴水果。念完时把水果拿下来。

b.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在念的同时贴上一个水果,直到念完贴完为止。

c.让幼儿一起参与。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贴水果图,幼儿集体念诗歌;

d.幼儿个别练习:请一位幼儿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边念,边贴到大盘子图片上。

5.幼儿制作水果盘:请幼儿每人贴一个水果盘。

6.教师说:现在果子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把水果盘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好)

小朋友们送水果盘给客人老师的时候要记得念《秋天果子多》这首诗歌给客人老师听哦!

秋天果子多(诗歌)

秋天像只大盘子

盛满各种甜果子

绿苹果红柿子

黄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赛珠子

像灯笼的是橘子

秋天是只果盘子

人人喜欢吃果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知现在正是秋季,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通过让幼儿说说、想想的方式,引导幼儿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感受诗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3、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言)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回忆和发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样子,也都能发挥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样子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发挥自由的空间。孩子能通过在看、闻、摸的基础上去想一想,说一说,并动手画一画,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活动的随意性较强,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热爱,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孩子通过绘画的形式在纸上记录着自己对春天的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老师的观察与指导,也有利于孩子的参与与实践,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表现春天景象的细节上,可以利用音乐、图画、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给孩子,让这样便于孩子在作画的时候有更好的创作。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3

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建议

1.作品通过简炼、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一个互助、友爱的童话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2.最后环节可放在日常活动中进行。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动物们是有趣的,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在这个诗歌里能够了解到小动物,了解大自然。通过对诗歌的仿编,能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物们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充分充分发挥想象,能够大胆、清楚的语言表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诗歌,能够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能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3.初步了解诗歌的句式形式,学习仿编诗歌。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关于诗歌的flash一个

2.动物头饰:兔子、小猴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朗诵一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

2.播放flash

⑴、完整的观看一遍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

⑵、逐步观看,一起讨论看到了什么,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回答。

二、学习诗歌

1.跟老师随动画一起朗诵诗歌,让孩子熟悉诗歌。

2.帮助孩子理解作品。

讨论:小兔子跳着去做什么?袋鼠跳着又去做什么呢?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诗歌,并归纳诗歌的特点:有节奏,句子有重复

4.表演诗歌内容

分角色表演诗歌,教师指导幼儿做相应的表演动作

讨论:还有哪个动物是跳跳跳的?

让幼儿开阔思维,不局限于跳,可是是爬,可是是走。但是以跳为主。

三、仿编诗歌

1.播放动画,让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动物,进行示范。

教师先示范,初步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

2.让幼儿利用动画上的图片试编诗歌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仿编诗歌。幼儿可以离开动画的示范,自己创遍。

小猴子也可以跳也可以爬,小花帽也可以来跳跳跳……

四、总结

将幼儿仿编的诗歌串连起来,最后以用原诗的结尾段结束

活动反思:

该活动既具有领域的特色又突破了领域的局限,活动中“看看”、“说说”、“做做”自然相连,让幼儿在多种感官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理解诗歌,并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模仿诗歌句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从游戏化的趣味活动中,带给孩子们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儿歌的美妙意境,激发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2、能够大胆的猜测、朗读、表现儿歌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儿歌,理解动词“吹”、“落”、“游”、“打“,初步感受形容词“暖暖的”、“细细的”、“红色的“。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中的动词“吹”、“落”、“游”、“打”等。

难点:体验和感受儿歌所传达的优美意境和情感。

三、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宝宝吧)

自制儿歌挂图及相关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初次欣赏录音,感知诗歌中出现的主要景物。

――你听到诗歌里出现了哪些景物?还需要再听一次吗?(幼儿回答的同时,出示池塘、风、雨、鱼虾以及荷花的图片并粘贴。)

(二)运用猜空白、翻字卡的方法,学习、理解诗歌中的'动词。

1、再次欣赏儿歌,请幼儿听听挂图上绿色卡片的地方是什么字?

2、幼儿翻看字卡并带读。

3、接龙游戏。教师念前半句,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后半句。

(三)初步感受形容词,体会儿歌的优美意境。

――请你们看看红色卡片表示的是什么字?

――红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点题)

(四)配乐朗诵诗歌。

1、第一次朗诵:我们能不能也用美美的声音把这首诗念出来呢?那我们试试看.

