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

时间: 巧绵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隆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很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下面的这段文字吧!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

(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这张图片和这段下面的文字?

抽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常,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奶奶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当然由于印刷的版本不同,编排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本放在书的序言里,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书的第一章,还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文放在书的后记里。不过,这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师:我们来看看林海音奶奶她是怎样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这部小说的: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师导: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们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感谢林奶奶,让我们品读到这么美妙的书籍。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二、读书方法

1、看书名猜内容

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

(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1)作者

(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

(字幕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小说《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2)看序言

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用来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奶奶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3)引导学生看目录

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

目录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

老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下去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于是搜集资料整理出《城南旧事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有些书还有内容提要、书后评论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初读浏览的部分。

3、细读品读。

(1)认识生字词。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

(2)学作笔记

a惠安馆(符号笔记)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作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或引起注意等。(当然这本书必须要是你自己的书才行,如果你看的不是自己的书,你可以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们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做符号要选择自己熟悉、常用的符号来做,符号种类 不要太多.常用符号一般有:——、……、△△△、()、“”、?等表示,”?”表示疑问;……、△△△, 表示重点词;——、 ,表示重点句;()、“”, 表示重点的几句或段。

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比如用红色标记重点,用黑色表示疑问。

b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批语笔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

师:批语笔记就是将某部分内容的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比如对特殊词语的解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等。

C除了作笔记,在读一本书时,遇到优美的词句我们还会怎么做?

(预设)生:摘抄

师:这也是我们细读品读一本书的方法。记住了这些好词好句,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恰当地用到我们的作文中,会给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那个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她

a(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

师: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英子,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

生:(在提前下发的白纸上写——给1-2分钟)

写完后小组间交流。

指生读自己的描述:

(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再指生读、补充)

师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生:想……)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b(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我说。“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

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内两人互读课文

B请用刚才老师讲的作符号笔记和批语笔记的方法去读上面这几段话。

C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妞儿。

(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

师导: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

(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

师:想关注她命运的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

c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

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同学们下去后可以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去了解他们。

(4)摘抄

4.写读书感悟—--收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文字朴实温馨,故事生动起伏。读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与不幸。而她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感悟。这恐怕是一本好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感谢《城南旧事》,给我一次回味当年的机会。

三、总结全课(教师语言渲染总结,播放音乐《送别》)

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曾经阅读了这部著作的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处。八十多年前那一个个飘然而逝的人物,那一个个淡然若清风的故事,仿佛化作了一首余韵悠长的曲子萦绕在耳际,久久不绝…… 这本著作还被拍成了电影,并获得第三届电影“金鸡奖”。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就是电影的主题曲。

四、通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阅读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布置作业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下去之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小英子、宋妈的特点,并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六、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林海音

阅读方法:

1、看书名猜内容

2、初读浏览:作者、序言、目录、写作背景、内容提要、书后评论等

3、细读品读:

认识生字、词

作笔记(符号笔记、写批语笔记)

摘抄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写读书感悟:收获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课文《窃读记》,作者林海音。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亲近经典文学作品,推荐学生自行购买林海音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阅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中提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因此,我结合课文《窃读记》,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拓宽视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学生阅读时往往采取浏览,关注情节,阅读处于浅表层次,从而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忽略了文字间渗透的核心内容。这样的粗读,没有深度的思考,没有潜心的研讨,只能事倍功半。指导我班学生共读《城南旧事》,旨在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籍的方法,旨在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难点

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六、教学准备

1、学生独立阅读《城南旧事》,完成阅读记录卡。

2、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城南故事》,并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冬阳童年骆驼队》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那篇课文?

对——《冬阳童年骆驼队》,《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读通本书的一把金钥匙。你读懂了这序言了吗?(从序中了解林海音写书的缘由——想念)一起来读一读她对城南的想念吧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林海音那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想念,走进《城南旧事》,聊聊里面的那些人,那些事。

二、走近林海音

师 :想了解林海音,我们可以从哪里寻找线索。(前言)

出示资料:林海音:191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人。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父亲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那时小英子只有5岁。她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林海音回到台湾。

补充资料卡:

(出示资料卡,《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她从1957年开始陆陆续续写下了一个个故事,1960年结集出版,取名《城南旧事》。)

这是林海音人到中年以后写下的童年往事,所以,这本书的书名是——(生:城南旧事)

读书时,我们应该从封面开始看,再看封里,扉页,了解除书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

二、走进那些事

师:这本书里讲了哪些故事?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这本书的重要信息呢?了解一本书的整体结构?(生:目录)对。我们来看一看《城南旧事》的目录:

(出示目录,生齐读:

◆冬阳童年 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齐读《冬阳 童年骆驼队》最末一段。

过渡:提到人你的脑海中马上出现哪些人物: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

1、理清人物脉络

师:刚才大家说了一长串的名字,这里面有些人是主要的,有些人是次要的。当我们把这么一长串人物列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把他们记住呢?比如说,像老师这样把他们归归类。这样排一排,这些名字是不是变得清晰起来了呢?这种图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人物的关系,记起来也容易些。

《惠安馆》:

