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美术教案 >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

时间: 新华 美术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板书设计,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写实用美术活动教案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实用美术活动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形态各异的杯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杯子,自主参与绘画,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用点、线、图案等大胆地装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杯子。

2、画板、笔、纸等。

3、四个角度画的杯子,五角星贴花。

4、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观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师:杯子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讲述。

师:(指杯口)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还有什么?(杯身、杯把、杯盖等)

2、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

师:我很喜欢这只杯子,想给它拍张照,用什么拍呢?

__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时画下所拍照。(勾画的要大)

师:你想给他拍张照吗?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

__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__幼儿讲述。

3、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

师:老师这儿已经拍了几张这只杯子的照片,请你们来找一找,我站在哪个角度拍的?

幼儿找出后请大家再观察。

4、提出幼儿绘画要求。

__引导幼儿进行装饰。

师:你想让这只杯子变得更漂亮吗?怎样让它变得更美?

__提出要求。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杯子呢,你最喜欢哪一只杯子,请你也来给它拍张照,好吗?你可以选择一只杯子,找个合适的位置观察这只杯子的样子,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也可以几个人围着一个杯子坐下来,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注意要画得大。画好以后你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点、线条、图案进行装饰,把它打扮的更美。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__幼儿自选杯子或自由组合绘画。

__提示幼儿根据角度观察杯口、杯把、杯身的形状,并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6、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2

[分析]布艺温馨

一、教材布艺温馨分析

布艺温馨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布艺温馨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趣味上的个性感,布艺温馨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布艺中的“布”,是各种纤维品的总称,可收集的布艺温馨材料有: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因材施艺,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艺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布艺温馨陶冶其个性,发展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活动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活动一有两个层次:欣赏和制作。欣赏视角触及现代家居与民间传统布艺。前者烘托出“温馨”气氛,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升其生活情趣。后者则从千阳布枕切入,展示着中国民间美术的辉煌和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教材中呈现的几件作品都使用了填充的基本方法。这些布艺小品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形状和色泽、花纹等特点,通过丰富的联想,恰到好处地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作为装饰,造型质朴、稚拙,难度也不大,适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比如用婴儿袜制作的“小狗”,其“眉宇”之间那个用线固定的褶子.最是传神之笔。至于那两只用长筒袜做的“大嘴巴”,其填充物就是作者的两只手了,所以,它们适合于作表演的道具。教材中展示了打结、捆扎、缝纫三种制作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在造型上产生联想,二是在制作方法上给予启示,不呈现过程而呈现方法,希望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和想像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活动二的技术强度要大一些。教材中呈现了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小挂袋做法:利用牛仔裤上现成的口袋裁剪而成的小挂袋简单巧妙,发掘出了原材料自身的美感,充满趣味和青春气息。人形小挂袋则制作难度很高,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造型、材料花色的搭配和制作方法上获得启示。其他三个小挂袋都利用了不同的材料,使用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展示了不同的造型。

小挂袋创意大致为三类:一、原材料已有口袋结构且富于美感,只要简单加工;二、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折叠、叠加、裁剪、缝合;三、先构思,再选择布材制作。后者一般需要材料充足,技能水平高才能做到。在此强调了一个能体现布材特质的细节:抽去边缘的纬线或经线,使布呈现出漂亮的须须状布边。利用废料制作的关键是对废弃物料如何利用——变废为美,这就是借助联想的方式使之升华。光靠想入非非是不成的,必须用技艺去达到理想的境地。前者叫“因材联想”,后者则叫“因材施艺”。

制作好挂袋后要想办法把它挂起来,呈现舒展的状态。如:利用棍子作支撑,再连线用于悬挂;或是先钉扣子或钻眼,再拴上小线圈用于悬挂;或者干脆用图钉直接钉在墙上。教材中那个三层式的小挂袋的袋口穿入了有弹性的线圈作为支撑,而且还在口袋内面衬入了硬壳纸使之舒展。

对于学生而言,做出一个能装东西并能挂在墙上的口袋就是学习目标,至于是用毛巾、布片、手套还是帽子,以及造型、大小、制作方法都没有限制。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在家中,心中的愉悦和成功感不言而喻。如果学生不仅想到自己,还能想到给自己亲密的家人“量身定做”一个小挂袋,其价值和意义就更大了,家长的鼓励和赞许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三、教学思路

