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

时间: 新华 优秀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好通用物理教案模板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通用物理教案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光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

(3)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其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波的干涉条件,相干光源;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教学难点: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1、从红光到紫光频率是如何变化的?频率由谁决定?

(1)从红光到紫光的频率关系为:υ紫>………>υ红

(2)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传播介质无关。(由光源的发光方式决定)

2、在真空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是如何变化的?

3、任一单色光从真空进入某一介质时,波长、光速、频率各如何变化?

(1)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或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发生变化。即光的的颜色不发生改变。

(2)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后,传播速度将变小。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传播速度的变化?

(3)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波长的变化?

例1: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1/sinθ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倍(c是真空中的光速)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的波长的sinθ倍

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1/sinθ倍

4、在同一介质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速度大小间的关系如何?

(1)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小的传播速度大。

(2)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小的波长大(这一点与真空中的规律一样)。

5、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保持恒定)

6、日常生活中为何不易看到光的干涉现象?(

对机械波来说容易满足相干条件,对光来讲就困难的多,这与光源的发光机理有关,利用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是把一列光波设法分成两部分进行叠加发生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有那些?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从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

2.掌握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体会把一个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得到相干光源的设计思想。

2.通过根据波动理论分析单色光双缝干涉,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光的本性的初步认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双缝干涉图象的形成实验及分析。

【教学难点】亮纹(或暗纹)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JGQ型氦氖激光器一台,双缝干涉仪,多媒体电脑及投影装置,多媒体课件(相关静态图片及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机械波的干涉

[复习提问,诱导猜想]

[多媒体投影静态图片]

师:大家对这幅图还有印象吗?

生:有,波的干涉示意图。

师:[投影问题]请大家回忆思考下面的问题:

图中,S1、S2是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b、c、d、e中哪些点振动加强?哪些点振动减弱?

学生回答结果不出所料,大部分同学能答出a、c两点振动加强,d、e两点振动减弱,而对于b点则出现了争议。一种认为b点是振动加强点,另一种则认为b点是由加强到减弱的过渡状态。

师:b点振动加强和减弱由什么来决定呢?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解决两派同学的争端。

(有学生低语,“路程差”)

师:好!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关键,那么就请你来分析一下b点与S1、S2两点的路程差。

生:由图可以看出OO′是S1、S2连线的中垂线,所以b到S1、S2的路程差为零。

师:那么b点应为振动——(学生一起回答):加强点。

(教师总结机械波干涉的规律,突出强调两列波的振动情况总是完全相同。)

师: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具有波动性。那么如果两列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叠加,也应该出现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并且出现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的现象。那么这种干涉是一个什么图样呢?大家猜猜。

生:应是明暗相间的图样。

师:猜想合理。那么有同学看到过这一现象吗?

(学生一片沉默,表示没有人看到过)

师:看来大家没有见过。是什么原因呢?

[生1]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两个振动情况总相同的光源。

[生2]可能是我们看见了但不知道是光的干涉现象。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也许是没有干涉的条件,也许是相逢未必曾相识。大家看他们俩谁分析得对呢?

生:我觉得生1说的不成立,这样的光源很多,像我们教室里的日光灯,我觉得它们完全相同。

师:好。我们可以现场来试试。

(先打开一盏日光灯,再打开另一盏对称位置的日光灯)

师:请大家认真找一找,墙上、地上、天花板上,有没有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现象?

(大家积极寻找,没有发现,思维活跃,议论纷纷)

师:看来两个看似相同的日光灯或白炽灯光源并不是“振动情况总相同的光源”。

[投影图]

师: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一个点光源分成两束,从而找到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成功地观察到了干涉条纹,为光的波动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推动了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重做这一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二)进行新课

1.杨氏干涉实验

[动手实验,观察描述]

介绍杨氏实验装置(如图)

师: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双缝干涉实验。

用激光器发出的红色光(平行光)垂直照射双缝,将干涉图样投影到教室的墙上,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师:(介绍)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双缝的作用是将同一束光波分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束”。这样就得到了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它们在屏上叠加,就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结论:杨氏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

2.亮(暗)条纹的位置

[比较推理,探究分析]

师:通过实验,我们现在知道,光具有波动性。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机械波的干涉理论来认真探究一下实验中的明暗条纹是如何形成的呢?

