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

时间: 沐钦 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是国家规定的科目。大部分省份使用人教版教材,部分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周期内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及有关细胞结构的变化。

3.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用具:

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课件;植物细胞结构的动画课件;细胞周期图的投影片;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表格的投影片;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对比表格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与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绘图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教程及板书设计:

板 书 教学过程

第二节

细胞增殖

一、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 概念:

2. 特点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 分裂期

(1)前期

染色质→染色体

核摸解体,核仁消失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上

(3)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4)末期:

染色体→染色质,新的核摸、核仁出现;

细胞板→细胞壁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比如,一个成年人就是由大约 1014个胞构成的。大家想一想,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那么,这一个受精卵细胞怎么才能形成1014个细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细胞增殖问题。下面我们就以植物细胞为例,看看细胞是怎么增殖的。

(教师播放植物细胞结构的动画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提问:(1)细胞的最外层是什么?(画面:细胞壁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2)紧贴着细胞壁的这层结构是什么?(画面:细胞膜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3)细胞膜以内的这些结构是什么?(画面:细胞质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4)细胞中央的这个球状体是什么?(画面:细胞核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5)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的这一膜状结构是什么?(画面:核膜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6)细胞核中的这个球状结构是什么?(画面:核仁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7)细胞核内的这些丝状物质又是什么呢?(画面:染色质闪动,学生回答从略。)

(8)染色质长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后又可以形成什么呢?(回答:染色体。)

讲述:这样的一个细胞是怎样进行增殖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程动态画面。)

大家看到了一个植物细胞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最后形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子细胞,也就是说它完成了一次细胞增殖。它的这种增殖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有丝分裂。

刚才我们看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系统的掌握它,我们有必要先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细胞周期。那么,什么叫细胞周期呢?

(教师出示细胞周期示意图。)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的实施阶段——分裂期。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2】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

“细胞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它与前面所学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核—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高尔基体的功能,中心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理科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与本节相联系的内容还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和减数分裂等内容。

2、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方面:高中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2)心理与情感方面:高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生物学的研究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也是生物学自身的魅力所在。可以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对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等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 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2.能力目标:

(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 学生 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 学生 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绘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应该让学生重点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师可用染色体模型、剪贴图,理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用多媒体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细胞分裂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用挂图展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让学生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丝分裂的特征和实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特点,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让学生绘出以上数目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难度和当地实际情况,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实验方法步骤,然后动手实验操作、观察。同时,要求学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永久装片和教师准备好的有丝分裂5个不同时期示范片。组织学生讨论、绘图以加深理解和提高绘图能力。为保证实验取得较好效果,老师在实验前应讲解实验成功的关键,即解离充分、染色时间和染液浓度,压片时压片必须适当,要让学生了解根尖的培养方法、取材时间、解离和漂洗的目的和方法,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高中学习有丝分裂,首先 要理解好细胞周期的概念,明确什么样的细胞有周期、一个周期的起止点,才能对之后的各个时期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其次,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认识有丝分裂各个阶段所发生的物质变化,使学生对细胞分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丝分裂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自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有丝分裂过程,是细胞整体性的变化过程,但主要变化发生在细胞核里,尤以染色体的变化最为重要,应抓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来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数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同时又伴随着DNA数量的变化以及纺锤体的出现与消失,还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抽象,部分学生往往搞不清。学生对此缺乏理性认识,如果缺乏直观的手段辅助教学,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

1、 为什么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呢?

2、既然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那么,生物体积的增大必然要靠细胞增殖来增加细胞数量。细胞是如何增殖呢?

由此引入本节课内容

学生回答: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质的生化过程受细胞核中DNA的控制。

2、学生开始思考并阅读课文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细胞增殖有什么重要意义?

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3】

教学内容

(章节) 细胞的分化(第四章第二节) 课程类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班级 高二(5)班 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细胞分化的定义,能说出细胞异常分化---癌细胞的定义以及危害;

2.理解并且熟练说出癌细胞在体内无限增殖的原因;

3.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意义,能举例说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

4.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系统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细胞分化的定义和意义,知道癌细胞的两大特性(教学重点)

2.理解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和在体内转移的能力对癌细胞扩散的帮助,区分动植物细胞中全能性的异同点(教学难点)

教 具: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进程:【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细胞增殖的内容,现在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下什么是细胞增殖呢?

