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

时间: 舒洪 生物教案

生物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在讲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一是使学生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机制;二是使学生理解对DNA分子复制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概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2.理解DNA复制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复制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领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材重点】

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DNA复制的过程。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NA的复制过程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那么DNA分子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教学过程: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概念

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2.DNA复制的时期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DNA复制的场所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4.DNA复制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P54,看图3-13,银幕上也出现动态的DNA分子复制过程图解,待学生看懂图后,回答如下问题:

①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②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

③简述“子链”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强调:

复制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②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复制一次可以形成两条子链。

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1DNA分子→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5.DNA复制的必需条件

总结:

DNA复制时必需条件是亲代DNA的两条母链提供准确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能量(ATP)和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6.DNA复制的特点

讲述: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DNA复制的含义和方式。

(2) 掌握DNA的复制过程。

(3) 概述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及过程

难点:DNA分子复制方式;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课件演示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结束的咱们学校第一届校运动会,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那大家还记得这幅图片吗?

展示图片:校运动会会徽

因为需要,现在还要几张跟这相同的图片,如何快速获得?(学生:复印)

对,复印,也可以叫复制。对于复制,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能用到。那么,在生物体中有没有这种过程呢?引入今天课题。

进行新课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提到过DNA的复制,那么关于DNA的复制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

学生: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在细胞核中进行

教师:那么DNA究竟是如何进行自我复制的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DNA的复制方式。

对DNA复制的推测

教师:DNA有两条链,当时科学家猜想可能有以下两种复制方式: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投影图解这两种DNA复制方式。

教师:科学家认为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并设计了实验证明。

思考:实验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能够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教师:(投影)阅读教材P52-P53页,结合图3-12了解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思考问题:

实验方法是?用哪种元素进行标记?

如何将碱基组成相同但质量不同的DNA区分开?

如何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

学生:(1)同位素标记法 N

(2)密度梯度离心法

(3)根据试管中DNA所在的位置

教师:投影实验过程,并进行讲解。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下面就来学习一下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教师:(投影)阅读教材P54页,结合图3-13,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概念: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实质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时间: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篇3

【课程标准】

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运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课程标准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按照遗传学的发展顺序,在学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类比推理法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后才以实验的方式加以证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基于萨顿的假说,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内容的学习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利用第一章学到的假说演绎法推理整个过程,得出实证,更能够激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兴趣。

与此同时,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结合了细胞学和遗传学内容,较为深奥,选择用微课课下教学,课堂针对性解决难点问题应当会更加高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假说演绎法,并运用验证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证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

(2)运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勇于实践,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假说演绎的推理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实验设计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二)教学难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推动假说演绎法的使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果蝇的测交实验。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上一节课已经介绍了类比推理法和萨顿的假说,通过微课和课堂反馈,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并认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观点。本节是基于萨顿的假说之后的实验证据,运用之前的假说演绎法进行完整阐述。

(3)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微课教学内容及设计目的】

本节内容中的微课设计包括2个部分:

1.关于摩尔根设计的果蝇实验,通过微课展示,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过程和测交验证实验,找出其中的不足或不严谨进行讨论;

2.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将其与细胞遗传学结合,从染色体的角度解释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一模块的内容需要较为复杂的图解,使用微课可以更好地模拟各阶段和过程,使得学生学习之后思路更加清晰,也更加直观。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1)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通过微课学习,复习摩尔根设计的实验,了解假说演绎法的完整过程。

(3)学习之后,完成简单的课堂反馈练习,并且,认真观察假说演绎的各个过程,找出实验中的不严谨之处,并尝试给出解释。

(二)对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

对于上述任务(1)(2),学生均能够较好地完成,在认真复习之后预习本节内容,具备初步的认知雏形,从而在课堂上更能挖掘学生对于未知的探索,发散思维,而不是禁锢在老师的照本宣科当中。对于任务(3),学生的完成通常是参差不齐,课堂反馈联系会很好地完成,但是对于从课本中或者微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也就是缺乏“发现科学”的眼睛,需要加强训练。

(三)课上任务设计

(1)通过微课学习,提出疑惑,自己尝试给出初步解释或是共同讨论,头脑风暴。

(2)将不能理解或者概念混淆的知识点提出,有针对地解答,提高课堂效率。

(3)运用所学解答问题,学会应用知识点。

【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微课复习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包括提出假说,进行试验,测交验证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提问引入,学生观看了完整实验过程后,有没有发现不足,或者有没有什么技术难题,邀请大家提问。 重温假说演绎法;

通过阅读了解摩尔根实验设计的全过程并认真找出不足和技术疑问。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用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1.如何分辨果蝇的雌雄?