[投影图]

图中,P0点距S1、S2距离相等,路程差Δ=S1P0-S2P0=0应出现亮纹,(中央明纹)

[演示动画]图20—3中S1、S2发出的正弦波形在P点相遇叠加,P点振动加强(如图)

EMBEDMSPhotoEd.3

鉴于上述动画的表述角度和效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播放动画,如下图所示振动情况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不管波处于哪种初态,P0点的振动总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幅A总为A1、A2之和,即P点总是振动加强点,应出现亮纹。

EMBEDMSPhotoEd.3

师:那么其他点情况如何呢?

[投影图]

EMBEDMSPhotoEd.3

P1点应出现什么样的条纹?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应用。

(2)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是怎么形成的。

(3)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

(2)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以及“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平板玻璃一块、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平面镜一面、火柴、支架、刻度尺、大白纸一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浇不灭的蜡烛(视频)

播放“浇不灭的蜡烛”视频,为什么蜡烛浇不灭呢?(学生大开眼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极力的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驱动力。同时还能体会到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及蜡烛燃烧成像的好处,为下一步实验设计打下基础。)

一、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讲述:物理学中把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镜子外面的蜡烛称为“物”;镜子里面的“不灭”的蜡烛称为“像”。

观察问题: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并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

1、人或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这节课,我们共同一起来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当物体离平面镜越来越远(越来越近)时,物体的像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实验中,若即可以观察到物体所成的像,又可以较方便地确定像的位置,应选用玻璃板(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②实验中,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两支蜡烛完全相同)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4)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应表格中。

(5)将蜡烛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或是靠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然后重复2、3、4步的实验过程,并将其结果填入位置2、3的相应表格中。

5、分析与验证:

由以上表格所记录的内容,你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我们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用_______方法找到像的具体位置,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探究二: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1、猜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蜡烛熄灭和玻璃板移开,撤出压在下面的白纸。

(2)把在纸上记下的每次蜡烛和像的位置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将其结果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3、分析与验证:

由以上数据我们知道,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垂直”或“平行”)。

4、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玻璃板(平面镜)如果不竖直放置,对实验有何影响?

(2)以上实验都是收集了3次数据,一次可不可以?简单的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三:虚像

做一做:如何用实验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能否承接到像)

点拨:通过平面镜成的像与小孔成像、树阴下的亮斑对比,说明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像,而平面镜是不能承接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体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课堂练习: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将玻璃板垂直水平桌面放置的目的是使像成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3)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刻度尺与白纸的作用是在白纸上标注玻璃板、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便于确定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像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5)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通过观察像是否呈现在光屏上,从而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6)实验时选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防止蜡烛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面成两个虚像,影响实验效果。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平面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大家知道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其实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所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分析可知: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3、由上可知:

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虚像点。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因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四、平面镜的作用和应用

1、不同反射面类似平面镜成像的活动展示,介绍我国古代镜子发展史(如中国古代的铜镜)

2、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梳妆镜、练功房内(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商场内(扩大视觉空间)

3、在军事上的应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可画示意图说明,同时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4、多块平面镜的利用——万花筒

(一)平面镜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二)光污染

平面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好处,它有对我们不利的一面。若平面镜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麻烦,甚至造成“光污染”。如: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有时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1、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滑的,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3、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5、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第1、3题。

2、课外小制作:

(1)利用两块平面镜制成潜望镜。

(2)利用三块平面镜制成万花筒。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4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

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引入:铝环在通电的线圈上方漂浮。

一、复习提问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二、实验设想: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关系。

1.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

(甲)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乙)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丙)图:当把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丁)图:当条形磁铁S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在两种情况中,感应电流的磁场都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变化.

