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美术教案 >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时间: 梓茵 美术教案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光影的交响》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6课《光影的交响》的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首先回顾上节课讲的明暗的知识,然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现正方体的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

B.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把握借助明暗处理的技巧,表现影物空间立体与前后虚实关系。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风景照片和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构思立意,运用单色画具,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户外影物或风景照片作明暗简化处理,画一副风景画。攻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画面进行彩色,单色的转换。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

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用明暗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练习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三、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画正方体)——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明暗简化练习)——情感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及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总是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图片,用单色画具进行创作,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风景画图片,尝试运用单色画具,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6、板书设计:

美术教案-光影的交响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一.交流导入

1.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音乐,边听音乐边来看几张风景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世外桃源的泸沟湖,美丽神秘的九寨沟)

2.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大河山川这些都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看中国山水画——古代和当代)

提问: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对山水画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中国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3.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山川的美好诗句,请小组汇报你们搜集的有关诗句。

二.欣赏感受

4.提问:这是谁的作品?采用的是什么构图形式?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弯的泉水,不仅穿透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

5.提问:画面画的是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一首诗吗?作者展现了怎样的意境?

(傅抱石轶事:傅抱石作画爱饮酒。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烧起一腔豪情,于是肆意挥洒勾勒,如有神助。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周总理知情后,立即派人送去好酒。于是他激情勃发,灵感顿生。《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毛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6.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和技法

7.设问:指出下列山水画属于哪种艺术风格?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如《千里江山图》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8.其次,中国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与国外作品比较)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中国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9.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表现各种山石的皴法,如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

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

设计思想:“欣赏.评述”这一单元教材,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画家及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信息交流语言方面的不同特点,认识美术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常用艺术语言的学习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对不同画家的艺术表现特色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从艺术语言的角度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是教学的难点。我将欣赏.评述单元内容的学习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主要学习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和表现方法。第二课结合绘画艺术表现语言,了解主要画派及其作品。第三课为综合交流,欣赏、感受、交流,体会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下面就第一课的教学作如下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说的有机安排,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养。

2.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3.培养学生从造型表现的角度对中外美术作品作简单评述,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手段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是教学重点。

2.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造型基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是教学难点。

三.电教设计

将所需的文字、概念、绘画作品等通过电脑制作成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课件,大致为:

1.按教学过程的顺序设计课件结构,包括板书、各类型美术作品图片、主要概念、课上要交流讨论的问题、作业等。

2.选取的美术图片有:国画作品任伯年的《荷花》、吴冠中的《春如线》、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履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八大山人的《蕉蝉图》、以及、陈洪绶、齐白石、吴冠中等国画名家的作品和黑绘陶作品。外国绘画名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伦勃朗的《自画像》三幅、《浪子回头》、《夜巡》、《呢商同业公会理事》,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持阳伞的女人》、《睡莲》,后印象主义的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静物》、《红衣少年》、《向日葵》、《星空》、《邮差卢南》、《白马》,“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小提琴》、《三个乐师》、《梦》等。

3.在图片展示时按美术作品风格的特点,选取与之感觉最协调的几段音乐作为赏析作品时的背景音乐。(主要选取了中国古典音乐、轻音乐、现代音乐等几段曲风不同的音乐)

本课件可运用MicrosoftPowerPoint、MicrosoftWord、AdobePhotoshop、Macromedia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用具、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老师先以一则故事开端:

有关达芬奇历经四年,精心创作不朽名作《蒙娜丽莎》的故事。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讲述的是哪一位画家的哪一幅作品吗?

学生回答

展示《蒙娜丽莎》图片

提问:1.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懂得欣赏这幅世界名作吗?

学生回答

导入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将教给大家如何去解读绘画的语言,有目的地欣赏、感受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艺术美和它的内涵。

(说明:古人说:“情动而辞发。”课的开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通过一则故事引入,学生易凭添一种急于知道的好奇心,引起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下面内容的讲授。)

(二)讲授新课

课件显示课题: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展示作品2幅:儿童水粉画《蔬菜》、法国画家杜飞的《静物》。

提问:撇开画面的具体内容,找找这两幅作品共同包含着哪些东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着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课件显示学习内容:(一)绘画创作的造型要素

线条、色彩、形状、明暗

通过多媒体的音像功能,配乐展示几幅作品。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等。

1.荷花(中国画,纨扇)(清)任伯年

2.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对奕(古希腊黑绘式花瓶局部)

介绍黑绘陶的来历

3.春如线(墨彩画)吴冠中

提问:这几幅作品在造型表现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老师提示:从造型要素的几方面看这几幅画中最突出的是哪一方面的使用。

学生回答(线的运用)

拓展:再细看每一幅作品中的主要造型特点。

学生讨论2分钟后交流,每位同学可选择其中一幅讲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老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

《荷花》中线的运用,柔和、起伏,体现花的幽雅、妩媚、动感。用笔轻快、活泼,设色淡丽、秀雅。《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对奕》作品中人物的姿态和器形柔润的曲线相一致,和谐美。人物既对称又有变化,人物姿态严肃而又使人感到亲切,暗红色的画面与黑色的器身形成鲜明对比(平面装饰性)。而《春如线》中往返游动的曲线,表现了一种奔驰的情感,轻快而富动感。体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

课件显示文字:(二)绘画创作的表现方式

1、线描方法

过渡语:这就是绘画创作的第一种表现形式线描法,即作品中的造型主要以线来表现。

提问:体会一下,不同的线给人的感受一样吗?