2、第二次朗诵:你们觉得自己念得怎么样?还可以怎样念会更好?带着这些方法我们再试试看是不是更好听了,好吗?

3、第三次朗诵:怎么样?刚才我们都是用声音朗读,这次我们要加大难度罗,用我们的身体、动作和声音一起来表现。愿意挑战吗?有没有信心?那我们试试!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丰富和发展游戏情节。

活动准备

创设各种活动角,如娃娃家角、表演角、商店角、医院角等。

活动过程

1、选择游戏内容

①让幼儿自由讨论,选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

②幼儿与教师交谈,说出自己想参加哪个活动角的活动,为什么?

2、分配角色

①能大胆地讲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当妈妈,你们同意吗?”,

“我想当值班经理,你们同意吗?”

②分配角色时,能运用语言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当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时,能通过协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两个幼儿都想当医生时可以这样协商:“咱们分白班、夜班,我上夜班,我先回家做饭。”

两个幼儿都想当值班经理时可以这样解决:“咱们轮流当,你当一会儿,我当一会儿。”

3、发展游戏情节

①教师参加到游戏中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幼儿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提问,设置困难、障碍,让幼儿边想边说、边行动。

例如,做“开小饭馆游戏”。

师:请问有什么饭啊?

生:馒头、面条。

师:没有菜吗?

生:有白菜、西红柿、土豆丝。

师:请来碗面条,放点西红柿。

生:好吧,请等一会儿。……

②在游戏中,根据角色的身份、特点、学习与人交往的对话技能,扮演好角色。

例如,商店的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能热情地同顾客打招呼,介绍货物,推荐货物。顾客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并向售货员表示谢意。

4、游戏评价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①谁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即让幼儿主动发现游戏是怎样发展的?与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②你在游戏中缺少企么材料?下次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7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小鸡吃米粒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会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一起唱《快乐拍手歌》,感受快乐!

师:我们小朋友这么快乐,还应该把快乐的心情传递给朋友们,森林的小动物们却一点儿也不快乐,我们来听听怎么了。

二、分段讲述故事,理解快乐的含义。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老鼠、乌龟、狐狸为什么不快乐?

2、怎么样帮助它们快乐起来?

(2)老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小动物想到了什么办法?

2、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事情?

(3)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个房间住一种小动物,你们帮小动物们找到它最喜欢,最适合的房间。

提问:为什么这样分?哪一组分的最合理?

(4)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帮助鸭妈妈解决困难。

提问:鸭妈妈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给公寓起名字。

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给这个新房子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小结:小动物们用自己的特长,靠自己的劳动一起盖了新房子,还帮助了鸭妈妈,大家一起住在造好的房子里。小动物们很快乐!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们也很快乐,让我们一起唱着快乐的歌回教室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体验快乐的情绪,其中包括很多种快乐:大家住在一起很快乐,大家一起合作造房子很快乐,孩子们为小动物们分房也很快乐。

在开头部分讲故事的环节中,一遍故事下来就立即提问,而且用的还是逆向思维,孩子们一下子无法正确回答我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应该自己讲完故事后不急于提问,而是再帮孩子们疏通一遍故事内容,让孩子真正了解整个故事后再进行提问。

另外整个活动的重点应该是放在让孩子们体验快乐情绪上,尤其是小动物们分工合作造公寓时的快乐,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去建造属于大家的公寓。这之前可以再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小动物们各自的特征特点,为下一步分房做准备。在孩子们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学习小动物造公寓效果可能会更好!孩子们更可以感受到一起劳动的快乐情绪。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2、尝试用物体的特征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明显特征。

2、物质准备:情境创设:蜡笔娃娃画展(蜡笔画作品若干)。图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蜡笔娃娃的--画展"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带幼儿自由入室参观"蜡笔娃娃"画展。

2、个别提问:小蜡笔画了什么?有谁能说说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

二、利用图谱,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1、师配乐完整朗诵儿歌。

师: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了?