本课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努力创设温馨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和创新的学习热情。通过欣赏和制作等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比较、触摸、制作中感受材质,产生丰富的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从中体验制作活动特有的乐趣。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创设情境”时可利用或实物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布艺制品,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激趣”环节可利用课件欣赏民间布艺制品。也可结合当地的民间布艺制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从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汲取营养。“感受材质”时让学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质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触摸、挤压、拉扯、拆开等方法对布料的特点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学习指导”应在造型和制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通过对原材料方向的变换、原材料局部造型的改变等,设置几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创造表现”环节中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交流评析”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欣赏激趣——方法探索——学习指导——创造表现——评价迁移。

“欣赏激趣”环节中,通过对小挂袋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本活动的学习注重功能性。“方法探索”环节可在交流讨论中比较出各种小挂袋的共同特征和区别,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任务。“学习指导”可从核心任务出发,就如何利用所带布材进行构思、设计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创造表现”可以自主表现,也可以合作完成。“评价迁移”时关注作品的实用性,让学生畅想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进而引发学生对生活、学习用品继续创新的愿望。

四、教学选择

在民间布艺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考虑将活动一分为两课时的活动:专题欣赏和制作。

五、教学建议

1.要提前数周,乃至第一堂美术课就叮嘱学生收集本课所需的废弃布制品及各种花色品类的碎布片,并在讲授本课的前一天通知学生带齐所需用品。

2.本课教学除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范图外,还应设法为学生提供观赏的实物,力求稍大,以便让学生看清楚,有所借鉴。

3.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的方法。如怎样处理和利用布的柔性、伸缩性,纱线滑落,出现毛边、须边……

4.在手套、袜子等材料上进行刺绣装饰时,可在布材内放置硬质板材如文具盒等,可防止将布材两面缝合到一起,又可降低刺绣的难度。

六、教学资料

一、关于布软雕和千阳布枕的介绍:

在千阳民间,布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布只占有平面与厚度二维空间,但却能利用它的软体特性填充物料,制造出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形象,产生雕塑的艺术效果,专家们将它们称之为布软雕。

千阳布枕主要有虎枕、鸡枕和猪枕。虎在民间备受尊崇,虎枕是娃娃们的保护神,是母亲爱心的艺术表现。常用红、黑两色,在造型上突出颈部省略四肢,集威猛、稚拙、善良、顽皮、生动于一身,是民间送娃娃满月、周岁的最佳礼物。在千阳民间,枕猪枕意在祝愿小孩多睡觉、少哭、肯吃肯胖,因其造型肥胖、情态憨厚而备受人们喜爱。鸡枕的由来则是民间传说娃唾鸡枕能长得乖巧、聪明。

二、布艺制品使用案例

1.布艺通过色彩、图案、形态、质地、大小、重叠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可以鲜明地体现居室主人的个性风格、情趣爱好。如有个球迷朋友酷爱足球,在他的房间里,墙上有当拉拉队员时用的长围巾。窗帘、床单、桌布、沙发套、椅子套,电视机套、均醒目地印或绣上了足球的图案,让人一进门便知此君是个铁杆球迷。

2.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孩更加喜欢参与布艺制作。为了充分调动男孩的学习兴趣,这里提供一个男孩的房间布置图片(图1)。

●参考书目:

◆《中国民间美术丛书绝活儿——千阳布枕》湖南美术出版社

◆《生活环保系列5——旧衣新款》吉林美术出版社

◆《生活美劳diy一布玩篇》吉林美术出版社

◆《明天儿童手工系列奇妙手工乐园——布布皆惊奇》明天出版社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朱尽晖编著

◆本页图片均出自《儿童家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张欣)

[教案]肖华、魏璇炫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肖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2.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魏璇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

(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基本/基本型口袋/单袋型

外形\异型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资料]图片资料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蓝、绿)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

2.请大班的小朋友准备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动背景图《春天》

4.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裙子各一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复习认识四种颜色。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

(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

(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请幼儿找一找背景图中什么东西和自己的颜色是一样的。

(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单一的颜色扩展到五彩的大自然当中,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4)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绿)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导幼儿用涂色的方法帮助花姐姐给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自选一朵小花做涂色练习,教师提示幼儿涂色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恰当的颜色涂染;涂色要均匀、涂满、干净;涂色时,左右或上下摆涂。

