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

时间: 彭永 教学设计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政治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1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授课题目:

法纪教育科目

授 课 人: 部 职 别:

授课时间:

法纪教育科目

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第二十二条 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 3

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回避,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第四十九条 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2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

对比法、讨论法、材料事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5分钟复习:第一框重点知识: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

2、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出发点、改造的对象、完成的时间、意义?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4、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5、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图片:1997年三峡实现长江截流、申奥成功万民奔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同时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主义好!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和高度责任感。社会主义给我们祖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讲授新课:

二、翻天覆地的巨变 阅读教材:p50——52,了解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生答,师归纳、补充并讲解:独立、民主、富强、统一(p54)

1、独立——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

展示资料:近代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

说一说:看了这些,你有何感想?回顾历史,同学们知道有哪些不平等的条约?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近代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的领土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近代的中国,国家四分五裂,人民贫困交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片段;阅读课本p51,“恢复联合国席位” 说一说:看了这些,你有何感想?

生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驱散了近百年来因饱受外国欺诲而笼罩在我们民族心头的阴霾。我们的祖国终于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人民终于站了起来,扬眉吐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2、民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忆一忆:在阶级社会,广大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如何? 学生阅读p51楷体字,“人民制定宪法”。

图片: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正在按表决器,行使神圣的权利。

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忆一忆:结合初二思想政治课中学过的内容,谈谈我国是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人民依法享有哪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3、富强——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图片展示:我国的经济、国防、科技实力,和工、农业等产品在世界的领先情况。

顺口溜:关于20世纪我国看时间的方式有这样的说法——60年代在天上(看太阳高低), 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 说一说:请学生谈谈,20多年间,你们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日用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从他们所听到自己家人的生活经历,更能深切感受到新旧社会的不同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4、统一——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

出示图片:澳门、香港回归(或播放录象:香港、澳门回归盛况) 想一想: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巨变表明了什么? 生答,师归纳并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 根本原因:社会主义本质。

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历史性的转折

说一说:回顾历史课上所学的,谈一谈以下阶段的历史情况。

1、十年探索、曲折前进。 图片资料:《公社食堂大锅饭》、《石油工人欢呼探井喷出油流》

说一说:看了这组画面,请同学们结合初二学过的历史知识,想一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1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怎样的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956年——1966年,这十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纠正“左”的错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十年。其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曲折中前进。

2、十年浩劫、缓慢发展。 图片资料:《大字报铺天盖地》、《红卫兵任意抄家、查封私宅》

说一说:看了这组画面,同学们想起了什么?

读一读,想一想:阅读教材p52-53相关内容,思考:“_”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怎样的重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正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出现了“_”——十年动乱。那是一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疯狂年嗲,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的年代,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的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曲折的弯路,发展相当缓慢。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党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重创、陷入危难之际,党的_全会召开了,我们的祖国又迎来了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3、改革开放的光辉标志 多媒体播放:《_全会的实况片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片段》(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或:展示有关图片资料,邓小平同志的介绍) 读一读,写一写:_全会:(1)召开的时间:(2)确立的思想路线:(3)确定的工作重点: _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_全会:a 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c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 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读一读:p54“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等图表, 想一想:从图表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师归纳小结:(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中共_全会——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共和国历史上不朽丰碑。它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我们正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努力吧,同学们。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第二课 第二节 第二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堂练习:

一、辨别题:

1、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 )

2、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002贵阳中考试题)( )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广州市2001年中考试题) a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 b保障人民享有民主和自由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c 党的_全会的胜利召开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在近代中国,独立、统

一、民主、富强,是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今天,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梦想才终于变成了现实。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表明( ) (2002呼和浩特中考试题)

a 中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b中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根本上看,这体现在( ) (2002南京中考试题)

a设立国家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 b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 c五十六个民族成一家 d工农群众占我国人口大多数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是( ) (2002南京中考试题)

①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 ②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7.3% ③“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④中国政府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三、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内。如果漏选得1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能得分。

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d 1978年_全会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2、1978年召开的中共_全会,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 ) a 实事求是 b 解放思想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实行改革开放

3、_全会( )

a 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c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 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4、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表现在( )(2002长沙中考试题) a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 b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d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四、简答题: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年份 1978年 2001年

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 134 2366 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 343 6860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4分)

2、简答题:

某地居民人均年收入情况如图所示。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图中反映了该地二十多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列举家庭或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证明这一变化。(2分)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们的历史选择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活动课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教学方法:

自学、材料事例分析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p54-56,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施?