学生填写下表:

图号动作原磁场B0的方向原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磁场B’的方向B0与B’方向的关系甲插入N极乙插入S极丙拔出N极丁拔出S极2、实验结论: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得出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5

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题名称:§12.1重力     教材所在页:第42——46页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

关键信息: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及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 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会他们自己探究想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并能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一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教法:根据本节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探究”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

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事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希望每小队含合作小组数目一样。

(二)整个教学过程 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 ,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秤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42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秤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事物投影展示。)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2.1-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2.1-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1.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完成课后练习

七、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 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6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7

一、设计思路

总体上,以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三个紧密相关的教学问题,基于高一学生的实际和与《弹力》相关的学习任务,注重对实验(特别是实验设计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科学方法的教育与熏陶、领悟科学的思维品质,并尽可能强化创新的意识。

具体来看,本节课是整个高中物理较早进入学生学习的力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的现状,他们在生活中已接触到一些弹力现象,但由于认知水平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阶段,所以对弹力的认识上更多的停留在表面上,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别是在物体发生微小形变时产生弹力的认识了解不够,即有经验的感性认识无法提高到理性认识。

再看学习任务设计,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表面上看较易为学生接受,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将会很空泛。如果深入研读教材,这节课既有物理学中把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思想——通过细管液面升降放大、光点反射放大等方法来研究微小形变,又有力学模型——轻弹簧弹力大小的定量研究及弹簧模型的建立,这就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为学生体验和应用科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再考虑到高中物理新课改,明确地倡导让学生使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并在探究学习中体会科学的思想,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如下图所示的非线性教学策略,通过模拟前人的探究历程,尤其是通过总结评价,让学生反思实验的成败之处及原因,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和领悟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智慧。

SHAPEMERGEFORMAT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材内容】

《弹力》这节课的内容我将分为三个知识层框:“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的存在”、“验证胡克定律”。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弹力》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习者分析

【已有知识与经验】

高一学生通过前面对《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

【认识特征】

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知识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基于以上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把握,以及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为了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弹性形变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2.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弹簧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明显形变和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弹性形变的概念及掌握微小形变观察的物理思想方法;

2.通过探究性实验,尝试使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胡克定律的表达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养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科的特征、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和利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和显示微小形变。

五、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细钢丝、弹簧,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扁平玻璃瓶、牙膏、激光教鞭器光源、平面镜两块(一大一小)、喷雾器、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刻度尺、钩码、力传感器、电脑液晶屏、偏振片、有机玻璃。

【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定的情境,自主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这个主导思想,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演示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教学中多处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境,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

亲身体验,导入新课(5min)

(课前以4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根细钢丝,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绕制一个小弹簧)

【学生实验】用自己绕制的小弹簧,轻轻地一拉或一压,感受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手受到的力的作用。

【思考】这种力是什么性质的力?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又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从而导入新课《弹力》。

【学生实验】用力拉或压同一个弹簧,弹簧不能够恢复原状。

【小组讨论】上面的形变有什么特点:有的形变可以恢复原状,有的不可以恢复原状。

【结论】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让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或者观察到的一些形变,区分哪些是弹性形变,哪些是非弹性形变。

(播放视频):撑船时竹竿弯曲,皮球与地面接触时内凹,钓鱼时鱼竿弯曲。

通过观看视频,形成印象,物体的形变、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二)放大形变,突破难点(20min)

像弹簧、海绵、钓鱼竿,这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这种形变是很明显的。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也会发生形变,而这种形变是很微小的,眼睛无法看见。怎么才能看到微小形变?同学们开始讨论,提出了很多方案,教师在进行评价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例如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样,通过类比的方式使他们想到了放大法。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渗透微观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设计微小形变实验。【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一个扁平的玻璃瓶里,装满了红色的液体,用力挤压玻璃瓶的不同位置时,让学生想一想:玻璃瓶是否发生形变了?但我们肉眼看不见,让学生展开思考。

【学生活动】把一根毛细管子插入橡皮塞中,用来显示体积的变化。

尝试后,液面真的上升了。这表明了玻璃瓶在力的作用下,体积减小了,水上去了。

【教师活动】如果在腰部给玻璃瓶施加一个力呢?请同学上来表演。

【学生活动】挤压玻璃瓶的腰部,液面下降了。

【教师活动】为什么?与此同时,用挤压一支牙膏来说明这个问题,从而把这种细管液面升降放大的思想教给学生。说明这种放大的思想很管用。

【实验说明】结合书本“问题与练习”的第1个实验,我将实验装置做了如下的改进:

玻璃瓶的首选为体积较大横截面为椭圆的瓶子;

细管用口径较小的硬毛细管子,在细管上套一个黑色小橡皮圈,使挤压前与液面相平,并在细管背面用白色硬纸相衬,有利于观察水面升降;