【学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一分为二的增殖过程。

【教师】那么细胞分裂一共分成几个时期?分为叫什么呢?

【学生】先分成两个时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4个阶段,前、中、后和末期。

【教师】恩,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么我们说,如果我们人体细胞进行的都是细胞增殖,那么人和人的模样不都是一样的啦?

【学生】遗传问题,基因不一样。

【教师】基因不一样?恩,这可以说是一个间接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基因不一样各种各样的细胞就会不一样呢?导致细胞出现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功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细胞分化。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细胞分化。其实,我们人体进行的不只是细胞增殖这么一个过程,还有细胞分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细胞分化呢?同学们把书本翻到P113.看下书本的第一句话,书本上给我们的定义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我们可以看下人体的皮肤细胞,造血干细胞,同时还有我们在做实验时看到的植物根尖的纵切片,根尖中各种各样的细胞都是由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的。皮肤细胞是保护我们人体免受病毒的感染,造血干细胞就是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的细胞。同学们可以看下这些细胞的图片。

好,我们说细胞的分化会不会不会出现错误呢?细胞一直是正确的分化呢?

【学生】不是不是,有癌细胞。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进行预习了,对,细胞分化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些致癌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分化,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癌细胞。

生物体的正常发育,是细胞在分化过程受到高度精巧的严格控制下发生的。一旦失去控制,细胞分化就会发生异常。细胞的癌变就可看作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这种细胞就称为癌细胞。癌细胞在体内呢具有着很强大的特性。首先就是癌细胞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无限增殖。人的细胞一般只能分裂50-60次,可是癌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无限的。同学们可以这个癌细胞,我们把它叫做海拉,那么为什么叫做海拉细胞呢?

【学生】因为是从海拉这个人身上提取出来的。

【教师】是的,这个癌细胞是从一个非洲女子海拉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存活至今。同学们看这幅图,还有这个,都是海拉细胞。但是我们说这种细胞的染色体已经不正常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了。

好,同学们我们再看下癌细胞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可以在体内转移。正常细胞表面有一种黏连蛋白,使细胞与细胞之间彼此粘连,不能自由移动。但是癌细胞表面这种蛋白质很少或缺失,所以癌细胞容易在组织间转移。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下关于癌细胞的特性,我们说癌细胞为什么能这么厉害,能引发这么严重的疾病呢?第一,它可能进行无限增殖,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段一时间癌症病人感觉某个部位特别肿胀。第二,癌细胞可以在体内无限增殖,所以我们说如果在癌症晚期的话,其实我们的身体的大部分部位都会有癌细胞,癌症晚期的病人就无法恢复健康了。因此对于癌症我们要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定期体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我们人总不可能无缘无故得癌症对吧。

【学生】对..

【教师】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引起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素。那么同学们想想看,有什么因素能导致癌变?

【学生】各种射线,重金属等等

【教师】回答的不错,看来同学们都有进行预习,致癌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种射线,还有像这样的无机或者有机化合物,吸烟时排出的气体里面就有很多致癌的物质,当然也包括许多种的病毒等等。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自己上网找找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好,我们把受精卵具有分化出各种细胞的潜能叫做细胞的全能性。人和高等动物的受精卵第1-2次分裂所形成的2-4个细胞,仍具备这种全能性。也就是说,这2-4个细胞都是可以形成一个个体的,但是进一步分裂产生的细胞就逐渐失去了这种特性,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只能发育成为特定的组织。好,同学们可以看这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把蝌蚪的肠细胞中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禁蛙卵的细胞质中,也就是说进行了核移植,这和我们很早学过的变形虫的核移植的原理是一样的。不过接下来的过程可不一样,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呢?我们把这个重组过的细胞放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发现这个重组细胞先分裂成2个细胞,再变成4个一直进行分裂,最后形成了蝌蚪,这个呢是克隆动物的第一个实验,也恰恰说明了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这里我们就要注意到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是不会生长发育成一个整体的,其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限制因此不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那么我们说,植物细胞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学生】不是,植物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教师】同学们都预习的不错嘛,对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全能性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发现将胡萝卜根中的细胞取出,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单个的细胞就会分裂并分化,最后形成植株。同学们可以看下书本115的图,也可以看老师的PPT,具体来看下怎么做这个实验以及每个过程它的名字是什么。我们把分离出来的单个细胞叫做离体的细胞,离体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同学们记住,是经历过脱分化分裂成多个细胞,我们把这些细胞叫做愈伤组织。同学们注意了,是叫做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具有一定的分裂能力的,它能分化形成胚状体,分化成跟茎和叶,而这个过程呢我们叫做再分化,然后形成试管植株,试管植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胡萝卜植株啦。那我们说这个实验它证明了什么结论呢?