(3)放轻音乐,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小客人花姐姐的出现将活动自然地引入第二环节;请小朋友帮忙这一情节,在激发幼儿同情心的同时也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装扮花姐姐的裙子,引导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花。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对花姐姐的裙子前后不同的比较,使幼儿直接感受色彩的美。而变漂亮的花姐姐对小朋友的感谢,在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提高其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儿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戏。

活动结束:

(在欢乐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此次活动。)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环境描写,人物言行体会老汉(村支书)无私无畏,舍已为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哮、肆、豹、搀、祭、奠。

2、读通读顺课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拥戴。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___的事;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4、句画文中村支书的言行,思考批注,他是一个___的人。

5、句画文中对大雨和洪水描写的语句,思考批注,当时的情况___,村支书有___的品质。

6、全文在结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7、给文章重新命题:___桥。

二、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录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3、阅读迁移练习:

同步阅读168页《星星点灯》

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赞扬了盲人星星___的美德。

4、运用课文“设置悬念,结尾点题”的写法写一个人。如《晨雾中的人影》《天名英雄》《这是谁干的》等。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理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要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行文思路:

⑴(1~4)突遇山洪

⑵(5~16)疏导撤离

⑶(17~27)桥塌殉职

⑷(24~27)祭奠英灵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体会语言的精妙

1、体会人物特点、写法:

老支书言行描写:

忠于职守、铁面无私、舍己为人(短句、比喻、拟人)

大雨、洪水环境描写:

不畏牺牲舍己为人。

2、指导学生抓住环境、言行读出对老支书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研读课文在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语言:言行、比喻、拟人、短句。

结构: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5

泰安市宁阳镇中心幼儿园  冯静 【设计理念】

花开的季节,五彩斑斓的蝴蝶吸引着孩子,他们多么渴望与蝴蝶追逐、嬉戏。根据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设计这节美术活动《花蝴蝶》,锻炼宝宝手指灵活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学习用团,揉,粘贴的技能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各色皱纹纸若干,胶水,抹布,大型蝴蝶轮廓四个。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宝宝学会装饰蝴蝶的方法;难点是宝宝在装饰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作品。 【活动过程】

1. 出示蝴蝶轮廓,引起宝宝的兴趣。

“宝宝看看,我们的大蝴蝶漂亮吗?”(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一起再给它穿一件漂亮的裙子,好不好?那怎么做呢?”       

2.讲解,并指导幼儿操作。

“看老师,我们先把皱纹纸团一团,揉一揉,揉成一个小球,沾点胶水,使劲按在蝴蝶的翅膀上。”“小蝴蝶的裙子还是不好看,我们在一起做给他填满好不好?”。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宝宝给蝴蝶穿的裙子真漂亮,我们一起和蝴蝶跳舞好吗?”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蝴蝶投放在环境创设中。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6

一课时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

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7

课题十四:风筝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了解风筝左右对称的特征,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回忆放风筝的场景、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

教学难点:把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的亲身体验加以表现。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提问:你玩过风筝吗?都玩过哪些风筝?

2、欣赏多种风筝,了解左右对称的特征:教学生如何玩风筝,从风筝结构与放飞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风筝能平衡飞在空中的起码条件就是左右对称。同时欣赏课本中的风筝,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美,它不仅是对生活中动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提炼、美化。

3、展示风筝的照片,直观体会风筝的多种样式。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风筝。

4、放映录像,观看风筝的艺术节的录像。

5、把自己放飞的场景或是录像中的映象最深的画面表现出来。

6、生生互评、取长补短、修改画面。

二、拓展:

研究风筝的飞行原理以及它和飞机飞翔的原理的关系。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8

课题:菊花(中国画)

课型:中国画临摹

年级: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执教者:情在天涯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慨,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黄色。花蕊用绿色填上。

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 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板书设计 :在图片里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向一个方向来回涂色。

2、会根据水果轮廓图选择相应的颜色笔涂色。

活动准备涂色—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涂色的兴趣。

教师出示水果轮廓图。

提问:这是什么?说说应该给这些水果穿什么漂亮的衣服?