用红墨水将水染红,水与细管的色差较大,宜于观察水面的升降情况。

挤压不同部位,水面有升又有降,彻底打消了学生的疑惑——水面的上升不是由于水的热膨胀而是由于瓶子的形变引起的,因而更清楚更全面展示了玻璃瓶的形变。

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是通过透明细管中的有色液面的上升或下降来反映某种物理量(如体积、温度、压强、热量、内能等)的微小变化,其显著程度取决于细管直径的大小。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在热学演示实验中用得比较多。如用空气温度计或微小压强计来演示诸如比热实验、热辐射实验、液体蒸发制冷实验、焦耳定律实验、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内能实验等,实际上都是运用了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

【探究性实验2】力作用在桌子上的这个形变怎么来显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提出方案,展示方案。

【教师活动】用光点反射放大的办法来进行。激光教鞭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平面镜两次放大,在墙上出现一个点迹,为了看清激光光线,增强趣味性,用喷雾器喷洒细水雾在两平面镜之间的区域,两次反射的红色激光光线立即跃入眼帘,非常生动。同时,为了之后易于观察,用蓝色的小纸片贴住之前的这个点迹。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上来对桌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其它同学观察墙壁上点迹的变化。

【实验结果】点迹发生了移动。这个光点位置的变化说明了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通过光的两次放大,从而把它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光点反射放大。

【实验说明】光点反射放大法是使光的反射角的微小变化通过反射线投射到远处的墙壁上的光点的移位来显示,其变化的显著程度取决于反射镜至光点投射之间的距离。这种放大法通常也叫“光杠杆放大法”。光点反射放大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放大方法。如卡文迪许设计的测量万有引力的著名扭秤装置,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光点反射放大法才解决了测量石英丝微小扭转角的难题,进而算出两球间的引力。

【探究性实验3】细管液面升降放大和光点反射放大的两种方法已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了。但是,有一些物体,像坚硬的钢板、有机玻璃,无论怎么挤压,这个形变还是很难用前面两种办法显示出来。而在这个实验中,可以让一束特殊的光通过这块有机玻璃片,然后对有机玻璃片施加一个压力。透过偏振片来观察一下。

【实验结果】有机玻璃片的边缘花纹发生了改变,用力越大,这花纹改变得越明显。挤压不同部位,花纹改变的形状不一样。这就说明了用这种仪器可以看到极难改变的形变。这在桥梁、刚体形变发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引出概念】我们把这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像上面我们所熟知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就是最常见的几种弹力。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8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知道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教学难点: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教学方法:读、讲、练与分析相结合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叙述火车向你驶来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火车离你而去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同是汽笛发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多普勒效应。

(二)新课教学

1、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问题:什么叫频率?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提示:波源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如果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等,如果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相等,这一现象就叫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

例1:波速为V=100m/s,波源的频率f=100Hz.可算得:波的周期T=0.01s,波长λ=1m。

(1)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在时间t=1s里有100个波传到观察者所在的A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等,音调不变。

(2)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波源以速度V源=10m/s相对于介质运动,第一、波源向观察者运动则对观察者来说感觉到的波速为110m,他在1秒钟内接收到的完全波数为110个,所以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f&39;=110Hz比波源的频率f=100Hz要高,因而音调变高。

注意:波速实际并没有改变,但在相同的距离中却多了10个完整波,是由于波在介质中被均匀挤压,使之波长变短的缘故。第二、波源远离观察者,由同学自行分析。

(3)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以速度V人=10m/s相对于介质运动。第一、观察者向波源运动;第二、观察者远离波源,由同学自行分析。

(4)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于介质运动又如何呢?多普勒效应更加明显

3、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加以总结。

巩固练习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9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5节内容,是继水的压强、水的密度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压强与密度知识的生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为后面学习力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学习浮力的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1)由于人们掌握了浮力的知识,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则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二:说学情

当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通过预习,明白浮力的基本概念,对常见的船漂浮在水面、皮球浮在水面、水受到向上的力的现象也较为熟悉。在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观察、描述、区别、判断总结能力还较为缺乏,另外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控制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课堂上应加于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铁块会沉在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同样由铁制成的潜水艇就能潜入水下航行。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死海里,人们却能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看报。水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二)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将一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

上推。

当放开手后,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由于水的浮力,瓶子将上浮最后浮出水面。

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吗?

