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

时间: 沐钦 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都有哪些?教案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最好方式。教案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教案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教案范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1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3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_》”,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_。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xing)说(shuì)美姬(j)鲰(zu)生卮(zh)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不胜(shng)刀俎(z)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4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 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 “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 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 请其他同学纠正。

3、 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1、 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 比喻生动形象;

3、 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5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下面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第2段到倒数第2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

第4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

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精彩呈现过后,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余味,梁任公的生动表现还留在读者的脑子里。

本文选材很讲究,写片段的记忆、片段的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写。这种写法可以称为白描。白描看似简易,其实不然,而白描运作到本文这样的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轻巧为之。

本文的语言简练、传神。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子都不长,作者似乎在语言运用上有一种自觉的节制,也就是说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但语言简练,不等于语言贫乏,以形貌描写为例,“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寥寥数语,都是平常字眼,但集合成文,人物的外貌和内在精神立刻现出;再有,文章后面写梁任公演讲完后,“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仅两句话,极有形象感,值得认真回味;文章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行文至此,节制感更加明显、突出。但是为了传神,有些描写还是稍微多花了笔墨,如对梁任公的演讲稿的描写,对他的开场白的描写,对他的背诵古诗文的描写就是例证。能将简练与传神良好地结合,是梁氏文章语言运用的主要特色。

二、问题探究

1北疚男戳喝喂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2北疚闹械牧喝喂有什么特点?

对梁任公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有形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

3比绾纹肺抖粤喝喂的外貌描写?

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6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高一语文教案范文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2.能力和方法目标: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方法:自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学生讲解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来纪念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常常吟行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屈原,他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进这个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痛苦与人格魅力。

二、基础知识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心。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它的直接血缘关系的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1、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2、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背景:已学《屈原列传》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在预习的基础上,分段分组朗诵全诗,注意 朗诵技巧:(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学生谈读后的感受,并引导学习方法:明确此诗具有地域色彩性、多不常见字词,必须通解大意后才能顺利背诵,并示例第一句:太息,太息般的眼光,叹息之意;掩涕,涕是眼泪,痛哭流~、感激~零,掩涕意指掩面流泪。民生,人生。之,消独。

3、听规范朗诵

4、自主分析文章思路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结构图:

第1段:遭受贬黜

第2段:分析原因

第3段:坚守志趣

第4段、第5段、第6段:决定退隐或者前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节 心志: 屈心抑志、九死未悔后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四、合作探究

1、点名朗诵,通释第一段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长地叹了口气而捂着脸呜呜地哭了,我郁闷我的人生怎么这么不顺利呢!(屈原为什么哭鼻子?这么大人了,哭鼻子是很丢脸的,他到底碰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呢?)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我只是爱美而自我约束啊,早上说了句话晚上就被贬了。(不但把我贬了,而且还说我)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加上了罪名。(这是我个人修身养性,明明是高雅的追求,他们却偏偏当做罪名。面对这些以美为臭的人,我该怎么办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我的人生追求,纵然多次死去也绝不后悔啊!

(2)这一段中,大家觉得屈原有什么特点呢?点名回答:屈原注重修身养性,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蕙、茝等香草在屈原的作品中运用很多,我们给这种手法起个名字吧!可以叫“香草手法”

(3)下面,我出个题来考考大家:第一段中3个“以”的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长太息以掩涕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前二者表示并列的连词(等于“而”),第三个是介词“因为”之意。两个“之”的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同,二者都是消独,没有意义。(不是归属关系“塞上之人”和修饰关系“小大之狱”。) (他要修身养性,不同流合污,要独善其身,为了理想追求,死而不惜。他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在第二段中找找答案。)

2、齐读第二段,小组完成二个任务:

(1)找出四个古今异义词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

②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今义:细致、精巧

③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④竞周容以为度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大意,要求不看注释翻译下来,可以与注释稍有出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埋怨皇上放纵自己啊,最终不能体察民心啊!许多女子妒忌我的蛾眉,造谣说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违背法则而改变措施。违背法则而追求歪曲啊,竞相把取悦于人奉为法则。

(3)女子的眉毛才叫“蛾眉”,屈原为什么以女子自拟?作者的个人志向是什么?