二、示范涂色。

涂色时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涂。

三、练习涂色。

鼓励幼儿大胆涂色,给水果穿上漂亮的衣服,提醒幼儿顺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涂满、涂匀。

四、相互欣赏作品。

五、评价:

1、幼儿能尝试用油画棒在纸上来回涂色。

2、能选用相似的颜色给水果穿衣服。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0

储蓄罐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2初步认识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储蓄罐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材料:废纸盒、彩色卡纸。工具:铅笔、剪刀、胶水(胶带)。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常会得到家长给的零用钱,春节期间,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更是多得用不完。但我们应注意养成节俭、不随意乱花钱的良好习惯,将剩余的钱储存起来,大笔的钱当然要存到银行去--而零星小钱则可以存放到储蓄罐里。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储

蓄罐既美观又实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通过利废制作各种动物造型的储蓄罐。(板书课题)

2.读画:欣赏书中的照片。这些造型各异的储蓄罐

十分美观实用,看的时候注意他的制作方法,待会儿倾销朋友来说一说。

三,制作步骤:

1在空纸盒的顶部剪一个小口。

2根据纸盒的大小、形状,设计装饰用的动物图案。

3将设计好的图案画在彩色卡纸上,并剪好外形。(可以用几种彩色卡纸剪贴而成)

4用胶水把剪好的图案粘贴在纸盒上即可。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会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菊花的不同形态。

2、会用各种不同的曲线表现菊花的姿态,并能用排水画的技能表现画面.

3、体验作画的快乐,享受排水画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蜡笔、16k铅画纸人手一份,黑色颜料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提问:你们知道秋天最多的花是什么花吗?

你见过的菊花是怎样的?

二、图形刺激:

1、看课件,观察各种菊花的形态、颜色。

提问:这是一朵怎样的菊花?

花瓣像什么?好像在干什么?

你会用动作来表现这多菊花吗?

这朵菊花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一群小雏菊像什么?

看着它们,你会想到哪些有趣的事?

2、教师示范三种菊花的画法,用排笔刷黑色颜料。

三、创造表现: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各种菊花的形态。

2、提醒幼儿用排笔刷颜料时不要太多。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布置菊花展。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菊花。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2

[分析]剪q纸故事

一、教材剪纸故事分析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小学四年级上册:08课剪纸故事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剪纸故事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本课教学流程可大致作出如下安排:

示范引路,创意先行——自主表现,剪出外形——了解特征,刻划细节——构思画面,合作组织——互动评议,叙说故事。

四、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六、教学资料

剪纸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就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3: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干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早期的剪纸跟道家祭祀神祖、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象贴y-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

剪纸的装裱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镜框装裱、纸版装裱、卷轴装裱、压胶装裱。

◆中国剪纸网

◆《中国民间剪纸》湖南美术出版社吕胜中编著

◆《外国剪纸集》湖南美术出版社仉凤皋编著

[教案]蒋孟英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8课剪纸故事

年级

4年级上册

执教

蒋孟英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画面)

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文字草稿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课件出示)

⑧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剪出外形,

课件出示:游戏。

教师投影仪下示范刻出花纹

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并放大作品进行分析。

出示剪纸人物范图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展示板展示作业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资料]图片资料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3

小班综合活动:有趣的色彩

美丽的彩色项链

---------手工操作活动

l        目的:

1、通过动手制作彩色项链,训练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敏感度

2、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能较清晰地分辨出明显特征的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

3、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学习粘贴纸条的技能方法,激发幼儿动手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l      准备:

1、故事背景一个

2、作品范例一个

3、各种彩色纸条若干

4、固体胶或浆糊

l      过程:

1、 讲故事引出主题

(展示作品范例)

师: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串美丽的项链,你们想知道这串项链是谁的吗?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项链的小故事

(提出问题)

师:

故事还没有讲完,好心的小鸭要是挨批评了多可怜呀,我们想一个办法来帮助它吧!

2、 教师引入活动

(再次展示作品范例)

师:

要不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鸭,帮它做一串美丽的项链吧

(介绍所要用的材料、重点观察不同的颜色)

师:

小朋友看这些彩色的是什么呀?有哪些颜色你都认识呢?