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线的平折、粗细、浓淡、虚实、齐乱等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展示另外几幅线描为主、情感表达不同的作品,继续欣赏,加深理解。主要有郭熙的《早春图》、

范宽的《溪山行履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八大山人的《蕉蝉图》、以及陈洪绶、齐白石、等国画名家的作品和黑绘陶作品。

引申:

联系画面,思考分析:其中线的造型表现与变化特点以及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1.可简单介绍作者等有关情况,帮助欣赏。

陈洪绶(陈老年)作品古朴工丽,以焉艳衬雅,富有装饰性,雅俗共赏,流传甚广。

2.朱耷(八大山人)作品山水意境荒率凄凉,花鸟怪诞冷漠,愤世嫉俗,墨点无多泪点多。伤心鸟,绝望鸟。

3.齐白石作品潦潦几笔,笔断意连,形神兼备。趣味性强,体现悠闲自得,愉悦轻松的心境。

同学欣赏后交流自己对线的进一步的理解和感受。

课件显示文字、定义

线条既可以具体得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说明:由几幅用线典型的作品展示、启发、拓展到使学生对线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再欣赏各具特色的更多的作品,使学生对线的表现由不知到略知,由知之较少到有了较为丰富的认知,层层递进,逐渐丰富了感性知识。另外,这一内容的学习不是只由老师独自讲解,而是穿插了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与掌握。)

多媒体展示几幅以图绘方法为主的作品,(主要是书上的三幅作品)

老师提议:分组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要求每组同学汇报时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作品中这一方面表现的最深印象。

四个方面即:线条、色彩、明暗、感官效果

学生看后分别交流、汇报。

老师归纳小结:这几幅作品线条模糊,色彩丰富,明暗对比强烈,感官逼真、立体。

让学生看书,找出“图绘方法”的定义,请同学大声朗读。

课件同时显示定义内容:

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突现物象的表现形式,称为“图绘方法“。

老师提议:用2分钟时间看书上3幅作品的介绍,请学生讲述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说明:分组分别观察其中一方面内容比较有针对性,使原本较为复杂的内容难度减低,而且学生容易寻找到答案,这是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可以确保学生始终持续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可以营造和谐、竞争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另外,采用学生自学、学生讲解的办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会产生新鲜感。)

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重点分析几幅作品,感受名作的艺术魅力。

1.蒙娜丽莎(意大利)达芬奇

介绍达芬奇创作这幅画的社会背景——文艺复兴时期……

展示同时代另一幅作品《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画面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表现较为平面。

提问:你对这两幅作品的印象?

介绍达芬奇的绘画艺术——“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蒙娜丽莎刹那间神秘的,实质上是极其含蓄的微笑的表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不仅是出色地表现一个美丽的女性,而是生动地体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精神的美,是一种彻底挣脱宗教禁锢而苏醒了的人性与复活了的灵魂的展现。之所以说她是个谜,因为她的微笑是一种永恒的、象征性的表情,又富有母亲的温柔、仁爱……

2.自画像(荷兰)伦勃朗

提问:作品表现的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用了什么方法?

老师归纳:伦勃朗绘画的特点——光线、色彩的处理,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笔法—简约苍劲,笔触有力地突出形象最重要的部分。

3.宫娥西班牙(委拉斯开兹)

简单介绍画家:宫廷画家,具有非凡的把握对象个性的能力,描写宫廷生活的有趣画面,这幅类似相机抓拍下来的图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显露了画家苦心经营的匠心。

提问:你能感受到画家在人物安排上的匠心所在吗?

光线运用非常奇妙,门洞里透出的光线和前景光线将人物安排在几个不同区域,主要人物公主衣服上的迷人光泽。

多媒体配乐展示多幅图绘为主的名作,加深理解。

主要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伦勃朗的《浪子回头》、《夜巡》、《呢商同业公会理事》等作品。

三.讨论交流

1.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异同。

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如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等。一方面体现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画家个性情趣的流露。西方绘画则从力学、精神力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对线条的纯粹语意进行多方面的表现尝试,运用线的各种不同变化,来表现物象的各种情绪或质感,把线造型的观念拓展为视觉经验的宽泛领域。

2.蒙娜丽莎的微笑和伦勃朗的饱经沧桑哪一个更吸引你?为什么?