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主体又是什么?

4、“一国两制”的意义?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状况,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生答,师分析并指导回答。

二、阅读材料:上网查询

1、有关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的。

2、台湾人民对祖国统一的看法。

3、“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主要观点和可耻行径

4、中国政府对台的有关政策课堂分组讨论

选择下列问题进行讨论(每一组选派一名主要发言人):

1、从有利于祖国统一富强和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说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针;

2、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过程,说明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顺利回归祖国;

3、结合香港、澳门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说明中国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立场。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与台湾的某些人的“特殊国与国关系”的主张,其根本区别在于:

a台湾能否保留自己的军队 b台湾能否具有独立的司法权 c台湾能否具有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d台湾能否保留现行法律

2、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从珠海的基地出发,几百名解放军将士分乘70辆军车缓缓经过悬挂有“驻澳部队是最可爱的人”等横幅的街道,驶向与澳门连接的珠海拱北口岸,当天正午进驻澳门,澳门回归祖国。我国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这是 方针的伟大胜利。( )

a 三个代表 b 一国两制 c 一个中国 d 两种制度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 a 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b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d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4、下列说法符合“一国两制”基本含义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自治权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它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 统一后的中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特别行政区与中央人民政府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④ 统一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奥、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外部分“_”势力公开宣扬,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在新疆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_”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二百余起恐怖暴力事件。中国政府对“_”恐怖势力所从事的暴力恐怖活动坚决依法予以打击。我国政府的态度表明( ) (2002青岛中考试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的统一管理 d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政权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三大任务之一,其基本方针是 ( ) (2002南京中考试题)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两岸直接通商、通邮、通航 c尽快实现高层互访 d实现两岸产业全面分工与合作

(二)、不定项选择:

1、国务院《关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时升挂使用国旗的规定》指出:

一、方国旗和区旗同升挂、使用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二、凡国旗和区旗同时或者并列升挂、使用时,国旗应当大于区旗,国旗在右、区旗在左。

三、列队举持国旗和区旗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区旗之前。这个规定的政治含义是: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香港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c、香港之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两者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d、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abc)

2、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致力于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 ) (2002河北中考试题)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公民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祖国统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d“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课后练习:小论文:结合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写一篇论文,阐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3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学习,向学生展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引入一个文化的世界,让学生归纳整合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使学生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使学生了解掌握文化的形式与文化的社会作用。比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发展与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使学生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中国发展为例,是学生了解掌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融、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的有关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不同文化多起的不同作用;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文化,认识文化的强大作用,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体味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令学生能自觉参加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正本教材的学习具有引入性作用,并为学生正本教材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知识。

教学重点: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文化的形式。3.文化的社会作用。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教学方法:

1演示法:课始,先用演示法,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形式案例引入学生对《文化与社会》的学习。

2.讲授法: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述讲解本课的知识点与难点。 3.谈话法:课中在学生有可能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间点,运用谈话法,提问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使老师了解课堂反馈情况。 4.讨论法:向学生展示不同经济、政治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案例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 教学手段: 1.口头语言 2.教材书籍 3.板书文字 4.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两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同时,进行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并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 学生读书自学(12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边阅读边圈划重点词语概念、知识点、疑问点,边学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2.文化有哪些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文化与政治和经济有什么关系? 5.文化对综合国力有何影响? 学生议论(20分钟)

教师:我们先来探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有哪位同学能够解答出一个问题?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看完大屏幕后请同学回答问题(向同学展现不同国家、都市、乡镇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 同学甲:(略)