实验: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再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体,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提问: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

回答:因为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将弹簧秤下的物体浸没在水下。你又发现了什么?——弹簧秤的读数也变小。

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又说明什么?——说明水对物体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

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水的浮力就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这个实验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测量浮力的方法,即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G,再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则浮力的大小就是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那么,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吗?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注意风筝、直升机、飞机不是浮力的应用)

怎么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呢?

实验:一个充足了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连着气囊,一开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此时的杠杆是平衡的。

当把打气针插入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气球体积变大,杠杆失去平衡,左边(球)上升,右边下沉。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结论: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单位:牛。

总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知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0

教学目标

学生基于亲身实验能说出光沿直线传播到平面镜平面镜后又沿直线传播出去;光照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而返回来的现象叫反射。学生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小组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基于亲身实验确认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难点

学生基于对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提出问题

1.用激光笔从实验盒的不同角度照射,出现或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光传播路径。提问:同学们请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空气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意图: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如果在充满烟雾的实验盒底部放一块儿平面镜,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把你猜想的结果画在记录纸上。

3.汇报:请同学展示猜想结果,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究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让我们借助实验来进行观察。

2.实验方法:

①先将香点燃放到实验盒中,用激光笔从盒子的上方沿不同的角度照到盒子下方平面镜的点上,观察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在盒子前面的胶片上做好记录,先画出平面镜上点的位置,然后利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光线;

③实验至少做三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

3.汇报: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总结(PPT)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随机介绍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为后面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打基础。】

三、初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1.展示几组学生的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记录,你有没有发现光的反射现象有什么规律?

2.请小组的同学轻声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4.提问:黑板上的反射现象应该怎样补充完整?(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光线)

【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初步运用。】

四、利用光的反射规律

1.我们已经发现了平面镜能反射光线,还有一定的规律,现在让我们来利用这个规律来完成一个挑战的任务,看教室四周的墙上分别放置了高低不同的三个目标,请小组的同学就近选择一组目标,将平面镜放到桌子上不动,利用激光笔分别打中三个目标,看哪个组打中的最快。

2.开始活动

3.汇报交流,说一说打中目标的窍门。

【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进一步运用。】

五、光的反射的应用

1.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光遇到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2.介绍光的反射的应用

潜望镜汽车的后视镜额镜

【设计意图: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3页的资料,还有什么新的认识。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1

授课题目3.5~6核裂变核聚变第1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星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裂变现象,理解核裂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2.能根据质能方程计算裂变放出的能量

3.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临界体积

4.知道聚变反应,理解聚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5.知道可控核聚变反应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结合能的学习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核反应堆的原理及核电站的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应用,体会物理学的价值和威力。

2.通过了解核武器、核电站等诸多核知识的应用,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类带来灾难。教学重点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核裂变的两个应用及核聚变的点火难度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板书或板图设计

教学过程环节检测内容检测结果

及补救措施针对

教学

重难

点的

当堂

检测

反馈

教反思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入1.复习引入:原子核的结合能如何计算?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原子核蕴含了巨大的能量,今天我们学习原子核能量的两种应用核裂变和核聚变。2.核裂变1.概念: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现象称为核裂变。

2.练习。哪些属于核裂变反应。

3.核裂变能放出巨大能量,核燃料与煤释放能量的对比。(具体计算留作作业)

4.链式反应、临界体积的概念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就以能源为例,用相关例子向学生说明,能源的分布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些工业基地附近往往能源丰富(渗透自然环境是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也有些工业基地,如我省宁波北仑工业基地,周围没有丰富的能源,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交通,摆脱了能源的限制(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的例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能源可以影响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点。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__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____,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39;教学__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____、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____教学____——投影仪、录音录像、多____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____。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____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____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__,特别是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识后,____:我国考虑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电站,给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提出的地点是否合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巡回到各组之间,以__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学会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各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__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要求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5.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物理。各种教学____的恰当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之产生共鸣,让物理课“美味”飘“香”。

