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物理教案 >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

时间: 沐钦 物理教案

初三物理中考教案如何写?物理实验很微妙。巧妙的设计手法,让物理现象更加明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1

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能力目标

1. 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 长度测量 误差

【课题】

长度的测量 误差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正确和错误能有正确的判断.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

【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新课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 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 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

2、内容的祥实程度

3、资料本身的丰富程度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音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掌握声在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知识回顾:

复习噪声的产生、等级以及控制过程。

进入新授课:

1.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让学生展示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2.请同学们列举所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要求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仔细听,不要对同学的发言作评价。

3.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例子分为两类:“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三)声在军事上的应用

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

中国大陆超视距雷达助力反航母作战

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 2.声纳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声呐探测海深和鱼群

(四)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超声波加湿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探究作业

1、回顾本章所学,自己整理知识体系。

2、预习下节内容。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3

1.教材中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十分容易,但是对于同学来说却很抽象,因此本节课的开篇,我通过一些教学视频的利用,直观生动的使同学对于运动的熟悉变得很轻松,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同学做了一个在同学闭眼过程中推断我是否运动了的小试验,让同学真正的懂得,我们所认为的运动或者静止,就是按照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作为推断依据的,从而轻松突破这一难点。

2.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引导同学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如何推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让同学通过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感知,再结合其次段视频的观察,最后让同学通过小组举行学习、沟通,并要求同学人人都要发言,我在各组间巡察指导。看到学生们都能够举出无数日常生活中现象和实例来说明上面的问题,是同学真正懂得了,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依据情境中的某个特定的物体来说的,依据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今儿说明白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再通过全班的汇报、总结。老师做容易的概述,并协助同学准时的订正在沟通中浮现的错误或片面的熟悉。同时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概括出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挑选的办法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学问。这一节课整教学过程中同学都处在一种高兴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很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因为受课堂时光的限制,对于相对性的研究没有更多的深化,部分同学对这一学问的熟悉还不够。在喧闹的研究之后,没能给同学一定的静思时光,让同学重新理解这一问题和学问点。在同学的作业中仍然发觉参照物挑选不明,推断错误的现象。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有关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高效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围绕学校的要求具体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学期的物理,已经对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概念的理解有些不准确,不到位,叙述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应用时就出现了问题。这也是我们这学期要纠正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5、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四、具体措施

(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1、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2、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二)、帮助学生尽快转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1、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2、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3、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流大小的引入,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关于电流你了解多少?

1.电流的成因:

1.电流方向的规定:

3、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认识电流

1. 播放水流视频,类比水流引入电流

水流有强弱之分,单位时间内从水管中流出的水越多,水流就越大。电流是否也和水流一样,有强弱之分呢?

2.教师演示课本52页----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电流是有大小之分的。

3.学生看书52页,得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叫做电流。并自学电流的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4.电流单位转换练习

①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等于    mA.

②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约50 mA,等于    A.

③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100μA,等于    A.

④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 A,等于    μA.

5.课件展示和看课本52页了解一些常用电器的工作电流的大小。

(三)测量电流

1.学生看书使其知道,1.电路中电流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2.电流表的符号是A

2.探究活动:

1认真观察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的外观,你能发现什么?

2拿到一个测量仪器先观察什么?(零刻度、分度值、量程)

3自学J0407型直流电流表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a.电流表的用途

b.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怎么选择测量范围?选择0--0.6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各代表多大电流值;选择0—3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又代表多大电流值?

c.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电流表读数。

4.学生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练习使用电流表

5.针对学生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

(五)、师生共同小结:

(六)、板书设计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功率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体验概念类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功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教学难点】

功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阅读法。

【板书设计】

§9.4做功的快慢

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二、功率和测算功率的方法

1、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3、功率的计算公式:P=W / t 。

4、功率的单位:瓦(W);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1kW=1000W

1W=1J/s,表示某物体在1s内做了1J的功。

5、注意:(1)在公式P=W/t中,W、t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即J、s;

(2)要计算功率必须知道功和做功的时间。

6、测算功率的方法:测量出所做的功W和做功的时间t,然后用P=W/t计算出来.

7、例题

例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一重为40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kW?

例2: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功率为22050W不变,当牵引力是8820N时,它的速度是多少?当牵引力是2205N,速度是5m/s时,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提问:1、什么是机械功?怎样才算做功?