中国古代盛产弃妇诗,甚至成为文人的一种情结,也许可以称之为“弃妇情结”。元稹zhěn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李白的“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长门怨》);辛弃疾的“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摸鱼儿》);现代李金发的“长发披遍我的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弃妇》)等应该都是这种文人情结的体现。借弃妇形象而抒发自我,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手法。

作者的个人志向是辅佐君王,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公正的国家。

总结前两段:划出重点句、重点词,并利用剩余时间巩固和背诵。

默写前二段,找出错误所在。

3、探析第三段、第四段

(1)屈原的人生追求因他的被贬而不能实现,他想选择“退而独善其身”,又难以放弃其人生追求。在这种状态下他想了什么呢?我们看第三段。齐读第三段。他开头便说了“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伤心啊,我孤独的在这个时候陷入窘境。(面对这个窘境,他如果和别人一样违背规则,讨好他人,或许还能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他是怎么做的呢?)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愿突然死亡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不能容忍向别人一样做出种种丑态。(我觉得屈原这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的做法真是难能可贵,只要是他认为对的,无论外界的诱惑多大,他都能坚守住。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执着的精神:联系同学们的追慕名牌之风和社会上的拜金之气。)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雄鹰和凡鸟不能合群,自古本来就是这样的。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哪有方枘和圆凿相合的呢?哪有道不同而相安的呢?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忍受着罪过而蒙受着侮辱。保持清白而为正道而死,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

(2)屈原在这段话中透漏了“以死明志”的想法,请同学们分析屈原“投汨罗以死”的原因有哪些?

屈原的“投汨罗以死”并给一时的冲动,而是有深刻的原因。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促使屈原投水而死的原因一个是个人的原因:他“不忍为此态”,他宁愿怀着自己的志向死以明志,二是古人“舍生取义”思想的影响。

(3)自己结合注释通解第四段大意,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分别给同学们用流畅的语言通译大意。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后悔观察道路时没有看清楚啊,我久久伫立而想回去啊。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远。让我的马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到朝廷做官不得而遭受忧愁啊,退隐后重新修正我的衣服啊。

总结前两段:划出重点句、重点词,并利用剩余时间巩固和背诵。

默写前二段,找出错误所在。

4、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屈原打算退隐了,那么他退隐后要干什么呢?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裁制荷叶作为上衣啊,缀缝荷花作为下装啊。(这仍然是香草美人手法。他即使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仍然矢志不移修身养性,自我的修养是一生的事、是自己的事,不是伪装给别人看。)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不了解我就散了,只要我本心确实是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光洁和纯美交织在一起,只有光洁纯美的本质没有受损。

(2)从3、4段中找出能表现作者高洁品质的句子。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3)如果屈原真的能如同这段话说的那样退隐,并独善其身,历史上可能没有了端午节,更没有“可与日月争光”的《离骚》了,他仍有些有些徘徊和犹疑。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忽然后头放眼远望,将去观察四方荒远的土地。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菲菲芳香更加显著。人生各有各的乐趣,我独爱美并把它作为准则。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改变的吗?

五、拓展提高

《离骚》中“惟昭质其犹未亏”“余独好修以为常”等句子表现了屈原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请就屈原的这种追求谈谈自己的看法。

古今异义: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

②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今义:细致、精巧

③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④竞周容以为度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⑤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主要指贫穷,经济困难

⑥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水流而消失;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⑦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通假字:

①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②忳郁邑余佗傺兮 邑通悒,苦闷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④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⑤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词类活用:

1、名用作动: ①余好修姱以鞿羁兮 束缚、约束 ② 鸷鸟之不群兮 合群

2、名作状:謇朝谇而夕替 在早晨在晚上

动词的活用:

1使动用法:①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②步余马於兰皋兮 使……步行

③回朕车以复路兮 使……返回、掉转

2动词的为动用法: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而死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①何方圜之能周兮 方枘、圆凿②谣诼谓余以善淫 淫荡的事

2、形容词作动词:固前圣之所厚 推重、看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加高

②长余佩之陆离 使……加长

特殊句式 :

1定语后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宾语前置:不吾知其亦已兮。

3状语后置:①谣诼谓余以善淫;②步余马於兰皋兮。

4被动句式:①謇朝谇而夕替;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悔

3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