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物理教案 >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时间: 舒洪 物理教案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学到许多关于物理知识的课程,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的设计。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1

一、物理学基本常识:

1、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因而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培养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变化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自然科学。

3、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物理现象:如力的、电的、磁的、光的、热的、声的、核变化„„等现象。 物理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4、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观察时,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运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5、科学探究的7个基本环节依次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最基本的环节是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最主要的环节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而贯穿整个过程的则是交流与合作。

6、物理学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1、“日心说”的建立和“相对运动”理论的建立,主要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2、经典物理学(经典力学)的建立,主要代表人物是牛顿;3、量子理论的建立和“相对论”的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是玻尔和爱因斯坦。

二、测量的基础知识:

( 一 )常用的测量工具:

长度: 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其次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时间: 基本工具是钟表。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还有停表等。(如何做周期性变化的事物都可用来测量时间,如脉搏等)。

质量: 基本工具是天平,其次还有台秤、案秤、杆秤等。

力 : 基本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电流: 基本工具是电流表

电压: 基本工具是电压表。

体积: 液体体积通常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温度: 基本工具是温度计。实验室里最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二 )长度(L)、时间( t )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或称SI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1 m = 1000 mm ; 1 mm = 1000 µm ; 1 µm = 1000 nm ; 1 km = 1000 m

(1 m = 10 dm , 1 dm = 10 cm , 1 cm = 10 mm )

1光年 ≈ 9 . 46×10km (天文学单位) 1埃 = 10

2、由长度单位组成的“面积”和“体积”的单位:

面积:主单位是“平方米”( m)。1 m = 100d m = 10000 cm = 106mm

体积:主单位是“立方米”(m)。1 m= 1000 d m= 10 cm(mL)

1立方分米( d m)又叫“1升”或“公升”; 1立方厘米(cm)又叫1“毫升”; 1立方米在工程学上通常又简称“1方”或“1立方”。

3、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符号为“ s ”。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1 h = 3600 s

1天( d ) = 24 h = 86400 s 1平年 = 365天 1闰年366天

(三)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必须作到:

(1)“三观察”并记录: A、观察“ 0 ”刻度线是否磨损;

B、观察其量程;

C、分度值(必须明确单位)。

(2)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只要能满足测量要就行,别以为越精密越好)。 使用时必须做到和应注意的事项:

A、放置: a、必须使有刻度的一边与被测长度线段重合或平行,从刻度 尺的“0”刻度线或某一完好刻度线量起;

b、“0”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必须从某一完好刻度线两起; c、 使用厚刻度尺时,必须使其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

B、读数: a、视线必须与尺面垂直;

b、必须估读并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所用的单位;

d、若不是从“0”刻度线量起,则必须分别读出起点和终点的 3 333 3 632222212 - 10m (微观学说用)

读数,然后用终点读数减去起点读数。

2、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A、曲线长度测量: “化曲为直”——采用“重合法”或“转轮法”;

B、隐含长度测量: “化暗为明(即等量替代)法”:

柱、锥、台的高和球体的直径用1直尺加1三角板配合的方法在水平 台面上测量;硬币直径用2三角板加1直尺配合的方法测量。——“直尺 三角板配合法”;

C、微小长度测量: “测多算少”——用“积累法”测量:

细铁丝直径用“绕线法”测——紧密缠绕,测出线管长L和线圈匝数 n ,然后用d = L / n 计算出直径;

一张纸的厚度用“重叠法”测量:将一叠纸压紧,先测出总厚度L , 再数出总张数n ,然后用L/ = L / n计算出1张纸的厚度。

( 注意:1张纸有2个页码,纸的张数 = 总页码数÷ 2 )

(四)误差的初步知识:

1、误差的概念: 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间的必然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的产生原因:主要与测量的工具的精密程度和测量者本身的因素有关。 (还跟环境因素有关)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必然存在,无论怎样也不能完全避免而只能相对 减小的;而错误则是操作不正确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它是可以避免而且应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适当选用精密度较高的测量工具;用多次测量的平均 值作为测量结果。

注意:在计算平均值时,错误的数据一定要剔除,不能纳入计算,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必须与每次的测量值相同(单位一致时)。

三、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提出假设、建立理论,观察法,模型法 ,实验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较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也叫变量控制法)。

(二)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一个物理问题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常采用分步探究的方法 。即对各个因素分别进行探究。当探究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把其他因素控制为相同(不变),只让要探究的因素发生变化,然后把各步的探究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总的探究结论。这是初中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探究方法。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2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产生: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但需注意:不是只要有振动就一定会发声,也不是只要在发声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发声体的性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需注意:某些情况下,可能由于回声的原因,发声虽已停止但仍可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传播:

1、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以声源处为中心向四周传播。

声波具有能量。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传播条件: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声音的媒介物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能够在各种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声波沿空气传来的。( 我们平常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则 是通过自身的骨骼传来的 )

3、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声性能也不同。

一般说来: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较慢,而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空气中的声速: 15 ℃ 时340 m / s ; 25 ℃ 时 346 m / s 。 真空中: 0 。

(四)、声波的频率:

1、产生声波的振动频率: 10- 4 12 ~ 10Hz 。

- 4 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 ~20000 Hz 。 3、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低于20 Hz (10~20 Hz )。

12 4、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高于 20000 Hz 。(20000 ~ 10Hz )

二、乐音的基本特征:

(一)、音调:

1、概念: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高低。

2、决定因素:发声体(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响度(音量):

1、概念: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又叫音量)。

2、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振动幅度)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影响因素:到声源的距离、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撒播内程度。

注意:音调和响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定要区分清楚。

(三)、音色(音品):

1、概念:声音的品质、特色。(又叫音品)

2、决定因素:主要由发声体自声的因素决定。

3、应用: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主要依据。

扩音器的作用、要求:扩音器的作用主要是增大声音的响度(音量),但必须保 证不改变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即所谓的“增益、保真”)。

三、回声、混响与共鸣:

(一)、回声: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时,会像光一样发生反射。

1、回声、回声现象:

我们直接听到的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叫做原声。

因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而使我们再次听到的声 音,叫做回声。 (这种现象叫做回声现象。)

2、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条件:

人耳要能区分原声和回声,回声必须比原声晚到达人耳0 . 1秒以上。 (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就是因为其时间间隔短于0 . 1秒)

3、声音的叠加:

若原声与毁伤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短于0 . 1秒,则回产生原声与回声互相叠 加的现象,而使听到的声音更加响亮。

(二)、混响:

1、概念: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被障碍物不断反射、吸收。这样,当声源停止振 动后,声音还回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 混 响 。

混响持续的时间叫做混响时间。

2、利弊: 混响可使声源听起来更加丰满、圆润而具有立体感。(利)

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干涩不丰满;过长时,各种声音混在一起而听不 清楚。(弊)

( 影、歌剧院的墙壁和天花板制成凹凸不平 —— 燕子泥形状,就是 为了增强反射而适当减弱回声,缩短混响时间。 )

3、本质: 混响现象的本质就是回声现象。

(三)共鸣现象:

1、概念: 两个相同(固有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它们间的距离接近到一定距离 时,若其中一个物体因震动而发声,则另一个物体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这种现象叫做共鸣。

2、本质:共鸣现象是由于共振而引起的。

3、应用、实例: 弦乐器的共鸣箱.„„,古代著名的‘钟鸣磬响“现象„„等。

(四)、动物与声音:

其实,各种动物也都有它们各自的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只是由于它们的发出的 声音有些我们听不见(超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我们讲话的有些声音它们听不见(超 出了它们的听觉频率范围)的缘故。

请记注本章第三节中《动物与声音》部分的相关介绍的内容。

四、噪声:

(一)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定义:物体做杂乱无章的不规则震动所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环境保护上的定义:一切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健康不利的声音,都叫做噪声。

3、噪声与乐音的区别、转化:

区别:从本质上(声源的震动情况)和效果上(给人的感觉)两方面区别。 转化:噪声难以成为乐音。而乐音在不该出现的场所、时间出现,或音量超出 某一限度时就会转化为噪声。

(二)、声音的等级表示:

1、声强级:声音的强弱等级叫做声强级。

2、声强级的单位: 分贝 ,符号为“ d B ”。

3、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受:见课本P50 。

(三)、噪声的危害:

1、 污染环境: 噪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

2、危害: 主要有两大方面:

A、防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效果。

B、危害人体健康。

另 外: 噪声过大还有可能使某些设备遭到损害。

需注意: 噪声也可以加以利用。如用噪声除草、推迟或提前使植物种子发芽、 探测病灶、显示水底情况„„等。

(四)、减弱和防止噪声危害的主要途径:

减弱、控制噪声和防止噪声的危害,主要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环节 入手,应着眼于消声、隔声、吸声三个环节。

其基本途径为: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现确定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3.理解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技能目标: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2、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的关键:以方法教育引路,以学生思维障碍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安排实验探索。

四、教法与学法:

作为探究自然科学的规律课,过程一般是

本节内容要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措施也不例外,因为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五、教学策略

教材中证明沉的物体也受浮力是一个探索性演示实验,但由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见度较小。

故相应策略:

1.演示实验:用大弹簧测力计演示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再举例说明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如吊井水时,桶在水中时要比在空气中轻的多)。

2.通过分组合作实验,通过计算 F浮、G物、G排液的数值关系,并运用物理的数学推导得出一般规律,即阿基米德原理。

六、教具准备

除了教师演示用装置外,还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小水袋(装满水,无气泡并扎紧),弹簧秤、烧杯。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浮体演示实验:橡皮球(空心体)在液体中上浮。问:为什么会上浮?

