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 >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 冰纯2 三年级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为了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本文介绍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发生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反馈。(妈妈冒雨回家取借给许小燕的蓝_。)

  (3)学生自读,读后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

  A、母女俩有哪些意见分岐,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B、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为什么?

  (4)交流。在交流中落实句式训练。

  ①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点: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是对妈妈这样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点:句式不同。后一句将两个理由一气说出,缺乏重点和层次,前一句则先说出其中的一个理由和看法,而将要强调的另一个理由“还下着雨”放在后面,以“再说”带出,强调了说话的语势,使该句具有一种理由充足,无可辨驳的意味。)

  读句子——比较异同——感情读

  ②练习: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改写句子,并说出句子表达的不同作用。

  A、再见了,亲人!

  B、家乡杨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教师小结。

  (6)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结尾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出示文章的开头)

  (3)比较,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4)比较读,体会写作的特点。(与文章的开头呼应,照应文章的开头,语言优美,且耐人寻味。课文对“细雨”的描写,不但突出了妈妈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征意义。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用蒙蒙细雨来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4、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一对学生位无私奉献,对工作默默无闻的老师。)

  5、读写练习。

  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会怎么对做,怎能么说,其他同学会怎么说,结合自己的想象,续说: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

  6、课外延伸。

  阅读《红色的烈焰》一文,体会作者的结尾的含义。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但也不能做爱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做爱的生产者,传播员,。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范文。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

  (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交流。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量。】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比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

  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