2、出示图谱,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师:哦,原来这首儿歌都是三个字、三个字,读起来可好听了。

3、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师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三、学习根据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1、师示范利用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

2、幼儿自主选择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尝试仿编儿歌。

3、鼓励幼儿利用图谱分组合作,仿编儿歌,并大胆朗读。

4、师幼分享交流,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图谱和实物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创编。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0

【教材分析】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西瓜,通过分割、搬运回蚂蚁窝,在搬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了解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具有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重点)

2.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故事PPT。

2.绘本《蚂蚁和西瓜》。

3.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歌曲《蚂蚁搬豆》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

2.教师出示西瓜和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今天蚂蚁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讲故事:在一个好热的&39;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放了一块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来了几只很小的小动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猜猜会是哪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2.出示有蚂蚁的图片,提问:这么大的西瓜,请你用好听的词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蚂蚁吃西瓜的样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片,教师讲述故事:蚂蚁们ー下子就吃饱了,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嗯,一只蚂蚁搬不动,嗨哟,两只妈蚁也搬不动,嗨哟,四只小蚂蚁还是搬不动,图片上的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合适的动词,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4.请幼儿为蚂蚁们出主意想办法把西瓜搬回家:蚂蚁们怎么样都搬不动,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吧。

教师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没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块搬也是行不通的。

5.开动脑筋,帮蚂蚁们想办法。

教师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办法搬既快又省力?请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讨论后出示蚂蚁分头行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蚂蚁们用的办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它们是怎样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我们一起来和小蚂蚁铲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还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

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蚂蚁和西瓜》,让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3.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五、随音乐搬着西瓜走出活动室。

附:蚂蚁和西瓜

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蚂蚁们很兴奋,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两眼放着绿光,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它们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可是西瓜没有动,两只蚂蚁来帮忙,三只蚂蚁来帮忙……“嘿呦!嘿呦!”尽管它们使出吃奶的劲,可是西瓜还是一动也不动,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气。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

蚂蚁兄弟们看见大西瓜直呼:“太棒了!”大伙儿马上忙开了,瞧!它们有的抬,有的顶,有的推,可是西瓜纹丝不动。他们只好想别的办法。它们找来棍子,拿石头垫着,想把这个大家伙撬起来!“一、二,嘿呦!”“哎呀,怎么不动呀!”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蚂蚁们又想到了新的办法,用铲子铲,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铲出那么一点点。不过没关系,它们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欢呼着爬上西瓜,它们有的拿起铲子,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铲呀铲,有的把铲出来的西瓜放在吊车上,像起重机一样往下放,还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来,它们就抱着西瓜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蚂蚁们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来。一只蚂蚁说:“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个西瓜滑梯!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传递的秋天的信息,感受散文诗句的优美。

2、尝试模仿散文中的句子进行创编。

3、懂得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1、散文诗挂图、散文诗的课件ppt

2、音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入主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会怎样?气渐渐地凉了,秋风一吹树叶就从树上落了下来,这些树叶飘呀飘呀,它会飘到哪里呢?

幼儿讨论并回答。

二、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和传递的春天的气息

(一)依次出示图片,分段欣赏散文诗,回答问题。

1、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怎样落下来?(飘落下来。请幼儿学学树叶飘落的动作。)

2、散文诗中的小动物把落叶当作了什么?

(二)音乐下完整欣赏,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提问:

小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把它当作什么?(小虫爬过来,站在下面,把它当作屋子。)小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把它当作什么?小树叶落在水里,谁游过来?把它当做什么?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树叶是信呢?(有些树叶在秋天来的时候,会落下来,说明冬天要来了,小燕子燕去南方过冬,树叶虽然没有字而向小燕子传达的是一种浓浓的秋意)小朋友你还知道谁在冬天来的时候要去温暖的南方呢?(大雁)

三、仿编散文诗

(一)教师示范仿编。

树叶落在院子里,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二)鼓励幼儿仿编。

师:小朋友想一想落叶除了当屋子、大船、小伞和信,还可以当什么?谁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示范:

1、树叶落到草地上,小兔看见了,跳过来,把它当作发夹。

2、树叶落在院子里,小鸟看见把它当作降落伞。

3、树叶落到森林里,小猴看见了,把它当作口哨。

4、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猪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四、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师:小朋友这些树叶来自大树,如果没有大树,我们怎么捡到树叶呀,所以,我们要保护树木。那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保护小树呢?