2、怎样计算功?

3、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什么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速度是如何定义的?

4、一建筑工地上要把500块砖送到楼顶,用定滑轮往上送,一次运50块,共花了120min,而用起重机运送1次就可运完,只要2min就可以了,已知每块砖重35N,楼高20m。试求定滑轮和起重机各做了多少功?

学生解答:定滑轮做的功:共做n=500/50=10次,

W1=nGh=10×35N×50×20m=3.5×105J

起重机做的功:W2=Gh=35N×500×20m=3.5×105J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表扬做得既准确又快的学生,鼓励较慢的学生。并讲述:从前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做功不仅有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

教师指导观察课本P165图9-26中a、b两个人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的时间,进而再比较两人做功的快慢,并指出比较的方法,指定学生回答后,再指导学生观察图9-27中a、b两人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的时间,进而再比较两人做功的快慢,并指出比较的方法,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样,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做功的快慢。

[板书]§9.4做功的快慢

〔新课教学〕

1、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有几种?

生: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板书]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2、功率和测算功率的方法

师: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板书]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对比速度的概念,我们如何定义功率这个概念呢?

生:把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定义为功率。

[板书]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师:如果用P表示功率,对比速度的计算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P = W / t 。

[板书]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 。

师:根据公式,功率的单位是什么?

生:J/s。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和时间的单位复合而成的,就是J/s,后人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对物理学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作为功率的单位,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1kW=1000W

[板书]功率的单位:瓦(W)。1W=1J/s,表示某物体在1s内做了1J的功。

优秀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功率70W表示该运动员在1s内做了70J的功。

让学生计算前面的定滑轮和起重机搬运砖块的功率。

P1=W1/t1=48.6W

P2=W2/t2=3000W

由计算我们可以看出起重机的功率大,即起重机做功比定滑轮快。

[反馈练习]:

1、单位换算3×103W=    W=     J/s。

2、一台加强的功率是4×103W,表示的意义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功率就一定大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一定多

C、完成相同的功,耗时多的机器功率大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

4、(1)挖掘机在1min内做了7.2×106J的功,求挖掘机的功率?

(2)人在3S内做功150J,求人的功率?

请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算,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强调应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计算的一些注意问题。并充分肯定基础一般的同学取得的成绩,激励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注意:

(1)在公式P=W/t中,W、t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即J、s;

(2)要计算功率必须知道功和做功的时间。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166表格,了解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指导学生读出这个表格。

在1s内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的功率约为1W,

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的时间花了30S,通过简单计算可得这个同学上楼的功率约为60W。

学生设计:怎样测算出我从地面上将一木块匀速拿到桌面上的功率?需要测出哪些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板书]测算功率的方法:测量出所做的功W和做功的时间t,然后用P=W/t计算出来.

指定两名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实验。

3、例题

例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一重为40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kW?

学生练习,让一学生到黑板上解答,教师讲评。

分析:根据G=4000N,h=5m,求出起重机克服物体受的重力做的功

W=Gh,根据v=0.1m/s,h=5m,求出做功的时间t=h/v,再根据

P=W/t,求出起重机做功的功率。

解答:W=Gh=4000N×5m=20000J

t=h/t=5m/0.1m/s=50s

P=W/t=20000J/ 50s=400W=0.4kW

答:略。

例2: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功率为22050W不变,当牵引力是8820N时,它的速度是多少?当牵引力是2205N,速度是5m/s时,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分析: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其速度为v,根据P=W / t=(Fs) / t=Fv,可得v=P / F,在汽车输出功率一定时,其速度与牵引力成反比,牵引力增大,速度将减小,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汽车的速度;当汽车的牵引力改变,速度改变时,它的实际功率也将发生改变,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P = Fv,即可求出汽车的实际功率。

已知:P1=22050W F1=8820N F2=2205N v2=5m/s

求:v1=? P2=?

解:由P = W / t =(Fs)/t = Fv 得

v1=P1/F1=22050W/8820N=2.4m/s

P2 = F2?v2 = 2205N×5m/s = 11025W

答:略。

师:同学们可能在生活中还接触到一些电器的功率,那是电功率,在以后将继续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6信息窗。

2023初三物理中考教案精选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 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1.提问:

(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是光的反射定律?

2.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3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