第三,规范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6.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讲速度选择器知识有关题目时,有些同学不会做这种题目。笔者在讲解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然后较容易地完成,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普遍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再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经过半年的实践,我校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__学年的第一学期市物理统考中有许多同学考出了七十多、八十多的成绩,最好的一同学考出89分的高分;一些讨厌上物理课的同学,学习也变得主动、自觉,与__时相比判若两人;原来不愿做作业的同学现在基本上能____完成,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广大学生都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物理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3

教学目标

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器材

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五、课时计划

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指导学生活动:把水擦在手背上,用嘴吹(用书扇)。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

3、提问:有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水不见了,干了,比较凉。)

水和酒精到哪里去了?(变成气体跑掉了。)

二、新课教学:

(一)、汽化:像水或酒精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提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先来探讨有关蒸发的知识。谁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吗?

(天热了在教室里洒水;晾晒衣服…)

2、由晒衣服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板书学生的猜想)

(三)、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问:同学们思考: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衣服干的快呢?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A:表面积

蒸发:影响因素

B:温度

C:空气流动速度

2、蒸发的特点: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沸腾

二、观察水的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汽化中的沸腾现象.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有什么现象?

1、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热水温如何变化?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实验装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教师请设计好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

3、将记录的数据若放入表格中,则很直观明了,那怎样设计表格呢?

4、在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讲述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温度计,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

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

读数要迅速准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5、分析:

(1)、定义:通过观察哪位同学起来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提问:在实验中测到水沸腾时的温度多少?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数值吗?为什么不完全相同呢?

(3)、介绍:图像法可形象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由于初二的学生对函数图像没有接触,教师先用两个作标点举例,后让学生画图.

(4)、特点

观察水的沸腾图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6)、沸点: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

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4

物理教案-温度计(精选2篇)

-温度计篇1

温度计(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

测量范围以及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教学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教学器材

常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26支,热水、温水、冷水各

一杯,挂图、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举例说明热现象在日

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3.演示课本第36页图4-1的实验;

结论: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

4.过渡引入新课温度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

温度的判断和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所以,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新课教学

第一节温度计

一、实验用温度计

1.构造

(让学生认真观察常用温度计,再请一名学生回答其构造、最后

由教师概括)温度计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几

部分组成.

2.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投影片说明

其原理)

二、摄氏温度

要测量温度,就要先确定其单位.温度的单位跟长度单位一样,

是人为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温度的单位

常用:尺、丈、寸、里摄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华氏度

国际:米                       开尔文

提问: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后再回答)

规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00℃)度:沸水的温度:

1度(1℃)=(100℃-0℃)/100=1摄氏度

说明:

(1)摄氏温度用t表示.如:t=25℃;

(2)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3)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

零下4.7℃摄氏度.

三、热力学温度

1.绝对零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2.热力学温度:T

(1)定义: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

(2)单位:开尔文,符号:K.

(3)跟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K.

如:体温为t=37℃时,T=(37+273)K=310k.

四、体温计

(先要求学生观察体温计,然后回答)

1.构造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

缩口,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比较

(要求学生通过看书、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然

后,师生共同分析,正确地填写右边表格)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不相同的?

作业 课本上第37页-38页的第1-4题.

(用投影片将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较

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测量范围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相同点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内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摄氏度

物理教案-温度计篇2

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进行新课

1.温度

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实验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K,0℃=273K,100℃=373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2.章后习题1.

(四)说明

1.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温度的物理意义,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写法和读法。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5

一、说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第六节,本节内容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总结,又是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刚刚学习过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有了采用观察、归纳、讨论、公式、图象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三、说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克服以往“重知能、轻情感”的缺点,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所有目标都较为具体,这样做是为了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也利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

四、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建立速度和位移公式。突出策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使学生对两个公式的建立过程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例题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教学难点是平均速度公式,突破策略:运用具体实例,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有较多的感性认识,Flash课件辅助,使学生理解可以由v-t图象导出位移公式,再回头印证前面的感性认识是正确的。

五、说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让学生先认识再探究进而掌握运动的规律;勤动手、善用脑进行再创造,使能力获得全面培养。