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如:水中的游鱼、游泳的人、漂浮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等,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如:空气的浮力等。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浮力的方向朝哪边?观察书上四幅图,说出答案。

浮体演示实验

(二).新课讲授

1、沉的物体受浮力吗?(互动1)

提问(2):如何判定大钩码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请同学们讨论判定方案:把金属球或胶水瓶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在让它们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的读数,如果示数减少了,则说明金属球或胶水瓶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且减少量就是浮力的大小,即(F浮= G-F拉)。这也是测量浮力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称量法:F浮= G-F拉 (板书) , 并让学生实验。提问几组:胶水瓶有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胶水瓶受到浮力多大?

结论:浸在水中的金属球和胶水瓶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总结归纳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F浮= G-F拉

说明:从“上浮”到“下沉”,从“浸没”到“部分浸在”,从水到其它液体,改变实验条件,异中求同比较,提供归纳素材。通过归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初步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能力。

浮力是一种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其大小的单位也是牛顿,方向竖直向上;那么同学们的水袋浸没时受的浮力多大呢?

G水袋= (N) 水袋的重力

F拉 = (N) 水袋在液体中受到拉力

F浮 = (N) 水袋浸没在受到的浮力

(选用塑料袋重可忽略不计) 水袋排开液体的重

G排液= (N)

你发现了什么?(G水袋= F浮,G排液= G水袋)从而,F浮=G排=m排液g=ρ液V排液g。

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将实验顺利完成。几组实验报告,提问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方案?

师:刚才我们做的实验虽然很特别但他的结论却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浮力计算。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4)、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投影 )①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在误差范围内)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就是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数学公式表示为:F浮=G排=m排液g=ρ液V排液g。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它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③.简介阿基米德的发现:投影资料。

八、学习小结(见投影)1、知识要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计算浮力:F浮=G排=m排液g=ρ液V排液g和F浮= G-F拉。2、小结课题探究的一般过程。师: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班同学的合作,探究了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同学们表现了很高的热情与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共同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目前国际上很多领域也采用象我们这样的合作探究方式探索科学课题,如我国与国际合作探究、交流核科学技术(投影)。

今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将这种合作探究、学习交流的精神发扬下去。

九、布置作业

1、完成提纲(达标反馈)

2、实践性作业:动手制作利用浮力工作的模型(如: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十、板书设计: 浮力

一、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一、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F浮= G-F拉

二、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或气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液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此教案适合基础一般的班级,注重的是知识的易接受性而不是完整性;建议以后逐步完整知识结构。建议出一例题讲解两种方法计算浮力。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4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图略: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第一组:

(1)先将沙子装在一个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将沙面摊平.

(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实验表格:略

分析实验现象:

结论:

第二组:参考教材P67图13.1—3的方法设计实验.

(1)准备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将橡皮泥编号)和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木条.

(2)将一根细木条放在1号橡皮泥上.通过挂有1个钩码的弹簧测力计使木条对橡皮泥产生压力.

(3)取下l号橡皮泥,换上2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上挂上2个钩码.重做上面实验.

(4)取下2号橡皮泥换上第3号橡皮泥.将两根木条放在橡皮泥上,重复实验(3)

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

[生]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师]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根据计算和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面积所受的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

[师]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钉板会把脚扎穿吗?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德育目标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去拍自然风景名

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既是上节内容《光的折射》基础上的应用讲述,又是第四节课《幻灯机放大镜》的对比课.重点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情况和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并说明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成的,是实像.然后在此基础上讲照相机的原理.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了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而理解它的应用,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建议为实验法、讨论法、探索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他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2倍焦距的过程.直接观看凸透镜成像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作出凸透镜在具体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照相机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工作)的.

(三)分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四)师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方案: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各种精美的照片和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向学生指明这节课要研究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画出板图)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板书)

教师介绍仪器、演示一下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学生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3)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一个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4)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像可以用屏接收,所以是实像.

如果略改变一下物距,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像变大.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光路图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将下图用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教师边指示图形边讲解.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轴射出,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相交于一点,AB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组成了AB的像 ,由于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所以是实像.

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工作原理,用投影打出相应的光路图,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1倍焦距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3.总结

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

探究活动

【课题】关于胶卷的感光度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市场上常见的胶卷的规格,在某种照度的条件下,它们使用上有何差别.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2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