师:

还有什么呢!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整个制作过程)

3、 幼儿进行独立操作

师:

请选择你喜欢的彩色纸条,然后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4、 评价结束活动

师:

让我们戴上我们漂亮的项链展示给我们的小朋友吧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5

【选材分析】

春天是最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它们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过程分析】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幼儿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变化,用自己的想象去装饰去表现春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春天的景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表现春天。

【活动准备】

1、春天里一些标志性的东西的图片(燕子、柳树、桃花、蝌蚪、花丛、种子发芽、放风筝、春雨)

2、布置有春天气息的环境。

3、幼儿已有春游的经历和春游时的照片。

4、勾线笔、画纸、油画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师:春天到了,你们有出去春游过吗?你们在春游时都看到了些什么属于春天特有的景物呢?(请幼儿根据以有的经验回答)

3、在幼儿回答之后出示幼儿春游的照片并请幼儿讲解。

二、引导幼儿观看春天的景色,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1、出示已准备好的图片,请幼儿观赏。

师:前几天,老师也出去春游了,回来的时候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属于春天特有的东西,这些东西老师有的拍下来了,有的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吧!(请幼儿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讲出图片中的景物)

2、激发幼儿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师:你们觉得你们看到的春天美吗?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丽的春天留住呢?

三、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出来。

1、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可以把春天留住,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下来!然后将画出来的画放到墙上展示,为春天做一个画展。这样我们就能天天看到美丽多彩的春天了。

2、请幼儿到教师布置好的环境中边感受春天边绘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四、欣赏春天画展。

1、在幼儿画好春天后教师将画放置到已备好的主题墙上,并请幼儿为自己的画讲解同时请大家欣赏。

2、相互欣赏、评价。

五、活动结束。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目标定位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由于孩子已经有了春游的经验,使得他们在活动中能大胆的去想像春天,并用自己的想法来装饰春天。而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给幼儿们准备了有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幼儿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乐趣。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6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第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一、教学实施建议

1、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校园场景线描写生。色彩写生各一幅;一组静物及名画家作品若干幅。

(2)学生准备学具:名画家作品资料若干幅。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选择在校园中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具有美感特征并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局部,进行必要的观察提示。

②回到教室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出示教师课前所作的校园写生范画,静物线描及色彩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是怎样基本正确地表现出校园场景和静物的艺术形象的。

(2)发展阶段

①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视频资料片及表现性美术作品,提示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讨论。

②欣赏作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作品进行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小结:师生共同用讨论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传达出创作者对所表现的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

3、课后拓展

提示学生注意所能见到的美术作品,哪些属于再现性的创作,欣赏、分析作品中突出再现的具体物象。

二、教学评价建议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看学生是否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再现性创作的概念。

教案设计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第1课时)

一、基本理念: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依据《美标》注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二、设计思想: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把学生在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更富吸引力。本课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增强学生表现自然和生活的能力,增进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再现生活真实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源于生活真实,而又高于生活真实的美感特征。

2、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在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重点、难点:欣赏讨论作品;艺术表现手段、特征;

五、教师准备教具:一组静物,范画四幅,名画家作品若干幅。

学生准备学具:名画家作品资料若干幅。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这所中学已经学习生活一年多了,请你说一说我们的校园最美的地方,或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地方。

2、新授:选择在校园中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并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局部,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3、回到教室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出示课前所作的校园写生线描,色彩范画;出示静物(二至三件实物)及其线描写生、色彩写生教师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是怎样表现景物的,哪些地方与真实面貌不同。

4、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资料片及表现性美术作品,指导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讨论。

5、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

(1)你对作品中的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2)说明作品中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

6、研究与讨论:

(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

(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

7、小结:师生共同用讨论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传达出创作者对所表现的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是美术作品基本手段和方法。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7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画面中小鱼轻盈的体态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尝试用先按后提的方法画小鱼。

3、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安静等待,小声和同伴交流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课件:关于“鱼”的国画作品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1)教师:画上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如果你也是画中的一条小鱼,你想怎么游?要干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小鱼说了些什么,学一学画面中小鱼的动作,感受不同的动态)

2、师幼共同探索小鱼的画法。

(1)教师:怎么样才能一笔画出小鱼的身体呢?请你们用自己想的方法画画看。

(2)幼儿尝试,教师提炼总结。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可先与同伴讨论自己的构思,如自己想画几条小鱼,可能怎么游,要去干什么,然后再进行创作。

4、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可侧重从画面的构思以及按提方法的掌握上进行评价。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8

学习目标

.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训练涂抹、粘贴等小肌肉动作;

3、锻炼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 1、红、黄、绿等颜色的碎卡纸(树叶);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画纸(每张上画有一棵数,供小朋友贴树叶);

3、小篮子(装碎卡纸用)。

4、浆糊小碟子

5、范画3张(其中1张已贴好树叶)