秀贞、妞儿、秀贞娘、长班老王

《我们看海去》

藏在草地里的青年

《兰姨娘》:兰姨娘、德先叔

《驴打滚》:

宋妈、小栓子、小丫头子和黄板牙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爸爸、妈妈、英子、弟弟、妹妹

2、理清那些事

1、秀珍和妞是什么关系?她们外貌上的共同点是——,她们的死因是———。

2、藏在草地里的男青年是因为————才做了小偷,她最后的下场是————。

3、《惠安馆》中,英子一家因为————搬走了,搬到了————。

4、是————撮合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事。

5、宋妈的两个孩子是——和——,他们的命运很惨,一个——,一个被———,最后宋妈离开了英子家。

三、走近那些人

1、猜猜你是谁

(1)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那画的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

(2)她的麻花髻梳得比妈的元宝髻俏皮多了,看她把头发拧成两股,一来二去就盘成一个髻,一排茉莉花总是清幽幽、半弯身地卧在那髻旁。她一身轻俏,披在右襟上的麻纱手绢,一朵白菊花似的贴在那里。

(3)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4)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2、评一评:

(1)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

要求:选择一个人说一说英子心目中或者自己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

(2)全班交流。

3、辩一辩

师:七岁的小英子的童稚的双眼来看大人的世界。她当然有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搞不明白的。比如说,惠安馆的秀贞姑娘,妈和宋妈都说她是疯子,小英子却觉得纳闷。秀贞疯不疯?借我们大家的双眼,我们来看一看,讨论一下。

1、◆秀贞疯不疯

2、◆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坏人

师:其实,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很复杂,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老百姓没有好的生活,不仅仅是读书没读好这么简单。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将来等你长大了,再回头读这本书,你也许还有新的认识。但是,有一点非常可喜,我们同学们知道,好人和坏人,额头上是不是都写着字啊?(生摇头,答:不是)不是这里写着一个“好”,那里写着一个“坏”,人是很复杂的,就像海与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当你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或者坏人的时候,你就在渐渐地长大了。

3、◆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

师:继续讨论小英子纳闷的事。呵,小英子七岁,我们十二岁了,到底比她懂得多了。宋妈是小英子家的保姆。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在爱与不爱的讨论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痛苦和无奈。

四、走近童年趣事

1、《城南旧事》里虽然有许多让英子迷惑不解的人和事,但也有许多童年的乐趣,请你用以下句式说一说:

____________,我觉得很有趣!

2、交流重点情节,感悟写法。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神态、动作、外貌)

(2)、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

(3)、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啦!

3、说说我们的童年趣事

指名上台读自己的童年趣事。

4、告别童年 听骊歌感受英子的眷恋和成长

五、走近心灵深处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

学生读《城南旧事》读后感 展示手抄报

六、走近名人童年

阅读:高尔基的《童年》 萧红的《呼兰河传》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

知道读书应该做到:了解社会知识,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品味作品语言。

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和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城南旧事》。教师查阅林海音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做好ppt课件。

指导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窃读记》《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的精彩片段。

1、读片断

2、这两段话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发现?

(都是林海音的作品,写的都是童年的故事,语言充满童真童趣)

二、介绍林海音及《城南旧事》

1、出示课件(读,了解)

几十年过去,这位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我们现在捧起《城南旧事》,心头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2、看书的目录,你了解了什么?

3、请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谈谈收获。(据情况引导。读的不深入)

怎样读着一本书呢?

三、指导读书

课件出示书中的精彩片段

内容:

(一)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 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请读过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秀贞这个心爱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刚出生的女儿又被父母丢弃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远离的、被耻笑的、被议论的疯子,而在英子眼里呢?不仅如此,她帮助妞和秀贞逃跑,他、蹲在草丛里和小偷坦诚聊天,约定一起去看海……看出了什么?)

(三)表现社会生活

宋妈这时也向惠安馆里看,正好疯子的妈妈抬起头来,她和宋妈两人同时说“吃了吗?您!”爸爸说北京人一天到晚闲着没有事,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要问吃了没有。

我们看海去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

你读过后知道什么?

(四)精彩富有个性的语言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想我招手呢!(妞)

语言稚嫩、活泼,充满童趣。

总结:读书就这样读

1、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四,介绍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先让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读书的。

小结:

从头至尾按顺序阅读

浏览和精读结合

做读书笔记

过电影

复述

五,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吧?时间分配,用什么方法……

六、读完后我们将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看看谁的收获大。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4

一、 指导目的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

一本书

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二、指导重点:

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三、课前准备:

师生准备《城南旧事》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精读、速读)

(1)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

(2)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

(3)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等等

(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批注阅读---------

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

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

3、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

一、认识生字词.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初读)

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细读)

三、画出精彩词句.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细读)

四、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精读)

五、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精读)

六、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精读)

(三)师引导进行课外阅读,注重做批注

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1) 展示《城南旧事》段落,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划下书中好的语言.

(2)品读一段,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3)品读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

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

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2、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城南旧事》,重在做批注.

师个别指导

3、学生汇报读书所得,交流批注内容.

阅读反馈以下方面:

查字典理解的字词

标注的读书感受

要积累的好词佳句

联系实际去理解的内容

提问遇到的疑惑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