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

时间: 新华 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1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言组成,分别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修羊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人为了让秧苗长得快一点,而把秧苗拔高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小,语言浅白,道理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现了阅读理解——概括抽象的逻辑训练过程,是一个难点。要做好任务分析,以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标。

4.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不是要求掌握“赶紧”“焦急”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如何在句子中写具体些的表达要求。

5.课文只有一幅插图,而插图仅仅呈现《亡羊补牢》故事发生的一个具体情境,对借助插图阅读帮助不大,体现了向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因此,利用寓言故事的题目梳理故事的条理以了解故事内容,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6.课后选做题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本设计不涉及。

学情分析:

1.寓言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白纸一张,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已经学习了《坐井观天》等三篇寓言,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但“寓言”一词是新知,要在适当的环节向学生讲授。

2.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属于概括抽象思维训练,而概括思维是二年级学生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因此是一个难点,要注意目标水平的把握,不宜要求学生能像成人或成语词典那样高度概括,学生能有根有据对这两个故事的事或人物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与成语的意思相同,就可以视作达标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说感受想法的目标,是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制定的。)

3.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5.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寓”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亡”等8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寓”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课文《坐井观天》吗?谁能讲讲这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谁还记得这个小故事说明的道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记性真好。在《坐井观天》那个学习单元里,我们一共学习了三个小故事,明白了三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上学期学习的相同,都是通过小故事说明道理,并且,我们还给这一类课文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老师板书题目:12寓言二则(“寓”和“则”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寓”“则”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能猜出这一类讲故事明道理的课文叫什么名字吗?(预设:名字叫做寓言。)同学们真聪明。对了,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们为“寓言”。那么,根据题目,你们知道课文要给我们讲多少个的寓言故事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要讲两个寓言故事,“二则”告诉我们的。)课文讲的是哪两个故事?请看老师把它们的题目写出来。

1.老师板书题目: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亡”“牢”和“揠”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亡”“牢”和“揠”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导语:“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中的“亡”“牢”和“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寓言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寓、寓、寓,寓言的寓。)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翘舌音的:喘;平舌音:则、钻、此;边音:牢。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指名朗读,一人读一个故事;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③评价完一个故事,齐朗读一个故事。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寓、寓、寓,寓言的寓”。齐读,自由读。

(2)“亡、牢、钻、悔、此、焦、筋、疲、截”口头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它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的道理。

(一)学习《亡羊补牢》。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联系课文想一想,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吧。

出示任务:题目“亡羊补牢”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呢?(预设:课文讲的是从前;一个人丢失了羊以后吧羊圈修补好。)我们就称呼这一个人叫养羊人吧。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养羊人丢失了羊以后把羊圈修补好。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亡羊补牢”故事内容。

(1)导语:从题目“亡羊补牢”,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这位养羊人经历了两件事:“亡羊”——丢失了羊和“补牢”——把羊圈修补好,请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在“亡羊”部分最后用“‖”这个符号表示。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亡羊:从开始到“把羊叼走了。”

补牢:最后一个自然段。

3.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亡羊”。

(1)导语:对了,这个寓言故事先讲“亡羊”,再讲“补牢”。

(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了?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问:图中画的是一个羊圈。

第二问:这个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3)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句子讲到了这幅图说的情况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句子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句子2: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5)导语:对了,这两个句子讲到了图画表现的情况——羊圈破了个窟窿。

出示任务: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除了让我们了解到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意思外,还告诉我们其他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6)反馈指导。

意思1:狼是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

意思2:狼是两次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追问:你是从哪个词知道是两次的?预设:是从“又”这个词知道的。)

(7)导语:不是说“亡羊补牢”了,怎么狼会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呢?

出示任务:默读“亡羊”部分,想一想,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的原因是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8)反馈指导。

句子: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原因:因为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没有修羊圈堵窟窿,所以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

(9)小结:“亡羊”这一部分故事,讲了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丢了两次羊。

4.结合生活,了解“补牢”。

(1)导语:由于养羊人没有修补羊圈,狼又一次叼走了羊。养羊人接着会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默读“补牢”部分,在每一句话的开头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每一句话,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里,了解到养羊人的什么情况?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先订正一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了解到养羊人后悔没听劝告,想到丢了两只羊后修羊圈还不算晚。

第二句:了解到养羊人堵上了窟窿,修好了羊圈。

第三句:修好羊圈后,养羊人的羊再也没有丢了。(在这交流汇报过程中追问:“从此”说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设:从修好羊圈开始。>)

(3)小结:“补牢”这一部分故事内容,讲了养羊人丢了两次羊后,知道修羊圈还不晚,修好了羊圈,羊再没有丢了。

5.感悟“亡羊补牢”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故事内容我们了解了,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养羊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①我会对养羊人说,你如果早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第二次丢羊了。

依据的句子:从“街坊劝他说”到“把羊叼走了。”

②我会对养羊人说,丢了两次羊后,能听劝告修羊圈还不算晚。

依据的句子:从“他很后悔”到“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①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要听别人劝告,不然会一错再错。

②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提问: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亡羊补牢”最后告诉我们是哪个道理呢?你根据什么断定的?(指名回答。预设:第2个是“亡羊补牢”最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断定的依据是“补牢”部分的内容。)

(5)小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内容,明白了它说明的道理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吗?