6、毛巾5条(擦手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作吹气状)。是风的声音,原来是风婆婆来了,风婆婆喜欢旅行,她还喜欢帮助别人呢。有一天,风婆婆经过一个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哭的声音,是谁在哭呀?(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小树),原来是小树在哭。风婆婆停下来问小树:“小树,小树,你为什么哭呀?”小树说:“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没有,我好羡慕他们。”风婆婆笑着说:“别着急,让我来帮助你。”风婆婆对着小树吹了口气(教师作吹气状),小树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旁边的小树可高兴啦,他们也要风婆婆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可是风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儿园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请他们来帮忙吧。今天老师把小树请到了幼儿园里,一会儿就请小朋友帮小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范和讲解。

1、师:那我们用什么给小树做衣服呢?老师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树叶,有红色的(出示),有绿色的,还有黄色的。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随意拿起一片叶子,重复几次)。

2、师: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我们要一张一张地贴上去,小树就穿上花衣服了。(边示范边讲解)先拿起一片树叶,用一个小手指蘸一点糨糊,均匀地涂在叶子上,再轻轻地贴在树上,小手压一压。好看吗?小朋友看一看,这叶子是长在那里的?

师:对了,是长在树枝上,所以我们要把树叶贴到树枝上,掉下来就不好看了。我们再来贴一个。

3、请个别幼儿来贴。

引导幼儿手脏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指导。 

1、操作要求;叶子上涂糨糊的时要涂均匀。贴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忘记用手压一压,手脏了用毛巾擦手。

2、幼儿操作。指导幼儿用各种颜色的树叶贴在指定的地方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19

美术活动教案

一、  活动名称:夸张画

二、  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  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  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  幼儿经验准备:

1、  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  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  环境材料:

1、  夸张画“两个人”

2、  彩笔、画纸

七、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

1、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br><p></p>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作环节: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实用美术活动教案篇20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教师常常感到小班的美术活动难以开展。为此,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展开了研究。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组美术活动方案。在设计中我们尽量选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并让幼儿直接与将要表现的事物及相关作品互动,以获得对所要欣赏和表现的事物的积极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设计以幼儿的视觉感受为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美术活动情境,最后通过提供半成品(或是具有审美性的背景设计)来激发幼儿的创作动机,如“一瓶花”中的花瓶、“小鱼吐泡泡”中的小河、“毛毛虫”中的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底板等。当幼儿完成作品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富有美感的画面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参与美术活动。

活动一:小鱼吐泡泡(蜡光纸贴画)

目标:

1、尝试将大小不同的蜡光纸圆片黏贴在底板上,并在教师的提醒下有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意识。

2、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用糨糊黏贴的方法。

3、能大胆黏贴,体验不同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的“泡泡”贴在展板上的美感。

准备:

1、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的图片或PPPT。

2、颜色、大小不一的蜡光纸圆片,A4大小的白纸或黑纸每人一张。

3、泡泡枪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

4、底板上布置几条小鱼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张贴所有幼儿的作品为宜。

5、幼儿有玩吹泡泡的经验。

过程:

一、调动幼儿关于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泡泡。(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适时丰富词汇:许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圆之舞》PPT,帮助幼儿整理前面获得的经验

1、有个画家画了许多泡泡,看看他画的泡泡和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一样吗?

2、他画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

3、这些泡泡都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特别是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方式,以帮助幼儿丰富泡泡组合的图像经验,便于幼儿在后面创作时主动运用。用“紧紧”这个词来引导幼儿具体感受泡泡的组合方式很关键,因为如果问题太宽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儿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具体、语词准确特别重要。)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黏贴泡泡的状态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鱼说:“小鱼也喜欢用嘴巴吹出许多的泡泡呢!”

2、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演示贴“泡泡”。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底板上贴上一个圆片“泡泡”,在贴之前教师问:“你们想把它贴在中间还是旁边,上面还是下面呢?”同时教师用动作演示每一个地方,最后将“泡泡”贴在幼儿选择的位置上,边贴边说:“先用食指蘸上糨糊,从‘泡泡’白色的这一面的中间开始抹开去,记住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将手指擦干净,再把‘泡泡’贴在底板上。”当贴第二个“泡泡”时,教师问:“是紧紧靠着第一个泡泡呢,还是离它远一点,或者离它很远呢?”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运用前面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图像组合意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明确怎样贴在一起或分开贴,将幼儿无意识的黏贴引导为有意识的黏贴。通过与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泡泡”的大小和颜色,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为后面幼儿的个性化黏贴作铺垫。)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糨糊来黏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们会用糨糊黏贴吗?