給树浇水、多种树、不让别人破坏树木。

教师小结:我要爱护树、保护树,不掰树枝,給树浇水,多种树,不让别人破坏树木。做一个爱护树木的好宝宝。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2

一、活动目标:

1、以游戏形式复习部分字词,培养幼儿认识字宝宝的兴趣。

2、重点欣赏15课,认识重点字词:梦、怀里、病、蒲公英。

3、初步感知字词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第四册识字磁带。

2、识字书准备摆好;15课大范例。幼儿地名字卡一套。

3、小波波豚、青蛙手偶一个,数字卡片17

4、字卡:梦、怀里、病、蒲公英。

5、字条:吃苹果、拍手两下、踏脚三下、摸摸鼻子、捏捏耳朵、请把手举起来、小手藏背后、大家一起朗读这首儿歌。

6、字条:听音乐传书、收书、欣赏、跟读、朗读、请把身体转向桌子坐。

7、字宝宝住的大楼房:用彩板做一个楼房的样子。上写好“15蒲公英”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嗨大家好!今天呀小波波豚特别高兴,因为它的一个好伙伴也来了,我们来看看他是谁?(嗨,大家好,我是小青蛙“呱呱”,听说中二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我就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咱们玩一“看字宝宝做动作”的游戏,就是我出示字宝宝,小朋友要是看明白了就用动作表示出来,注意呀不要出声告诉别人喔!

出示字条“吃苹果、拍手两下、踏脚三下、摸摸鼻子、捏捏耳朵、请把手举起来、小手藏背后”。

“大家一起朗读这首儿歌”:这时把15课大范例翻过来,大家一起朗读15课蒲公英

“呜",呱呱你怎么哭了?”“噢原来他说中二班又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念这首儿歌,可是他却不会,这怎么办呀?”啊,就是,别着急,这首儿歌就在我们的识字书里,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

(二)基本部分:

1、请小朋友按字宝宝的要求去做,出示字条:把身体转向桌子坐、听音乐传书,请把书翻到小波波豚指的这一页17,我们一起先欣赏图画:看图中有些什么?蒲公英在干什么?风吹来的时候他会怎样?他们像什么?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儿歌,听听阿姨是怎样朗读这首儿歌的。

阿姨朗读的&39;真好,我们大家一起"跟读"一遍,注意阿姨朗读时的语气。

现在有没有小朋友自报奋勇来朗读一下呢?(抽出一个孩子的名字卡)请他朗读,提醒大家不要读错字,读少字,声音要洪亮有感情。

最后,大家一起朗读一遍。

好了,呱呱你这次学会了吧,"嗯,学会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听音乐收书了""把身体转向老师坐"。

2、呱呱你说都学会了,我们可要考考你了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呱呱说:我看字宝宝都站在雪白的空地上,冬天这么冷,我给他们盖了一栋楼房请他们住进去,看他们都挤成了一对,这房子怎么住呢?做楼上应该是那些字宝宝呢?(幼儿发现,要按照儿歌的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到下。那我把字宝宝发到你们手中,你们帮小青蛙呱呱把字宝宝送到应该住的地方。在发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之间讨论、认读。让幼儿分组把字宝宝贴在相应的地方。

2、小朋友好棒,小青蛙呱呱想亲亲每一个小朋友,那我们一起再来玩一个"猪小弟"的游戏吧!(复习这学期的重点字词),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4.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

2.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

1.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

2.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

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

“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

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

教师: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

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

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

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

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活动反思:

本活动旨在通过图谱的运用来揭示儿歌的结构,帮助幼儿理解仿编儿歌。本节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的教具准备得很充分,学具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玩具,能利用环境创设开阔幼儿的视野,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说话环境,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让幼儿动静结合,使语言活动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活动中幼儿的倾听习惯很好,并能积极发言,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在阅读中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通过表演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2、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积极参与讲述活动,能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习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通过表演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活动准备

1、课件:绘本及故事发展思维导图。

2、绘本人手一本。

3、表演用道具:可分割的大西瓜;棍子、铁铲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故事,引发兴趣。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二、提出猜想问题,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播放绘本ppt的p1页,幼儿观察讲述画面的内容。

2、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面(p2)提问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展讨论:

(1)蚂蚁们一下子就吃饱了,可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

(2)你猜蚂蚁队长在说什么?(幼儿简单讨论,引出搬回家)

3、猜想活动:教师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幼儿的猜想。

(1)小蚂蚁们会怎样搬西瓜呢?

(2)蚂蚁的数量太少搬不动怎么办?

(3)如果你是蚂蚁队长看到西瓜搬不动,你会怎么办?