教师:该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各种的文化形式。同学们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老师带学生们了解一本书,这本就是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后来评价这部著作是用透彻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后来这部著作有成了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时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显然,《宣言》是一种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又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呢?有没有同学能归纳出文化的社会作用呢? 同学乙:(略)

教师:该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我们下面就要来迎接一个挑战,来学习和掌握一下《文化与社会》这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问题。老师想要让你们更清晰明确的掌握这个知识点,老师先为大家画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图。同学们边看图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为哪几个层次,等会我要请同学回答一下。 (板书出文化和经济政治的的关系图) 同学乙:(略)

教师:回答的不错。老师再为你总结一下,这样你的答案会更加的全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化是在经济的基础之上、文化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我们了解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经济与政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我还是要请问同学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同学丙:(略) 课堂练习(8分钟):

教师: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这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基本知识老师已经讲完了。下面同学们就来做一个课堂练习,考察一下自己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在大屏幕向同学展示课堂测试题目) 总结(3分钟)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了一个文化的世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5个问题)。同学在课下要注意对本课知识点的复习和对下节课新课知识的预习。这节课就到这。谢谢同学们。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4

课题:文化塑造人生 授课教师:成 杰

教材:第一章 第二课 第二节 P17~P2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二、教学重点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表现

三、教学难点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丰富精神世界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社会主义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例1 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鲁迅、曹禺、雷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此,答案应该选B项。A项说法不恰当,C、D两项不符合题意。

例2: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

)

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②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③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恨 ④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求同存异的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例3: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答案] (1)优秀文化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增强精神力量

1.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例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外国封建势力的联军屯兵法国边境,革命处于危急之中。在大兵压境的形势下,一位工兵上尉用一个通宵写出了《莱茵河军队战歌》。马赛营志愿军率先唱着这支歌向巴黎挺进,所以后来此歌被称为《马赛曲》。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1795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材料反映出优秀文化作品

(

) ①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是充满爱国热情的人写出的 ③能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④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例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由于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解析] 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其原因是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选B。D项表述错误,因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而不是意识,故舍弃。 [答案] B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下列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等同 ②人的发展越全面,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③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例2: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不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故排除,因此选D。

五、课后小结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本节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主要讲授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表现。

小学政治教案模板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

当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呈多元化、个体化趋势 ,遮蔽并弱化了人民利益、整体利益。有些人视人民利益为空洞的虚构 ,“为人民服务”自然也成了一句空话。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的错误理解 ,更容易引导人们私欲膨胀 ,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蔓延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人们无心去思考生活的深刻底蕴 ,无力去审视自己的灵魂。这给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确立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 ,影响颇大。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现实发生了错位 ,在一片荒芜的价值世界里 ,大学生一旦失去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 ,势必茫然不知所措。因此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努力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 ,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修课。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新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既是力量的源泉 ,又是成材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正确......授课题目: 第三章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专题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熟悉掌握人生观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大学生掌握人的本质理论,自觉抵制关于“人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

的本质”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1、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2、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 课时安排:2学时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

观看视频:视频资料1【抗震英雄吴忠红与范跑跑】 讨论:

人为什么而活?人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教师总结〕为了生存仅仅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属性。一个人走什么样的路是由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 导入新课:

为什么危难时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这实际上是人生观的三个问题: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大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大学生在个人初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观看视频:视频资料2【知识图解】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人生观: 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唯一正确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精辟概括,也是它的核心、灵魂和基本特征。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

3、人的本质

观看视频:视频资料3【故事】,视频资料4【印度狼孩的故事】 思考:从以上故事中关于 “ 人是什么 ” 或 “ 人的本质是什么 ”

⑴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

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所得。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讨论分析:

⑴判断:“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人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 ⑵对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的错误观点的剖析

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都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探讨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食欲、情欲、求生欲等。

〔教师总结〕狼孩的例子证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凡是自幼就与世隔绝、脱离社会关系的存在,即使具有人的自然属性,个体也不可能发展为真正的人类,也不会具有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

4、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⑵人生观又能反作用于世界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看视频:视频资料5【案例分析】

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什么样的追求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 小结:(略)

讨论思考题:什么是人生观?



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