(2)谁会用糨糊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糨糊及黏贴。)

(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其实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有目的地讲解并演示过>,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

四、幼儿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

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1、师幼一起将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师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2、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如:“你喜欢哪里的泡泡呢?”

活动二:毛毛虫(纽扣贴画)

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准备:

1、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2、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3、绒布玩具毛毛虫。

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1、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2、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3、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4、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5、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

(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1、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

2、教师逐一介绍纽扣和即时贴底板。

3、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4、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5、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1、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呢?”

(分析:情境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幼儿展开想象,关注毛毛虫的姿态和造型,而且能自然地引发幼儿画出小草、地洞、树等简单的背景,丰富画面。)

2、提醒幼儿将不用的纽扣放回盒中。

四、相互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1、谁能告诉我,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2、引导其他幼儿验证,通过头部方向的变化和身体的`扭曲,变化出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3、针对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纽扣混杂在一个盒里的情况,强调按颜色分类摆放的方法和要求、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活动三:一瓶花(蔬菜印画)

目标:

1、通过用蔬菜印制感受印迹和色彩融合的美。

2、通过猜测、探索等掌握蔬菜印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3、通过观察同伴、相互讨论、描述自己的印制方式,学习印制活动的基本常规。

准备:

1、各种已切好的适合印制的蔬菜、如芹菜头、青椒、苦瓜、藕等蔬菜的横切面。

2、一只花瓶和一束花(可以是真花、绢花或塑料花,花的颜色和形状要多样)。

3、梵高的《向日葵》图片或PPT。

4、装有颜料的盘子,抹布。幼儿人手一份A4纸大小的底板纸,每张纸上已贴好用报纸剪成的花瓶。

过程:

一、调动和丰富关于花的经验

1、(出示瓶花)今天老师带来一瓶美丽的花。你觉得哪种颜色的花最好看?(帮助幼儿梳理并意识到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每一种都很好看。)

2、这瓶花中的花朵都是一样的吗?(引导幼儿发现并用动作模仿花朵的不同形态,指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述:花朵有圆圆的、长长的、尖尖的、大大的、小小的。)

(分析:语言的描述和动作的表达可让幼儿获得一些对于花朵的造型概念,为后面有目的地选择不同横切面的蔬菜印制作准备。)

二、欣赏梵高作品《向日葵》,体验一瓶花如何表现在画纸上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瓶花的画。你们看,它漂亮吗?哪里好看?

2、这瓶花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看上去什么颜色最多?(引导幼儿发现这瓶花的色调。)

(分析: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花朵的不同色彩及其给人的不同视觉感受。这样一方面帮助小班幼儿积累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另一方面促使幼儿在印画时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认识印画材料,讨论蔬菜印画的方法

1、今天我们要用蔬菜来印出一瓶花。(教师逐一让幼儿观察各种蔬菜的横切面。)它好像什么?我们要用它们蘸上颜料来印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朵。怎么印呢?

2、教师讲解并演示印画的方法:先选择一个喜欢的蔬菜横切面,抓住上面,在自己喜欢的颜料盒中用力蘸一下,想好你要在花瓶的什么位置印,然后向下用力按住再轻轻提起就完成了。

3、请个别幼儿尝试,其他幼儿观察后进行评价。

4、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呢?(教师强调一个横切面只能在一种颜色里蘸,用完后要放进同色盒中,让其他幼儿用。自己换色要换另一个蔬菜横切面。)

(分析:培养幼儿正确的用色习惯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有交代,还要演示给幼儿看,并在幼儿操作时注意个别指导。)

四、在教师指导下印画

1、鼓励幼儿尽量多选几种蔬菜的横切面和颜色印画,如:“你试一试,用另一种蔬菜可以印出什么样漂亮的花呢?换一种颜色印出来的花好看吗?”

2、提醒幼儿选择两种以上的蔬菜印画,并把用过的蔬菜放回原处。

五、集体欣赏

1、你喜欢哪一瓶花?为什么?猜猜它是用什么蔬菜印的?

2、针对幼儿在印制活动中的常规情况进行评价。

7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