二、幼儿阅读绘本,梳理故事脉络。

1、幼儿人手一本图书快速阅读,教师提醒幼儿在书中寻找猜想问题的答案。

2、帮助幼儿在思维导图的索引下,对比幼儿的猜想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蚂蚁们吃西瓜——剩下的西瓜怎么办——大家一起办搬——叫帮手、用工具——大西瓜切小块——分工行动

三、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扮演蚂蚁小队长引领幼儿表演故事2-3次。

四、观看ppt在讨论中赏析故事的结尾。

1、出示西瓜皮图片p9,幼儿讨论。

2、瓜肉都搬走了,还剩下西瓜皮有用吗?

3、看看蚂蚁们是否和你们想的一样,它们又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呢?

4、出示滑梯图片p10。蚂蚁把西瓜皮当滑梯,真是太好玩了。

五、学习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及团结的精神。

1、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动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2、总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

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末,在这本书中,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动作和其他蚂蚁都不同,孩子可以讲出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使用了观察法、迁移法和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画面细节,猜测故事情节,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建构,教师只是以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绘本阅读教学中要优先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最终通过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发展视、听、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及观察等能力。幼儿园应坚持绘本教学不松懈。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

2、能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并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木变化及菊花。

2、配乐诗歌。

3、课件《秋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讨论:秋天有哪些花开了?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秋天的树是什么样的?

2、导出诗歌:秋天是多么的美丽啊!这些花儿和树都要来说说它们看见的秋天。

二、欣赏诗歌:

1、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诗歌。

2、分析诗歌:菊花是怎样说秋天的`?枫叶是怎么样说秋天的?松树是怎么样说秋天的?大地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句式:说:秋天是。

4、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依此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的彩色的?

5、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6、配上音乐,幼儿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还有许多东西也想说说秋天的颜色,出示苹果,你觉得苹果会说什么呢?

2、鼓励幼儿进行仿编。

3、把幼儿仿编的话编成一首新的诗歌。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色彩表现秋天的颜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种子。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在本次活动中多加入一些师幼互动环节以及游戏就更好了,另外再多加入一些关于秋天的知识,幼儿会更感兴趣。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6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内容来源绘本《我也要搭车》,活动重点定位在"约定"上,主要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学会遵守和别人的约定,做一个遵守约定的人。本次活动预设了三个环节,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围绕狮子爷爷和兔子、刺猬、长颈鹿、松鼠们之间的"约定"展开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约定"的含义。另外,中班孩子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因此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约定"的含义,感受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小朋友有关于约定的经验。2、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1、知道什么是约定吗?(约定就是和别人说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既然有了约定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对,要遵守约定说到做到。)我要和你们做个约定:学本领的时候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小脑筋动起来,说话前先举手。行么?

2、那如果没有遵守约定的话会有什么麻烦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

二、观察理解故事--了解约定的含义(一)和狮子爷爷的约定:

森林里可热闹啦,小动物们听说狮子爷爷做了一辆公共汽车,都好奇极了。老远老远就听见了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播放ppt+音乐)1、狮子爷爷开着自己做的公共汽车遇到了谁?它们之间说了什么?(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为什么狮子爷爷要和小兔做这样的约定呢?

小结:狮子爷爷知道兔子喜欢蹦蹦跳跳,在车上蹦蹦跳跳的话会有危险,所以狮子爷爷和兔子之间做了这样的约定。

2、狮子爷爷接着又遇到了谁?小刺猬也想搭车,狮子爷爷同意了吗?它们之间会有什么约定?(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刺伤乘客们。)小结:小刺猬答应了和狮子爷爷的约定高高兴兴的上车了。

长颈鹿和小松鼠们也想来搭车,你们觉得他们能搭车吗?为什么?(和你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指导语:狮子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善良的狮子爷爷最后还是同意它们搭车了,狮子爷爷说:我要和你做个约定,它们之间会约定了什么?

8、总结: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做了约定,和小兔子约定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和小刺猬约定不能刺伤其他小的动物,和长颈鹿约定不能把头伸出窗外,和小松鼠们约定要排好队上车,小动物们都答应了狮子爷爷要遵守这些约定说到做到,可是它们能做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约定后发生的事1、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他们做到了吗?(长颈鹿把头伸出了窗外,那其它小动物呢?你们还记不记得上车前狮子爷爷和它们做的约定?他们遵守了吗?

