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

时间: 新华 物理教案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初三物理复习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初三物理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初三物理复习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1

一 .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 探究方法

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课题:

(1)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

(2)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什么?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怎样测定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呢?(2)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3)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

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以确定出实验的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课本上的电路图。

利用串联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

3.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此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1)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2)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

三。学生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按电流图连接实物图,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

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更换电阻值,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

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 欧姆定律

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探究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综合到一起: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的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达为:I=U/R

注意:欧姆定律中的电流(I),电压(U),电阻(R)应该指的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值。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2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要说教材分析,本部分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分析。第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同时,欧姆定律也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在生产生活中,欧姆定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能源紧缺,节省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首要任务。学了欧姆定律,可以让学生有节约用电的意识,而且我们所使用的新型节能灯也用到了欧姆定律。

另外,本节课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在探究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问题,因此,本节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将拟定一下三维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在以上三维目标中,我们发现本节课重视的是科学探究,因而本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即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因为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这里我将采用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法,以加深同学们的记忆,突出重点。另外,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也是课标的要求。所以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准备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谈话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合作与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二、 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讨论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从教法上讲,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各物理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现象的本质。让学生体会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特采用上述教学方法。

学法: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提出,知识的掌握不仅在于领会,而且在于巩固和应用。他要求,首先理解知识,因为理解是记忆的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忆。本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比如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还有对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定的。所以在学法上,我准备让学生做练习,从而发现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不存在正比、反比的关系。另外,本实验还用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我准备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在实验中体会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三、 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就教学过程展开三个步骤的说明。第一,新课的导入。在这一环节,我将花去七八分钟的时间。首先,我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即先让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能让电路中的灯泡变暗呢?”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方案。(我将会提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本身是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通过实验,同学们会提出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各种猜想。就他们的猜想,我会提问:这三个变量究竟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由此点出本节课的题目“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地回顾分析,是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变量(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有关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就是新课的展开了,在本环节我将用去3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上一环节的导入,学生们已经提出了各自的猜想,接下来我们就按照科学探究的七步骤进行探究。此时,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并使学生回想起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用到了这个方法。控制变量法,即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其中某一变量不变,探究电流与另一变量间的关系。例如:电阻R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我将分组讨论,利用我们已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并画出电路图,设计合理的方案。随后我将会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并重点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之后,让学生们动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的物理探究方法。做完实验后,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同时,我将指导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正确理解数学上的“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得出欧姆定律后,我将与学生共同讨论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再回顾他建立的过程和用到的方法,讲述欧姆发现这个规律的故事,让同学们学习欧姆锲而不舍,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接下来说明,欧姆定律中两处用到的“这段导体”是指同一导体,即电流I、电压U和电阻R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它们具有同时性。并强调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气体导电、高电压液体导电、含源电路或非线性元件。

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我将花去七八分钟,让学生做两道练习题。一道题是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由此引出电阻的定义式不是R=U/I,即电流与电压、电阻无关,不存在正比、反比关系。它只与材料的种类、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第二道题目则是欧姆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个方面,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最后一个方面,板书设计。我将采用条目式板书,使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达到突出重点,强化记忆的效果。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认识变化的电路,准确找出变化前后两电路的变化

重点、难点

动态电路的连接方式,动态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课前导入知识:

在并联电路中,新增加一个支路对干路中的电流的影响?

知识点一:伏安法测电阻中的误差和非误差

(1)非误差:如果用灯泡代替电阻,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测出来的电阻值是逐渐减小的。显然,这不是实验的误差。这是因为随着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减小,灯泡的温度也随之降低,温度越低,钨丝的电阻越小。因此,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并不能减少误差,测量的数值会偏小,不是钨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误差:标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虽然电压表阻值很大,流过的电流很小,但电流表的示数总比流过的被测电阻的电流大,根据R=U/I可知测出的数据偏小。

例题 南京市某中学九年级课外兴趣组的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的一组U和I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灯两端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8 0.22 0.26 0.30 0.32 0.34

灯泡发光情况 微亮→逐渐变亮

(1)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2)在灯丝中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

知识点二:动态电路分析

(1)当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时,滑片的移动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定性分析变化的一般思路是:○1知道电源电压不变;○2根据滑动编组器的变化确定总电阻的变化;○3再由总电阻的变化确定电流的变化;○4根据电流的变化判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5根据不变的总电压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确定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2)当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滑片的运动只能引起干路和其所在支路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除短路外,对其他支路没有影响。

(3)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也会造成电路中的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分析思路与(1)相同,关键是确定电阻的变化。

【注意】 确认电路变化前后连接方式和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准确判断电压表测量的对象是分析电流电压变化的关键。

知识点三: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1)串联电路的分压定律

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满足:U1:U2=R1:R2

这个关系式称为分压定律。该关系式告诉我们,两个电阻串联时,电阻大的分得电压多。

(2)关于并联电路的分流定律

两电阻R1和R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各自电阻的关系满足:I1:I2=R2:R1

这个关系式称为分流定律,该关系式告诉我们,两个电阻并联后,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四:应用欧姆定律综合计算

(1)必备知识

○1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公式

○2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3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2)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1欧姆定律使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2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针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具有对应性。

○3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间有同时性,即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将引起电路的变化,因而公式R=U/I中三个量是同一时间值。