【学生】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也是具有全能性的,就是能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四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本模块的前三个章节是从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的角度出发,介绍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而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细胞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出现在舞台上,展示它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就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内容环环相扣。在本节的前一节是《细胞的增殖》,而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分裂和分化得到的,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与分裂共同完成生物的个体发育,可见分化的重要性。而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是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拉进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分化的异常情况,学生了解后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并关注癌变等相关的医学进展。所以学好本节《细胞的分化》,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之前所学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并为后面的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作好铺垫。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细胞的分化》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通过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但是如果只有简单的分裂,受精卵是无法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的,这是一个新旧知识的人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而且在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对白血病、干细胞、癌症等有所了解,但是学生不清楚其中的机理,这是又是一个认知冲突,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把新知识有机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拉进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在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确立,但还不是很完善,而细胞的分化十分的抽象,尤其是分化的稳定性与细胞的全能性对立而又统一,所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分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但同时,已经分化的细胞又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教学中利用形象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图片和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心理方面,在第一节章节引入中,学生已经知道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通过分裂和分化得到的,并且掌握了细胞的增殖,所以学生有学习细胞的分化的求知欲望,而且本节知识与现在的科学热点息息相关,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开展本节《细胞的分化》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②描述细胞分化的特点;

③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④运用所学的干细胞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白血病等热点问题;

⑤说出细胞癌变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探讨干细胞、癌症等知识,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命健康的习惯;

②搜集有关干细胞、癌症等知识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学习,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

②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②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及应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对立统一。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话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法等的适当结合运用。

2、学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手段

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分裂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

(二)提出问题:细胞的分化、干细胞等问题

(三)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探讨一:如果细胞只有简单的分裂,受精卵能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吗?

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特点、意义

问题探讨二:细胞是不是一旦分化,就不再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了呢?

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和应用。

问题探讨三:比较各种细胞全能性大小,引出干细胞

干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问题探讨四:以上是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分化成各种细胞或保持分化的能力,如果异常情况呢?比如物理射线、生物毒害、化学毒物诱导下?

细胞的癌变

(四)课堂小结、评价与延伸

七、教学准备

幻灯片设计:人体胚胎发育动画、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核抑止实验的流程图,壁虎,蚯蚓等再生能力强的生物的图片,板书设计。

八、教学课时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预期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人的血细胞和白血病的两个资料,设疑: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分裂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 思考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回忆前节课所学的细胞增殖,无法解释,或者某些预习过的同学提出细胞分化、干细胞等名词。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利用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和经验知识,创设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先不评价答案对错,让学生带着什么是分化、干细胞为什么能治疗白血病等问题进行新课学习。并同用幻灯片展示本节内容框架。 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的目的,准备探究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明确目的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分化概念

分化特点

分化意义

分化小结

全能性概念

全能性应用

干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细胞癌变

教师播放人的胚胎发育动画,并提出问题探讨一:如果细胞只有简单的分裂,受精卵能形成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生物体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细胞的分化的概念。

教师通过设置串引导学生根据分化的概念去分析分化发生的时间、稳定性、本质三方面的特点,问题设置如下:

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吗?那我们开始提出的血细胞的问题如何解释?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分化的时间。

稳定性如何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举例:蚯蚓、壁虎等再生能力强的生物。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分子与细胞的最后一节,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比如癌细胞的特征。联系到了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与老教材相比,细胞的癌变在新教材中单独成节,内容有所扩展,更加贴近生活。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癌症的知识,但是没有深入到细胞的癌变机理的水平。学生在理解癌变的机理时,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会相对比较困难。本节内容为新教材高一上册末尾节内容,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高中生物的的学习,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内在信念,认知活动能更里明显增强,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网络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体会内因和外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

四、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五、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六、教学流程图

SHAPE MERGEFORMAT

七、教学详案:

情感价值观 知识逻辑 过程体验 反馈调控预设 癌症是生活中常见的,大家对癌症都有着一种恐惧感,以癌症的发生和癌症的防治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同学们,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如何正确处理日光浴与预防紫外线过度辐射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癌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癌症的发生以及怎样预防癌症。

【引出概念】肿瘤就是癌症这种税法正确吗?