多媒体配乐展示几幅作品,主要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选择较为现代的、活泼的背景音乐)

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持阳伞的女人》、《睡莲》等。

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静物》、《红衣少年》、《向日葵》、《星空》、《邮差卢南》、《白马》等。

“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小提琴》、《三个乐师》、《梦》等。

提问:这些作品与前面所见的作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吗?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讨论1-2分钟)提示(图绘方法中侧重于造型的哪一方面的表现)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小结:明亮的色彩、模糊的轮廓、动感的笔触、对自然的纯真描绘、不可思议的夸张、变形….

这些就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中包含着图绘表现的特点,但更侧重于对光、色、形态的某些特殊表现,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及派别。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走进的艺术世界。

(说明:艺术是相通的,用音乐配合风格不同的画面的展示,可以引导学生更为准确地体会、感受作品的意境、特点、魅力,也是视、听、说的有机结合。另外,本节课主要是从造型表现形式上的介绍,不同的表现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这部分内容的点到为止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学习主要画派作准备。)

(四)作业布置

1.能否从造型表现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鉴赏自己喜欢的一幅美术作品(写一篇评述文章)。

2.分五组课后分别收集五个影响较大的画派的作品及代表画家的有关资料,为下一节课上课交流作准备(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野兽主义)

总体说明:“欣赏.评述”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欣赏水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想在有限的几节课中达到这一目的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美术课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能产生学生愿意课外继续探索、自学的延续性效果。基于这些,我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做法:

首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视、听、说的交流活动中来,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和目的,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跟随老师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欣赏,从而使学生从对艺术作品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美术创作的理性的认识。围绕这一目的,采用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的办法,在知识的传授中,既有老师的讲解、思考和提问,又有学生的自学、自教、讨论、评述,多种方法结合,使一堂课充实而不单调,教学方法的变化又产生了新鲜感,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另外在问题的提出上尽可能角度各异,如在图绘方法讲述中,对三幅作品(《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的欣赏后从三个不同侧面的提问,即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学生有感可发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例如《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的解析、对伦勃朗多幅自画像的类比欣赏感受画家的坎坷艺术人生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采用多角度欣赏的办法,来加深学生对美术造型语言的理解。如,从美术语言的色彩、明暗、线条等的引导、分析、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多方位的表象美;又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画家用笔、用色的特点。如对朱耷的愤世嫉俗、伦勃朗的坎坷沧桑等的背景介绍;还用了画作对比的方法加深对作品的感性理解和认识,如对《蒙娜丽莎》的欣赏,选取了同时代另一幅作品《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与之相比较,来显示达芬奇绘画水平技高一筹以及对他首创的“明暗转移法”的领会。

另外,作品的选取和安排也很重要,在选取作品时注意中外结合,穿插展示,尽可能给学生以丰富的饱满的信息传递。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欣赏、理解作品,在讲解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工具的特殊功能,设计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在音乐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符合画面风格,以最美的艺术氛围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教学活动成功实施的关键。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应多关注自身知识技能的提高、丰富和更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新教材的灵活运用;对新型师生协作及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研究……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为之不懈探索。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并分析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

2.了解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迥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手段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是教学重点。

2.理论联系实际,去欣赏品论中外绘画作品是教学难点。

三、学习者的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审美辨别能力,部分同学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初步的认识。学生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比较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

四、教法

1.启发式教学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准备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绘画作品入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绘画艺术的特征、种类及构成因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绘画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更佳效果。

五、学法

主要采用个人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这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是如何统一的呢?主要是通过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的。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几幅较为熟悉的名画,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作品的名称、作者及画种。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回忆。这样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新授内容

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讨论、探究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达到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通过导入课题,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绘画,然后指出,须从两方面认识绘画艺术:特征、种类及作品的构成因素

(1)绘画的特征、种类

向学生展示我事先收集好的绘画作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图片的共性、类别,然后教师加以补充和概括。

知识汇总:

这部分我采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辅助补充,使学生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完善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极大地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优化了课堂的教学。

(2)作品的构成因素

这一部分作为难点不容易理解,我是这样设想的: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自己创作的作品,不限任何题材和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作过程,然后请同学回答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哪些因素,教师作适当引导,从而找出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题材主题、物质媒介、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形式结构、审美文化意蕴。

知识汇总:

我采用让学生亲自实践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并易于理解和掌握,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

3、知识小结、学会应用

为考察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形势和内容的分析,同时说出你最难理解的一幅作品,试着说出原因。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升华,特别是一些难于理解地方绘画作品的形式结构构成因素、艺术语言因素等作重点强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

⑴勇于不断的尝试、摸索

⑵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协作

⑶事物都有相同之处,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作业布置

能否从造型表现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鉴赏自己喜欢的一幅美术作品(写一篇评述文章)。

八、总结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个人学习与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利用启发、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