所有的动物都忘记了自己和狮子爷爷的约定,整个车厢乱成了一团,最后小结:小动物们没有和狮子爷爷之间的约定,违反了乘车的秩序,所以撞车了,看来约定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要说到做到,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谈谈生活中和谁有过约定?--知道约定的重要性在动物世界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约定的故事,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约定,你们平时和谁有过约定?你遵守约定说到做到了吗?

小结:还记得我们上课前约定了什么?原来遵守约定会让人感到快乐,我们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人。

1、和朋友约定的事情做到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和家人约定的事情做到了你是最棒的!

3、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妈妈会更爱你!

活动评析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中班语言公开课如果我能飞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

3.能简单复述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如果我能飞"来进行思维想象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如果我能飞》课件。

2.美丽的翅膀若干3.背景音乐《雨的印记》。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主题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也有一双神奇的翅膀能够飞翔,你最想飞到哪里?

2.师:原来小朋友想飞到那么多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王老师也想有一双神奇的翅膀,而且王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真的长出了一双神奇的翅膀,奇异的翅膀带着我飞啊飞啊,飞到了蓝天上,变成了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神奇的翅膀又带着我飞呀飞呀,小朋友,你们猜,这次我飞到了哪里?(幼儿发挥想象回答)我飞到了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随风舞蹈。我继续往前飞,这次我飞到了森林里,你们猜,这次老师变成了甚么?(幼儿发挥想象回答),对,我变成了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

(二)请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诗歌1.师:我把这个梦编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2.欣赏完诗歌,小朋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在诗歌里,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

2.师:下面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来朗读一下诗歌吧(播放轻音乐朗读诗歌)(三)引导幼儿拓展想象1.师:咦,我发现这首诗歌有一个小规律:每一段开头都是"如果我能飞",第二句是我要飞到哪里去,第三句是我会变成什么,做什么2.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4.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学习仿编诗歌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教师一边做飞的动作,一边说:哦,会飞的感觉真美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花园里,变成美丽的花朵,随风舞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沙漠里,变成一只骆驼,自由行走;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草原上,变成一匹马,自由奔跑……)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飞一飞,边飞边想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五、展示仿编的诗歌师:请小朋友们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做了什么。哪一个小朋友可以飞到老师面前告诉老师?(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反思:

教材选择生活化。诗歌描述的内容,孩子们要有生活经验,才能充分理解,有话可以说。本诗歌无论是场景,还是诗歌中涉及到的事物,幼儿都比较熟悉。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7

活动前言:

冬天给我们影响最深刻就是雪花,当下雪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堆雪人、打雪仗,夏季却就不同,夏季最容易下雨了,从天空中下的小雨,就像是一串串断了线的小珠子!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冬季与夏季的不同!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2、.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2、可粘贴的小红花。

3、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中班关于工作主题语言教案篇18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境。

2、有条理地表达生病时候的感受,愿意分享自己知道的预防感冒的方法。

3、了解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PPT

2、语音故事《病菌特攻队》。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入活动主题。

(1)幼儿回忆生病时的情形,知道生病是很难受的事。

教师:"小朋友们生过病吗?生病时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2)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办法。

教师:"怎样才能不生病呢?有什么办法吗?"(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2、倾听故事《病菌特攻队》。

(1)教师请幼儿边看PPT图片,边听故事。

教师:"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苗苗,最近生病了;一个叫芽芽,从来不生病,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幼儿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谁?他们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教师鼓励幼儿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阅读理解故事《病菌特攻队》。

(1)引导幼儿自主阅读PPT图片上的故事,教师帮助指导幼儿理解画面表达的内容。

教师:"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图片里,请小朋友们自己看一看,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交流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小病菌是怎样让人生病的。

教师:"小病菌是怎样进攻苗苗的嘴巴的?苗苗怎么样了?小病菌进攻芽芽的嘴巴成功了吗?为什么?小病菌是怎样进攻苗苗的鼻子的?苗苗怎样了?小病菌进攻芽芽的鼻子成功了吗?为什么?"

(3)师幼共同讲述故事一遍。

4、幼儿进一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1)初步了解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教师:"苗苗生病了,芽芽是怎么对他说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幼儿知道生病时要好好休息,还要多喝开水,好好吃饭,才能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

(2)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师:"怎样做才能像芽芽一样抵抗病菌,不生病呢?"(引导幼儿知道要勤漱口、洗手、按时吃饭睡觉,认真锻炼身体,到人多和有人生病的地方要戴口罩等。)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7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