【教师总结】肿瘤是身体的一部分细胞与机体的其他组织生长不协调,表现为任意地、无节制地增殖分裂,增长成一个大的组织块则为肿瘤。

肿瘤有良性的又有恶性的。良性肿瘤逐渐增长时仅是压迫周围组织,而恶性肿瘤除了压迫以外还可以向周围浸润,也就是肿瘤组织不断侵入周围组织,这种恶性肿瘤就称为“癌“。(两个画面:癌细胞向周围扩散)

【提问】癌症的定义?一个正常的细胞要经历哪些生命历程?分裂是否有限?分化是否有方向?

【学生活动】通过问题探讨,根据生活经验,初步认识癌症的概念。

【预期答案】

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预期回答】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集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学生活动】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总结出正常细胞要经历有限的分裂,有向的分化,衰老,死亡。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而疾病中最让大家感到恐惧就是癌症。

学生对癌症已有初步了解,良性肿瘤可以切除,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教师引导学生细胞的癌变的现象是无限的分裂和无向的分化。

通过对素材的分析,让学生初步区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不同。 【素材】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和海拉宫颈癌细胞在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形态结构上的比较。

【学生总结】学生通过对素材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癌细胞的特征。

癌细胞的特点:

1、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2、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

3、黏着性显著下降的“扩散细胞”。 根据素材,学生应该可以较清晰的比较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不同。

带着问题观察,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分析和讨论中,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教师总结】总结致癌因子的种类: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

病毒致癌因子:致癌病毒。

【知识巩固】我们已经归纳了致癌因子的种类,那老师举例,同学们分析它是属于哪一类的致癌因子。

【素材】1.日本广岛、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的影响。对幸存的居民进行29年的调查,发现皮肤癌、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越高。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诱发了众多白血病患者。

3.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4.我国北方地区居民有冬季烧火炕的习惯,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的炕癌。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喜欢热食的习惯。

5. 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尾气等。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可能和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上述气体有关。

6 . 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

7. 日本“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地铁使用的“芥子气”,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

8.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9.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

【学生回答】致癌因子。

【学生活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总结出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

【预期答案】辐射、农药、化肥、抽烟、病毒等。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这些致癌因子与之前分出种类对应起来,对知识进一步掌握。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致癌因子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致癌因子这一概念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对于生活中的例子,也是较容易分析出是哪种物质是致癌因子,致癌因子的分类在学生的认识中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化学、生物、物理是学生的必修科目,所以,分类同学们还是能够容易理解。

产生困惑,激发探知欲。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整合资料、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致癌因子是使细胞癌变的外因,那内因是什么?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分子与细胞的最后一节,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比如癌细胞的特征。联系到了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与老教材相比,细胞的癌变在新教材中单独成节,内容有所扩展,更加贴近生活。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癌症的知识,但是没有深入到细胞的癌变机理的水平。学生在理解癌变的机理时,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会相对比较困难。本节内容为新教材高一上册末尾节内容,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高中生物的的学习,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内在信念,认知活动能更里明显增强,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网络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体会内因和外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

四、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五、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六、教学流程图

SHAPE MERGEFORMAT

七、教学详案:

情感价值观 知识逻辑 过程体验 反馈调控预设 癌症是生活中常见的,大家对癌症都有着一种恐惧感,以癌症的发生和癌症的防治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生命历程,让老师联想到了人的寿命,人类在食物链上有没有天敌啊?(没有)胆识却又威胁我们生命的健康的杀手---疾病。在疾病中哪种最让大家感到恐惧啊?(癌症)

什么是癌?癌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癌症的发生以及怎样预防癌症。

【引出概念】肿瘤就是癌症这种税法正确吗?

【教师总结】肿瘤是身体的一部分细胞与机体的其他组织生长不协调,表现为任意地、无节制地增殖分裂,增长成一个大的组织块则为肿瘤。

肿瘤有良性的又有恶性的。良性肿瘤逐渐增长时仅是压迫周围组织,而恶性肿瘤除了压迫以外还可以向周围浸润,也就是肿瘤组织不断侵入周围组织,这种恶性肿瘤就称为“癌“。(两个画面:癌细胞向周围扩散)

【提问】一个正常的细胞要经历哪些生命历程?分裂是否有限?分化是否有向?