出示任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题目“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揠”是拔,拔高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快生长。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揠苗助长呢?(预设: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揠苗助长。)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点长高。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揠苗助长”故事内容。

(1)导语: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在这个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画上“‖”。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是从“一天,”到“‘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3)导语:对了课文的这一部分是具体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那么,课文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意思,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任务:默读剩下的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第一自然段:古时候有个人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第四自然段: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

3.尝试讲故事。

(1)导语:第一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原因——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就揠苗助长了。第四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那个揠苗助长的人的心情变化,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的故事。注意讲清楚那个人的心情变化。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引导:

①心情变化:巴望——焦急——急忙——高兴

②情节:天天看——几天后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一天想出办法,一棵棵拔高——都枯死了。

4.感悟“揠苗助长”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梳理课文条理和讲故事,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就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了。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揠苗助长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禾苗有自己长高的过程,你不顾它们长高过程,急着把它们拔高,只会把禾苗弄死了。

依据的句子:(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2)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3)禾苗都枯死了。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5)小结:“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四、完成课后“读一读”,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导语:课文我们学习完了,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了,接着,我们还要学习一个语文小知识,同学们有兴趣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练习)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想一想:一组的两个句子在用词上和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组:

用词上,第二个句子多了“赶紧”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把羊圈修好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表示修好的意思,第二句则有抓紧不拖延修好的意思,把养羊人知道自己错了,要迅速修好羊圈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第二组:

用词上第二句多了“焦急地”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转来转去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单纯表示转来转去,第二句表示了转来转去时的心情是很着急的意思,表现了揠苗助长的那个人盼望禾苗快快长高急切的心情。

3.小结: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了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具体了,就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了。我们以后写句子或写话,也可以像这两组句子的第二句那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钻、劝;上下结构:牢、丢、告、筋;半包围结构:疲;独体字:亡。

(二)指导书写和抄写句子。

1.指导“钻”“劝”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钻”“劝”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分别提示:“钻”字左右等高;金字旁的三横和竖提的收笔都靠近竖中线,第二横压横中线起笔;右边“占”竖长;“口”扁,竖压竖中线起笔。 “劝”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又字旁捺变长点;右边“力”字横折钩起笔压竖中线起笔,撇穿插到长点下方收笔。范写“钻”。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牢”“丢”“告”“筋”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牢”“丢”“告”“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牢”字上小下大;宝盖头的点压竖中线,“牛”的第一横压横中线起笔,第二横比宝盖头宽,竖压竖中线。“筋”字上小下大;竹字头写在上半个,下部“月”字撇压横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力”字横折钩压竖中线起笔,撇过竖中线靠近过“月”的钩收笔。“告”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压横中线收笔。 “丢”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起笔,沾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部撇折在竖中线起笔,撇折的撇与点的角度相同。范写“筋”“丢”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亡”字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亡”各笔画起止位置。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疲”字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疲”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提示:病字头的点压竖中线起笔,里面的“皮”要包在病字头里面,最后一笔的捺长,并伸出病字头。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2

教材分析: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爱书,更是一种美德。大凡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鲁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是爱读书的典范,本篇课文记叙的就是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事。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鲁迅爱护书籍的表现。

第一层(1自然段)写鲁迅爱读书,看书时对书籍非常当心。

第二层(2自然段)写鲁迅爱书,他精心地保存书籍。

第三层(3自然段)写鲁迅爱书,认真保持书籍的干净和完好。

第二部分(4自然段)写鲁迅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提示课文主题。

2、用词准确,极有表现力。

3、先叙事后总结的“分------总”结构方式,使课文条理清晰,而且有说服力。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出12个字。

教学重点:

学会写出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你都喜欢看什么书?你们是怎样看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名人看书的故事。板书《爱护书籍》

二、 新课探究

1、齐读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2、初读课文,通读文句,自学生字。

①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要多读几遍。

② 学习生字,师:同学们都读完了,生字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看你们认识了多少字(出示生字,认读)

③ 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让学生自由说)

(这个环节,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能积极投入。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读书的兴趣,并且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文识字不但提高了识字效果,而且突出了课文的重点。)