(请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完成该题)

2.果蝇一直在飞,如何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可以用乙醚滴加到相应的广口瓶中,制作麻醉瓶,而后放在白瓷板上观察果蝇的大小和腹部形态进行判断)。

3.根据实验,我们只能推出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有X和Y,为什么一定在X染色体而不在Y上呢?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内自主解决该问题,

雌(♀)

雄(♂)

大小

形态

腹部末端稍尖

腹部末端呈钝圆形

颜色

条纹

腹部末端色浅,腹背5条黑色条纹

腹部末端黑色,腹背3条条纹

性梳

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有性梳

2.根据课本和相关知识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迷晕果蝇再进行相关操作等……

3.设计假说演绎的补充实验,重新推理整个过程,扮演小福尔摩斯。

1.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文献查阅能力,丰富知识;

2.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创设争相提问、争相回答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重提假说 1.课件展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明确染色体组成及性染色体的不同。

2.引导学生都做一回摩尔根,试着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规定用w表 示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

1.通过实验结果,发现果蝇眼色与性别的关系,进而提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初步假设。

探究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

1)假说1: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XW , Y)

2)假说2: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XW,YW)

3)假说3:基因位于Y染色体特有区段(X , YW) 1.重温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篇4

一、体验类比推理,提出假说

师:基因和染色体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个重要概念,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和染色体都跟生物的遗传有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出示问题)一个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生:4种。

师:一个体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最多有多少种?

生:也是4种。

师:大家来看一下这两幅图。对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基因的行为,两者有没有共同的地方,谁来说说看?

生:两者产生配子的种类是一样的。

生:两者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是自由组合。

师:同学们讲到了两点,一个是配子的种类,另一个是配子中基因或染色体的组合。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相似的地方?

(学生思考)

师(笑):讲不出来也没关系,在我们课本中有一段文字很详细地描述了两者相似的关系,大家可以看看教材列举哪几点。

(学生阅读教材)

师:我们作一个小结(完成表格):

染色体 基因 在体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存在 存在 来源 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配子中的数目 是体细胞的 是体细胞的 配子中的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 师: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基因和染色体有着非常相似的关系,教材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述这种相似性?

生:平行关系。

师:一百多年前,美国的生物学家萨顿对两者进行了类比推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两者相似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分析实验

师:假说仅仅只是一种推理,并不等于事实,假说要成为事实,还必须经过什么环节?

生:实验的验证。

师:萨顿假说的证明是由另一个科学家摩尔根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现的。我想请大家先阅读教材,了解实验的过程,我们再来进行分析。

(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师:摩尔根为什么用果蝇进行实验?

生:(果蝇)容易饲养和繁殖。

师:这有什么好处?

生:便于观察和统计。

师: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没有共同的地方,谁来说说?

生1:他们实验的对象都有明显的相对性状。

生2:亲本都是纯合子。

生3:在F2代中,两者(表现型)的比值都是3:1。

生4:F1的性状都只有一种。

师:既然如此,用孟德尔的方法去分析摩尔根的实验,还有哪些现象是解释不了的?

生:孟德尔的方法不能解释性状与性别有关的现象。

师:好。正是这个用孟德尔方法不能解释的现象,才使得摩尔根的实验变得有意义。他当时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师:X染色体跟什么有关?

生:性别。

师:(出示果蝇染色体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哪一对与性别有关?

生:下面一对

师: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我们称之为性染色体。另外三对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则称之为常染色体(板书)。

师:明确这两个概念后,怎么来表示亲本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呢?