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Flash课件,动画展示v-t图象推导位移过程中2等分时面积差异大,4等分较小、8等分更小、16等分比8等分更小、推到无穷时没分别,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方法,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学案的设计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探究规律部分有提示,给学生以引导作用;课堂练习部分选用了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题目,在题目之前有特别提醒,提醒学生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后练习选用课本上的例题,题目之后有提示,提醒学生完成后与课本例题对比,寻找不足,规范解答,充分利用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最后的阅读题利用课本阅读材料上一个小小的印刷错误设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示中用到一些语气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板书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及方法,层次分明,对学生归纳总结起到示范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实例引入让学生观看“神六”起飞、汽车刹车体会什么样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丰富感性认识。

第二环节由汽车加速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两种推导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环节用同样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这里方法一因为平均速度是难点,所以教师要用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平均速度的公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刚刚所学的速度公式就可以推导出位移公式。对于方法二用v-t图象推位移公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出关键词组提示学生,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的基础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思想,理解可以用v-t图象上图线下方围成的面积计算位移的数值,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位移公式及平均速度公式。再次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环节由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教师点评。第五环节课堂练习本环节给出两个例题(例题2为备用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点评,提醒学生解答这类题必须先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选择公式求解;解答过程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6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章节主要讲解了向心力的定义、定义式、方向及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这节讲的是描述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合外力,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万有引力的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__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具备了探究向心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向心力有关的现象有,但是有一些是错误的这就给学生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带来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向心力的定义;

能说出向心力的定义、写出向心力的定义式和单位理解向心力的作用效果;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学习,相互联系,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用概念前后联系的方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通过向心力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容易让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向心力表达式验证,向心力来源与作用效果。设定一定运动情景,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来源进行举例说明,进行受力分析。(重点如何落实)

难点:向心力表达式的验证。通过用圆锥摆粗滤验证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做匀速圆周运动解释原理,分析其在运动角度和手里角度的合外力,测量数据与测量器材,一步步得出表达式的正确。(难点咋么突破)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口述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7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说明与建议

想想做做

本节可以直接通过想想做做引入新课。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灯泡和玩具电风扇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动玩具中都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连接,可以控制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这样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想动手试一试的欲望会很强烈。

这节课应该在实验室上,两人一套实验器材。

学生开始实验前,务必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钟!

实验警钟!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目前不必深入说明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的原因,只需简要说明其危害,并要严格遵守。

电流和电路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同时,在学生完成三次闭合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三次电路的共同特征。

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电动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会亮。他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教师在这里要强调电路的闭合性。

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仅仅限于实物的连接;初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为了方便,往往是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电路图便是其中的一例。也可以说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课本中的几个常用元件及其符号不必在此让学生多练,认识就行,可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来逐渐掌握。

想想议议

作为电路知识的巩固,教材设置了栏目中的问题。让学生检查有错误的电路,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路不闭合就不会有电流。课本图5。1—4的错误在于电池没有接在闭合的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电源和用电器关于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按《标准》的要求是从能量的角度讲的,即"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这里,深层次的含义是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如,灯泡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小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音乐门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只是由于学生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还很粗浅,这里没有强调"转化",但教学中可以讲"转化"。

可以在课堂上演示"电池消耗"的实验,让学生从电池的消耗来体会能量的相互转化。

由一节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组成电路,观察小电动机的转速随着时间逐渐变慢。这可以说明电池中的电能减少了,而这部分电能正是提供给了小电动机,维持了它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电极的极化使得电池内阻增加,从而输出电压降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输出电压还能有所提高。不过,从根本上讲,这也确实可以看做电池容量减小的表现,所以以上的解释也不错。不过教师应该注意,这里不要说得过多,否则可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导体和绝缘体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将各种物体(硬币、金属的剪子、塑料尺、橡皮……)连接到小灯泡的电路中,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物体是容易导电还是不容易导电。根据物体导电性能的这种差别,知道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初中阶段,学生在了解这一特性之后,必然会产生了解其原因的愿望。课本只是直接说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够导电;食盐水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也是导体。

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这段内容具体化,用较形象的板画(如图5—1)或动画类的计算机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电流的方向

教材中没有以"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这种方式给出电流方向的定义,而是回避了实际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这样处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实际运动方式跟我们头脑中"定向运动"这种经典模式其实也是相差很远的。这里只要求学生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这里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最好不要简单地说电流沿着"正极到负极"的方向,因为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的。也不必让学生区分电源"内部"和"外部",在谈到方向时只要不把"用电器"一词忘掉就不会错了。