3、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1) 同桌互读,师:同学们把生字读准了,能把课文读下来吗?(相互读,互相提提意见。)(标下自然段)

(2) 展示读书,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愿意读给我们听听?(读后评价,主要评正确、流利,肯定学生优点,注意表扬,激励)

(3) 教师教师范读。

(4)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读,生生互动,让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师生互动,体现了开放式课堂教学。读书要体现过程,还要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5) 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 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

(7) 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8) 复述课文。

A谈谈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B简单的复述这个故事。

(学生复述前,先练习,体现重视学习学习的过程。)

(9) 教师总结,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体会很多,今后,我们也要学习爱护书籍,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课文延伸:你们想一想,以后我们应该怎样看书呢?今后你准备怎么办?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扩展,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4、 学写生字,造句练习。

(1) 小组内认读,老师读,检查自学。

(2) 学生组词。

(3) 教师范写。

(4) 造句练习。

(5) 学生朗读。

(写字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5、 自我检验,总结提高。

师:学会了这个单元后你有什么要说的?(引导学生自由说)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爱护书籍还要做事认真的态度,对我们很重要,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做到这一点。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

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自由练读古诗。

★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四、四读诗,背诵积累

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五、作业

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4

教学目标

★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 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 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小结: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知道课文的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诗歌

找出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画下来并多读几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弄懂?

五、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

1、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成片的松树林像树海一样,风吹得它哗啦哗啦响)

C、那瀑布声音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亲自去听听吧!

D、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的声音怎样?

你能用朗读体现出你的理解吗?自己先练一练吧!

请学生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虽然耳边响着瀑布隆隆的声音,可我们见到瀑布了吗?

想不想快点见到呀?那让我们赶快上路吧,走着走着,山路忽然一转,(  )!

A、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惊奇)你来试试吧!

抽生读大组赛读

B、作者也被这景象惊呆了,惊叹到,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这白银指什么?你觉得这般景象美吗?这般景象是什么样?

小结:

叶圣陶老爷爷很喜欢这瀑布还把它比作了白银呢!这苍翠的青山,再加上白银似的瀑布,色彩多么鲜明,真让我们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小节,赞美赞美这般美丽的景象吧!’

同桌读( 瞧你们读得多棒,我也想来试试了)师生配合读

过度:

远望瀑布像一道白银,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瀑布脚下,离瀑布就更近了。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看到瀑布从天而降,你有什么感受?自己读一读三小节,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3、前面有同学提出不理解珍珠的屏,现在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谁能用你的朗读体现出你的感受?个别齐读

A、一阵风的到来,一瞬间把瀑布变得更加美仑美奂,看着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B、我也似乎站在了瀑布脚下,无数的小水滴轻轻溅落在脸上,望着升腾起的雾气,像是置身于仙境中,我也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水帘垂挂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C、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读来体现?   个别2生比赛读齐读

六、总结全文:

瀑布这样壮观,难怪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你们的朗读让瀑布变得鲜活了,所以叶圣陶老爷爷一听到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得想看到它,从远望到近看,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瀑布那壮观秀丽的美,只要我们再仔细品位,你还能发现它有更多吸引你的地方,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吧!

个别你想邀请谁和你一起读?同桌读大组赛读

七、最后,让我们配上动听的旋律,来赞美这大自然伟大的奇观吧!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9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

3.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9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5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重点:

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5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2.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时钟的作用是什么?(师出示小钟)

2.自然界中也有钟,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3.板书课题:自然界的时钟,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5)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自然界的时钟指的是什么?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通过课文的学习,朗读感悟,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朗读感悟,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书上列举了哪几种花儿?它们是怎么报时的?

2.小组讨论,汇报。

3.指导朗读。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其他的动植物报时的方法。

5.为什么有一些动植物能准时的活动或开放呢?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钟”。

6.大自然中有哪些动植物能报时呢?学生互相交流。

7.感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四、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自然界中有趣的生物钟现象?说一说。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同步训练》14课。

4.预习古诗。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流、砍、老”3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流”字。

2、 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填补童话空白。

[教学准备]

CAI、图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 动情描述,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吗?(CAI:大树)

我呀,就是住在河边的那棵大树。(板书:大树)

大树上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吗?

2、 师:这棵大树每天看着跑来跑去的小鹿,飞来飞去的鸟儿,自由自在的风和河水,十分羡慕它们。大树心里十分难过。在它伤心难过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你们想知道吗?请翻开书P130,自由朗读课文的第5-8自然段。

二、 走进童话,尽情体验

(一) 角色体验 自主阅读第5-8段

1、师:你们知道谁来帮助大树了。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小鹿、鸟儿、风、河水的图片。)

2、师:小鹿、鸟儿、风和河水你喜欢谁,就找到那个自然段读一读,想想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师:当大树伤心难过的时候,一只小鹿跑过来了。(CAI:小鹿)

大树正伤心呢,谁愿意做这只小鹿来安慰安慰它吧!(CAI:“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指名读读这句话,比比谁会安慰大树)

师:小鹿这样安慰大树,心里一定有了帮助大树的好办法,快说来听听。(学生回答,板书“带”)

师:猜猜小鹿会把大树的种子带向那些地方?