(引导学生写出基因型:XBXB、XbY)

师:根据假设,请大家请用图解分析F1和F2的情况,看能否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写图解,教师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图解,写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师: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图解与这两个同学的图解对照,看看有没有值得改正的地方。

生1:他们的图解没有标出每个个体的表现型。

生2:F2除了要写出基因型和表现型外,还要列出比例。

师:分析得很对(边说边改正图解)。从图解的分析来看,与实验现象符不符合?

生:符合。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师:摩尔根的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但单凭一个实验就说某个假设是正确的,似乎还不够说服力,我们通常还要设计其他的实验来进行验证,如果让大家来完成这个任务,你最多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案来?你们可以两个人或四个人一起来完成设计。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同时请已经设计好实验的同学将方案列举在黑板上,完后,师生进行点评)

组别 ♀ ♂ F1 ① XBXB XbY XBXb XBY ②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③ XbXb XbY XbXb XbY ④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列举出来的一些设计方案。在这些方案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也许不太适合?大家在点评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依据,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例如:(1)不应重复教材实验;(2)推理过程没有错误;(3)F1性状应与性别有关。谁先来作一个点评?

生:在第一组不太适合,因为他们的后代中,雌雄都是红眼,看不出性别与性状有关。

师:大家认不认同?

生:认同 。

师:其他的方案呢?

生:第二个方案属于测交,符合上面的要求。

生:第三组不行,后代全为白眼。不符合上面的第(3)个要求。

生:最后一组重复了教材中F1→F2的步骤。

师:观察得很仔细。看来只有第二组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当然了,同学可能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大家可以在课后进行交流。摩尔根在当时也设计了一些测交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结果发现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和验证,这说明他的假说是正确的。他的实验也因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假说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分析方法,回顾科学史

师:摩尔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谁能说说是哪些因素使摩尔根取得了成功?

生:他选用了果蝇来做实验。

师:材料的选择很关键。

生:摩尔根发现了白眼与性别有关。

师:发现果蝇的眼色与性别相关,说明他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摩尔根还作了大胆的假设,进行了严密的推理和严谨的验证,最后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可以说,摩尔根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和借鉴的(板书)。

师:在分析摩尔根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他科学家在“基因”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示课件)。例如,首先提出“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观点的科学家是谁?

高中生物期中考试教案篇5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6.总结内容

教师活动

介绍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并提出问题:“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中有什么物质?你作出推论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 、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并逐步提出问题:磷脂分子在水表面(空气-水界面)上将怎样排布?磷脂分子在水中"呈球状"又是怎样排布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哪一种最可能是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方式。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细胞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分析,得到答案。

“若将资料中的红细胞改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实验,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仍然恰为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2倍吗 ?若将资料中的人红细胞改为鸡或去壁的原核细胞,进行实验,结果又将怎样呢?为什么?

投影了罗伯特森电镜下的发现及其提出的假说(见教材),然后启发:根据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你能对这一模型提出质疑吗?

随后的一些实验技术显示了双层膜脂中存在蛋白质颗粒。为此,是否验证了你刚才的质疑?真棒!你还能推想出膜中蛋白质分子还可能有哪种分布状态?能否将你所想的图示出来?

播放“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课件,然后追问:这一实验显示了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处于运动状态?脂质分子呢?据此,人们将膜的结构特点并没有概括为“运动性”,而是“流动性”,你能探知其中的缘由吗?能否举些实例证明膜具有流动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和周密思维的好习惯,激发深入探究,帮助理解“膜的流动性”。

桑格和尼克森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于1972年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这一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至此,同学们也能想象出这一模型的“相貌”了,先自主想象一下,再掀起它的神秘面纱。

总结归纳,随堂练习。

学生活动

探究膜的主要成分

体验实验过程

思考实验结果

观看动画

体验发现过程

自主构建模型

六、板书设计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究历程

1、现象:脂溶性物质易进入细胞膜

结论:成分是脂质、蛋白质

2、现象:单分子层面积是膜面积的2倍 结论:磷脂双分子层

3、现象:暗亮暗结构

结论:三层结构,静态统一

4、现象:杂交细胞膜蛋白流动

结论:膜上分子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图)

2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