教材中提到发光二极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种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生活中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实例很多,电视机和收录机上的指示灯、城市街道上的红绿灯、火车站上的布告牌、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都有用到发光二极管的。教师在这里结合当地的实际多做些介绍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小玩具、小仪器的兴趣。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此题的目的是进行"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这种训练对于学好电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增加一些这样的练习,要不怕简单、不怕重复、不厌其烦。

不仅要在纸面上"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还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多次这样的练习。要多练。在成年人看来,连小灯泡跟连小电机、连音乐门铃好像是一回事,但对初中学生来说,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练习。对于知识,一般说来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只作课本上的练习远远不够,要在实验室里多动手练。

2、这是一个设计题,比较简单,连成一个闭合电路就行了。可以和第1题结合,在实验室里进行训练。

3、这是一个设计制作型练习。首先要能够区分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不过,不要把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这两个名词告诉学生,学生会把它们和电源的正负极混淆。只说让学生判断,他们手中的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哪条接线流入,不允许从哪条接线流入,就行了。

有的发光二极管需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才能发光,使用时要注意给学生配备合适的电池组。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8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进而分析系统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自然引出热量与系统内能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研究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能区分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有区别的

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热传递能够改变系统内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感受能量的转移,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稍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讲解

六、课前准备

铁丝、布、酒精灯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础知识提问:

1、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内能?内能于什么有关?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想一想,使一段铁丝的温度升高有哪些方法?

回答:将铁丝来回多次弯折,用布摩擦,将铁丝放在火上烧,与高温物体接触……

教师:可以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

(2)热传递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

(3)热传递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1.热传递

(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①热传导:不借助于物质的宏观移动,而靠分子、原子等粒子的热运动,使能量由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②热对流:流体依靠宏观流动而实现热传递的过程,在对流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流又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当流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进而出现密度梯度时,高温处流体的密度—般小于低温处(水在0~4oC时的反常膨胀现象除外),这时如果流体的密度由小到大对应空间位置的由低到高,在重力作用下,流体便开始作宏观的定向流动,密度小处温度较高的流体向上运动,而温度低处密度较大的流体填充过来,行成了流体的对流,从而使能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强迫对流——靠外来的作用使流体在高温处与低温处之间作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过程,例如制冷系统内工作物质的循环流动就是靠压缩机的工作强迫实现的。

③热辐射:不依赖于物质的接触而由热源自身的温度作用借助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辐射的强弱。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线进行辐射,温度较高时,热辐射的成分在可见光区。如太阳就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经宇宙空间传给地球的。

2.热和内能

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热量?能否说某一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为什么?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满足什么关系?

(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有何不同?

回答: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Q吸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ΔU

(3)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做功,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如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电能等发生转化。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19

知识点一质点的概念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知识点二参考系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

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如果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

知识点三坐标系

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坐标轴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m,-2m,-1mB.-2m,2m,1m

C.4m,0,1mD.-4m,0,-1m

6.如图3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她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通用物理教案模板篇2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资源】

1、学生分组:激光笔、自制空心玻璃柱、装了水的水槽(水中加入了少量牛奶)、蚊香、果冻、玻璃砖、自制半密封水槽。

2、教师教具:自制小孔成像演示器、激光笔、水槽、浓糖水、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PPT:

同学们,我们要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要有什么?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

观察

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进行新课

1、光源

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

讲解光源的分类

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的墙上产生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看图片,猜想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呢?

怎样才能看到光传播的路径呢?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教师巡视。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并分析得出的结论。

演示不均匀糖水中的光的传播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怎样表示光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学生做手影游戏

引入:影子的形成;

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演示并讲解小孔成像及其原理。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

游戏引入:站队时怎样站直?

PPT:开凿隧道时怎样确定掘进方向呢?

4、光的传播速度

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大家看课本71页。

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5、小结

请大家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6、动手动脑学物理

PPT展示课后小练习。

太阳、火把、手电筒等都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

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灰尘、喷水、薰烟等。

小组实验(合作)。

讨论、交流。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补充完整

学生用器材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做游戏并回答站队的原理

阅读并回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回顾并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

以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对象。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7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