○4公式中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即电流安培,电压伏特,电阻欧姆。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不变,当闭合开关S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2、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AD=3V,UAB=3V,UBC=0,UCD=0。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A、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L灯丝断了

C、电灯L短路 D、电阻R短路

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0,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双选) :

A、电阻R1短路B、电阻R1开C、电阻R2短路D、电阻R2开路

4、如图4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单选):

A、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L1灯丝断了 C、电灯L1短路 D、电灯L2短路

5、把一根长1米、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强度是1安培,若将此电阻丝对折起来后再接到这电源的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总电流强度是( )

(A)4安培(B)2安培(C)0.25安培(D)0.5安培

6、如图所示,R1=4欧姆,R2=R3=8欧姆,电源电压为6伏特,电流表1、电流表2、电流表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I1、I2、I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I3;(B)I1<i2<i3;< p="">

(C)I1=I2=I3(D)I1=I2>I3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4∶1。当K1断开,K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I1。当K1、K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与I2之比为〔 〕

(A)4∶1(B)1∶4(C)3∶4(D)4∶5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特,定值电阻R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为4欧姆,那么当滑动片由滑动变阻器的a端滑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

(A)由0逐渐增大到9伏(B)由0逐渐增大到5伏

(C)由0逐渐增大到4伏(D)由4伏逐渐减小到0

9、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

C.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

灯泡_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_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 中的电流.

11、如图11所示,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A1_________;A2 _________;V __________。

12、如图1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将______;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的示数将________。

13、如图1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时, A表的示数将______;V表的示数将______。

三、连图题

14、按照图14甲、乙电路图,将对应右图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

四、实验题

15、用伏安法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现给你一块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一个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出电表的“+”、“--”接线柱)。

(3)在实验中电流表用0~0.6A量程、电压表用0~15V量程。根据你画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面图16中所给的实验器材连接起来(导线不要交叉)。

(4)在这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位置如图17所示,那么未知电阻Rx中的电流是______A,Rx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V,Rx的阻值是___________Ω。

五、计算题

16、如图18所示电路,R1=7Ω,R2=3Ω,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1V,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4V。求R3的阻值。

17.如图114所示电路,已知R1=2欧姆,R2=4欧姆,U1=2伏特,求(1)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2)R2两端的电压U2。

18.在图115的电路里,安培表的示数是0.3安培,如果小灯泡L的电阻是10欧姆,整个电路里的电阻是30欧姆。求:

(1)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3)伏特表的示数。

19.如图106所示,已知电阻R1=6欧姆,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0.5安培,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和总电压U。

20.如图104所示,电源电压为8伏特,电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数为0.2安培;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各为多少欧姆?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电压单位的换算。

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2、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读数

三、教具准备:

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电路板、电压表

四、教学过程: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用水压形成水流来类比电压形成电流。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上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应是通路。

3.电压(U)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伏)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4.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1.5V。(2)一节铅蓄电池:2V。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4)家庭照明电压:220V。(5)工业电压380V

5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1.电压表的结构:

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0-3V,0-15V。

2.读数:

(1)认清所接量程。

(2)认清最小电压值。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

(3)检查写单位。

3.练习读数。(幻灯显示)

4.电压表的使用:(实物讲解)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5.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6.讨论想想议议

7.练习:(1)把一个灯泡接人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

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3)在图右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

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

“一”接线柱。

8.小结(学生归纳)。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教学后记: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

教学目标

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器材准备

天平、量筒、烧杯、水、铁块、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有关大型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

1.如果你是设计师,在设计制造飞机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2.有同学说,“铁块比木块重”这句话对吗?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

不一样,并由此引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学生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能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

……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围绕要探究的的课题,可设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2)选取哪些物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物质种类是多一些好,

还是少一些好?在选取研究对象上还有什么具体要求?

(3)实验步骤有哪些?记录数据的表格怎样设计?

对于以上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同学交流,

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做法,以保证下面实验的顺利进行。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把同种物质的物块增加至3块,部分小组测量水和

酒精等液体。

4.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把各组测得的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所有

同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出示下面的讨论题: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分析:

(1)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铁块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木块有什么相同点?

(3)铁和木材这两种不同物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通过讨论交流,最后明确:

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5.得出结论

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密度的定义,

思考比较:“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与“某种物质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明确二者表述的物理含义是一致的。

6.评估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反思不足和疏漏,提出改进

措施。

(二)密度公式与密度单位

讨论:①由密度的概念怎样计算密度,能否用公式表示?

②怎样由密度的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

(1)密度公式:

(2)密度单位:

根据密度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则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

除以体积单位组成,这是组成复合单位的方法。

最常用的密度单位有kg/m3和g/cm3。

示范密度单位换算:

小结

1. 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 密度单位的换算

3. 实验过程反思

练习设计

1.一定量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体积________,它的密

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体积是0.5dm3的蜡块,质量是0.45kg,这种蜡块的密度是_____ kg/m3,

如果将蜡块切去3/4后,剩余蜡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3.为了研究物质的密度,某同学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测得四组数据,

填在了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 20 0.5

4 松木2 108 216 0.5

分析上表,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A.同种物质构成的两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同的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选择上述结论填入以下几个空格中:

⑴比较1、2(或3、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⑵比较1、3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⑶比较2、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人们常说“黄金比铁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应当是( )

A.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B.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C.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小 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6.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

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7.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

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请你在图提供的方格纸上,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

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要求写出两条)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

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