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时间: 冰纯2 四年级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1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

  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4.“间”的意思是( );“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5.“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6.诗集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

  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音:间、数、重、还。

  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

  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

  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二课时(学习《秋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秋思》的意思是()。

  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3.“复恐”的意思是( ),“说不尽”指说不完(),“行人”指( ),“临发”的意思是( ),“开封”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一、创设古诗情境,复习古诗学习方法(解诗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检查正角、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正音。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全诗思想感情。

  1.解决课文中“难点、疑点”。

  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秋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念有乡亲人诗《乡愁》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三课时(学习《长相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 )。

  2.“榆关”指(),“那畔”的意思是(),“千帐灯”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意思是()。

  3.“聒碎”的意思是(),“梦不成”的意思是( ),“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思是()。

  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朗读、背诵全词。

  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长相思》

  2.合理想象,把《长相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乡的词一首

  六、改写《长相思》,积累思乡词一首。

  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2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都早已自学了《桂林山水》了,可老师不放心你们的自学啊,老师想再讲一讲这篇课文,可我再一讲,又显得罗嗦,你们又不太爱听。帮我想个办法,既要能证明你们已学懂了,又要能让你们不感到多余,好吗?

  (过了一会儿)

  生1:老师,我画一幅桂林山水的画给你看看,看我画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没有,你就知道我学懂了没有。

  师:好注意!可你一个人不能代表全班啊。

  生2:老师,你提问吧!不就知道我们学懂了没有?

  师:可我想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呀,干脆你们相互检查提问,相互检查检查,我再抽查一下。要是能有更好的主意就好了,谁有?

  生3:老师,我能背给你听吗?

  师:嗯,用背诵的方法来证明你已学懂了,好!

  生4: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桂林的其他知识呢?

  师:这个老师能满足你们,呆会儿你们说说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吧!若老师不能解答的知识下课了,老师和你们就去查资料,好不好?

  生5:老师,我可不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给编个故事给大家听听呢?

  师:嗯,好主意!我们不是都特别喜欢听故事吗?真不错!

  生6:老师,我们说了这么多,时间都过去了,你得拿个主意呀!

  师:这个同学倒是提醒了我。这样吧:你们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先作作准备吧,到时我们再在班上一汇报,问题不就全解决了?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再学习。)

  二十分钟后。

  师:谁先来汇报?

  生1:我来。他飞快走上讲台,举起了他的画。

  师: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画了些什么好吗?

  (生1介绍略)

  师:我们来评评他的画,好不好?

  (学生评析)

  生2:我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吧!

  (师提议愿意一起背的学生齐背。学生背诵课文)

  ……

  师:老师还发觉了有一个学生在写导游词呢?是谁呢?我们让他来为大家做个导游,带领我们去游玩一下桂林山水,好吗?大家掌声欢迎!

  生3:老师,我很乐意做导游,可你们都坐着没动呀。我想找几个伙伴演游客,演给大家看看行吗?

  师:你的想法真好。就依你吧!

  (学生组织表演并表演)

  师:有谁来给他们的表演提提建议?

  (学生述说意见)

  师:老师还发觉一个少数民族作曲家在写歌词,我问他: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呀?他告诉我他要为大家唱山歌。你们想听吗?

  (下课铃响了)

  生:老师,我们上一节长课吧!

  师:老师也想上一节长课呢!大家同意吗?

  (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唱山歌开始。)

  师:听了他的山歌,你们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谈看法)

  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到了一首词,我能念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背诵《忆江南》)

  师:听了这个同学的词呀,老师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想请大家仿造《忆江南》,为桂林山水填个词,好不好?

  当学生们交上来他们填的词时,我露出了微笑了。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老师笑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老师一定对我们的自学感到满意了吧!

  师:对呀。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去休息休息吧!

  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 即使 石钟乳 石笋

  ⑵ 新词:

  孔隙 突兀 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一、从读入手,理清层次

  1、读第三段:

  说一说写了几层意思。

  2、分析:

  外→内

  学生边读边思考,师生共同总结:

  ⑴ 泉水来路。

  ⑵ 孔隙大小。

  ⑶ 小船形状。

  ⑷ 进出方法。

  ⑸ 人的感觉。

  二、学习本段第三层

  内洞奇景。自由读,并小结写了什么?

  1、黑为什么?只有孔隙相连:

  2、大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3、水源: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且点出洞已到头。

  4、最后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三、总结

  作者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