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热点文章 >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时间: 跃瀚 热点文章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相传,重阳节是为了纪念桓景为民除瘟魔的。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节要怎么过

1、登高

九月初九,故乡的亲人都在登高、插茱萸,唯有诗人一个人在异乡、独自寂寞独自愁,他才分外怀念故土和亲人。

每逢九月初九,全家要登高望远,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原意是为了避灾,人们要离开平时的生活环境,尽量到高处去,躲避凶气的降临,以此保佑平安。相传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日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流传下来,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2、插茱萸

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活动。

3、赏菊

重阳节,草木黄落,群芳凋谢,此时只有菊花,傲然盛开,独领风骚。所以菊花不单是植物四君子之一,更是重阳节的主角。除了赏花,重阳节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 “吉祥酒”。唐代诗人孟浩然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赏菊、共话重阳。而在陶渊明的心中,菊花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在《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的菊花,是他远离功名利禄,回归田园生活的淳朴初心。

4、吃花糕

重阳节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菊花酒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花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糕的习俗。糕与高同音,“吃糕”代表“登高”,有步步高升之意。花糕也叫重阳糕,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五颜六色,香甜可口。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

1、放纸鸢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纸鸢(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鸢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2、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3、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4、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九月九重阳节代表什么

九月九重阳节是敬老、敬祖以及感恩。九月九重阳节最早出自《易经》,古人认为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在很久之前就有过重阳节的习惯,在重阳节还有登高祈福、插茱萸以及拜祖祭祖等习俗,除此之外,这一天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重阳节选在阴历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赋予了长寿的意思,这一天也就被称为 “老人节”,代表了小辈对老一辈的祝福和孝敬。孝道为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所以重阳节里要孝敬长辈。

由上面讲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测到重阳节还有一层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准则,只要心怀感恩,生活才会变得美好。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最大的一个数字,两个九九想重叠,寓意重九,这也是九九重阳节日期的来历。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二、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三 、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1、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2、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四、赏菊花

在九九重阳节期间,各种各样的菊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观赏菊花自然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观赏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时还会点燃菊灯,举办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6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