【学生活动】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细胞的生命历程。根据生活经验,初步认识癌症的概念。

【预期答案】

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学生活动】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总结出正常细胞要经历有限的分裂,有向的分化,衰老,死亡。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疾病中最让大家 感到恐惧就是癌症。

学生对癌症已有初步了解,良性肿瘤可以切除,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教师引导学生细胞的癌变的现象是无限的分裂和无向的分化。

通过对素材的分析,让学生初步区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不同。 【素材】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和海拉宫颈癌细胞在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形态结构上的比较。

【学生总结】学生通过对素材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癌细胞的特征。

癌细胞的特点:

1、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2、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

3、黏着性显著下降的“扩散细胞”。

根据素材,学生应该可以较清晰的比较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不同。

带着问题观察,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分析和讨论中,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教师总结】总结致癌因子的种类: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砷、苯、煤焦油、芥子气等。

病毒致癌因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病毒。

【知识巩固】我们已经归纳了致癌因子的种类,那老师举例,同学们分析它是属于哪一类的致癌因子。

【素材】1.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诱发了众多白血病患者。

3.近几年肺癌的发生率日趋增加,可能与吸入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尾气等有关。

4.人乳头瘤状病毒侵染人的生殖道,使人患子宫癌

5.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6 .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7. 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动物不致癌的物质

8. 日本“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地铁使用的“芥子气”,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

【学生回答】致癌因子。

【学生活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总结出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

【预期答案】辐射、农药、化肥、抽烟、病毒等。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这些致癌因子与之前分出种类对应起来,对知识进一步掌握。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致癌因子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致癌因子这一概念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对于生活中的例子,也是较容易分析出是哪种物质是致癌因子,致癌因子的分类在学生的认识中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化学、生物、物理是学生的必修科目,所以,分类同学们还是能够容易理解。

产生困惑,激发探知欲。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整合资料、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致癌因子是使细胞癌变的外因,那内因是什么?

【教师讲解】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和癌有关的基因它们都是细胞中正常的固有的基因:

原癌基因:其很多的产物都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高中生物教育教案【篇7】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对于细胞的分化的例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比较容易理解细胞分化对于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的重要意义。而且,因为本节内容涉及到个体发育等知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关于分化的本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基因的表达,所以会比较抽象难懂。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教师需要由浅入深,从学生生活常见实例展开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分化》是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胞分化是核心内容,而细胞全能性、干细胞的研究是对细胞分化进一步的拓展。本节内容既是对细胞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习遗传变异打下基础,还是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这节知识是必要的。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概念以及科学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生物学素养。

(2)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干细胞的相关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细胞分化和全能性问题的分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有关干细胞的资料搜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其实例。

5.课前准备

(1)收集人体的不同细胞;寻找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6.课时安排:一课时

7.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预设) 教学意图 【导入】

播放人的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

【设疑】

重复视频内容,提问为什么一个细胞能发育为这么多不同的细胞?明确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导入新课《细胞的分化》 明确所学内容,学习动机被激发,对新课产生兴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1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一组人体不同细胞的图片。并做简要介绍突出其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不同。

●提问:联系课堂开始受精卵发育的视频想一想这些不同的细胞来自哪里?

●老师引导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提问:经过分化后虽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但每个细胞内的什么是相同的?同一个生物体(比如人)的细胞

●想到这些形态结构以及功能不同的细胞是由同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

●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细胞分化的大概意思。

●遗传物质

●展示图片,形象生动。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为讲解细胞分化实质做铺垫。 (2)细胞分化的实质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生物体的各个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却有很大的差异?

●高考结束后,摆在相同分数的学生面前的学校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大家最后进入的学校都不一样呢?

●追问:现在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生物体的各个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却有很大的差异?

●积极思考

●高考后进入不同的学校是因为各自的理想不一样,所以选择不一样。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导出细胞分化实质这一部分的内容。

●类比细胞分化的实质

●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意义,有助于细胞分化实质的理解。 (3)细胞分化的意义

联系生活实例,以工厂类比生物体,以工厂的分工类比细胞分化。

●同学们,工厂(比生产饮料的工厂里有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事,有人配制饮料,有人负责装瓶,所以工厂得以顺利运行,饮料得以顺利生产。每一个个体就好像一个工厂,细胞就好像工厂里的车间,细胞分化就好像工厂分工。

●设疑假设所有的人都负责装瓶,那工厂还能运行,饮料还能生产出来吗?

2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