小鹿把大树的种子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下可帮了大树的大忙了,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第5自然段吧

4、过了不久,一只可爱的鸟儿飞过来,它也来帮助大树了。你们都来做做小鸟,帮帮大树,请齐读第6自然段。

谁来说说,鸟儿是怎样帮助大树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叼”)

老师与学生合作读第6自然段

教师引读:鸟儿对大树说什么?学生接读

鸟儿是怎么做的? 学生接读

5、师:小鹿和小鸟是大树的好朋友,在大树伤心的时候,它们都来帮助它,除了它们听听,这时候谁来了?

(风声)学生回答,指名读词“飒飒飒” 再听听,还有谁来了?(河水声)学生回答,指名读词“哗哗哗” 风和河水也赶来帮助大树了。女同学做风,男同学做河水,自己试着读读。(CAI:“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男女生比赛读第7、8段,想想风和河水怎么帮助大树的?

师:是啊,风吹过来带走了大树的种子(板书“吹”),河水流过来也带走了大树的种子(板书“留”)他们真有办法,把我的种子带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我们一起读读第7、8自然段。

(二)活动体验,学习课文9—12自然段

1、师: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大树变得很老很老。一天,有一个人砍下这棵大树,把它做成一条船,然后他们一起去旅行。大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它自由了!看,大树沿着河尽情漂游!

你们也一定替我高兴,大家读读这句话。(CAI:“现在,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游。”)(指名读,一起读)

2、师:大树顺流而下,不停地看着。大树看到了什么景色?

(CAI:哎呀!我看到了_____,看到了_____,还看到了_____)

你们猜猜,我还会看到什么没见过的景色呢?(指名说)

原来世界不仅仅是一片小小的树林,它真大呀!(CAI:“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11段

3、师读句子(CAI: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

师:不对呀,我的孩子可是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呀,怎么会是这些大树呢?你能告诉我吗?(板书:的孩子)

师:大树的孩子都是被谁带来的?(读12段)

4、许多年过去了,再次看到大树妈妈,你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谁来说说?

看到多年未见的孩子,听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话语,大树妈妈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5、总结全文

伤心的大树在大家真诚的帮助下,从此不再伤心。当它做成一条船后,看到美丽的世界,大树感到快乐极了!当看到孩子们在大地的角落茁壮成长,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绿色的生机,大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

三、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流、砍、老”三个字,学生认读。

2、怎样才能记住这3个生字宝宝的样子呢?大家说一说

3、教师范写“流”并讲解书写要点 “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强调书写姿势,写完后互相评一评)

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妈妈正用各种办法把它们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CAI播放植物传播种子的录像)

2、小结:同学们,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奥秘,并从中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下册篇7

教学目标:

★体会古诗中所告诉我们惜时的道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感。

★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图

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小男孩在干什么(在亭子里小男孩在读书)

组织讨论,板书课题。

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老师关注读得不好的学生。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纠正字音。

"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zhao",另一个音读"chso"。

"复"读作"fu",不要读成"fu"。

习古诗,体会道理

过渡:大家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默读课文,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诗句意思,并记录不懂的字句。

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老师重点指导以下的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交流自学结果。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老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唏: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琨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回来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甲:这首诗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年少之时要努力学习,要不然到了老了,也就后悔莫及了。

学生乙: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甲:我最喜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因为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鞭策我前进。

学生乙:我最喜欢"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话。它告诉我们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同桌两人互相讨论,对诗意。

(五)指导背诵

1.老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古诗。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2.说说诗句的意思。

自学生字,新词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朝露 德泽 复西归 伤悲 努力 聪明 儿童 意思

2.学生读词,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自形记。

(2)扩词记。

(3)说话记。

(4)换偏旁记或去偏旁记。

(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德:左右结构。左边是" ",右边是由"十""四""一""心"四部分构成的,千万不要忘记中间的小横。

物:左右结构。左边是"牛",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

华:上下结构。上面是"化",下面是"十"。

复:上下结构。下边是" ",不能写成" "

努:上下结构。上边是"奴",下边是"力"不要写成"刀"。

悲:上下结构。上边是"非",下边是"心"。

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

指导书写 扩词练习

复:反复复习复位

华:华夏中华华丽

悲:悲伤可悲悲欢离合

四、板书设计

dé wù huá fù nǔ bēi

德 物 华 复 努 悲

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