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

时间: 舒洪 语文教案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篇1

一、围绕课文开展语文活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2、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

3、师生评议各组表演

4、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

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5、各组以自己表演的故事为例,说说课文在运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6、各组分别讨论,将讨论结果汇总

7、各组请一位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

二、教师总结,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__、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3、选取典型事件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赏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想到这是部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一行书”,观书贴,悟性情。

(1)字的特点:古雅秀美,潇洒自然 古人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出身名门[其伯父为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王导.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羲之简介)

2、检查预习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以 游目骋怀 / 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 / 虽 世殊事异 / 虽 取舍万殊 (归类记忆)

▲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

一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 / 及其所之 既倦

游 目骋 怀 / 人之相与 (结构推断)

2. 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宾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省略主语)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

二、赏景识趣

主题:文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在写景中的体现

(1)自由朗读前两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A 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 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①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为写暮春江南风光,二者有何不同?(丘迟文中是姹紫嫣红,争奇半妍的香艳之美;而本文却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白诗是明艳之美)

C 人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 事雅 △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2) 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换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其中,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游:在水中为游,人自由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

骋:驰骋,自由的联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时空局限

B 小结: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发的情怀,这就是山水诗的兴起,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是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如同“田园”一样,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了时候,它成了皈依。成了“诗意的栖居”

(3)这种感情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信,的确、确实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三.情感初探

1.启疑: “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学生找“痛”与“悲”字

2、“痛”、“悲”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认为:《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如何认识。

A痛:

(1)“痛”在何处?人老、事迁、景陈、寿短→岂不痛哉?

(2)“痛”指什么?不是痛苦,痛伤,而是痛惜

B悲:

(1)为什么会有“悲夫”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视昔”→“每览昔人…… 不能喻之于怀”说明我与古人同悲(同悲“死”与“生”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前人文章一样

(2)“悲”与“痛”的比较

不同,“痛”是个体之痛,自痛、自悼、自怜,而“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结: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进行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的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人 、自我 、后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

四.深度探究

(1)理解:《晋书·王羲之传》“羲之素好服食养生,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 “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羲之,我想对你说…… [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课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论老之将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六、总结延展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 ——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 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篇5

一、学习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就是鲁迅。他时刻以悲悯的情感、深沉的怀抱、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二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谴责恶者,警醒国人。

让我们跨越时空,缅怀烈士;领会文章深意,体味作者感情。

二、字词积累

正告:郑重告知。

寥liáo落:稀少。

长歌当dànɡ哭:指用写长文章来纪念。

痛定:悲痛平息。

出离:超出。

深味:深深体会。

菲fěi薄:微薄。/芳菲fēi。

造化:指自然界。

羽翼:鸟翅,这里指帮凶。

桀骜ào:不顺从。

赁lìn屋:租借房子。

引退:辞官,这里是告退。

噩è耗: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不惮dàn:不怕。

无端:无故。

喋dié血:流血满地。

虐杀:残暴地屠杀。

攒cuán射:集中扫射。

惩创chénɡchuànɡ:处罚惩治。

浸渍jìnzì:浸润,渗透。

山阿ē:山陵。

殒yǔn身不恤xù: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三、相关链接

北洋军阀张作霖系奉天(辽宁)人,利用民国初年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割据一方,建立对东北三省的统治。日本取得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等特权。1920年直(英美支持的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皖战争,奉系联合直系击败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权。不久奉系转而与皖系合作,并联合孙中山广东政权组成反直同盟。1922年4月直奉战争爆发,奉系战败,撤回关外,宣布“东北自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势力扩张到热河、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及上海市。

1926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奉系军阀进兵关内,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予以反击。日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日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主权要求。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争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命令卫兵向请愿民众开枪,致死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士的“3·18”惨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这次惨案最终导致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垮台。

四、整体感知

文眼: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第一部分:①吐露写作缘起;②点明思考苦痛。

第二部分:③追忆学生美德;④揭露政府暴行; ⑤陈说惨案真相。

第三部分:⑥思考请愿意义;⑦感慨烈士精神。

文章没有介绍刘和珍的生平,而从追悼会写起,抓住一些细节,先叙后议。作者不止于纪念刘和珍,还涉及杨德群、张静淑以及“3·18”惨案中死伤的群众,实际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3·18”惨案发表评述。故作者“记念刘和珍”时引发的悲愤感情成为全文线索,形成一个叙忆评议相承、赞美揭露同在,且重在思考惨案意义的格局。

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说理,强烈真挚的抒情,三种表达方法完美地结合,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其次,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充满诗情,有许多精辟的警句,意蕴深邃,启人思考,体现了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

五、课文探究

1.疏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提示 文章采用的是先叙后议的表达方式与先情景再现后思考缀连的行文结构,由是清晰显现了作者面对凶残屠戮爱国青年的非人间,陷入痛苦长考的全过程。以思考带动全文,不单为纪念而写,全文交织着沉重的思索、苦痛的悼念、愤怒的揭露。可以说,一个思考牵出三个内容:一为揭露社会罪恶,二为宣扬烈士精神,三为给予后人希望。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是全文的文眼。徘徊是思索的外在表现,没有两周来作者的长考,也就没有这篇国殇文字。程君请求先生作文,旨在引出下文“我也早觉得”有写的必要,一个“早”字说明,要写纪念文章的愿望由来已久。为什么还“没有”写呢?未写而被正告,答案只有一个:作者不愿意为纪念而纪念,他需要成熟的思考,他需要寻找惨案过后的答案。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无可排遣悲愤,却只能借文字来寄托,这正是鲁迅深沉的痛苦。这也是文章关于写作缘起为什么写了那么多,先生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的基本原因。

附:关于先生的长考:3.18血案当晚,写《无花的蔷薇之二》:“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4月2日写《空谈》:“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相继还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

2.概要文章理性总结教训的基本内涵。

提示 思考一:社会影响有限。有“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等语,表明了作者不认可其社会影响的态度。在作者看来,惨案过后,社会众生中,被宰割者继续偷生,使“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宰割者则昂起头来,“脸上有着血污”居然横行无忌。

思考二:民族沉默归因。有“简直是虐杀”“接着就有流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等语,可见作者的思考是全面而深刻的。不停留在纪念本身,思想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内核,直指反动派的两手是民族衰亡的根本原因。作者还看到了民族的将来,爆发或灭亡,并且更大的可能是爆发。

思考三:民众请愿无功。 有“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等语。不难理解,作者是不认可请愿的,特别是不认可徒手的请愿。战斗是两方的参与,一方任人屠戮,自然算不得“血战”。作者思想在此极具穿透力,给活着的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思考四:烈士精神长存。有“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爱人的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等语。作者不回避其社会的影响有限,也指出牺牲终归会有价值,烈士的勇敢精神会扩大,至少会感动了亲人。他这样说,目光投射到了将来,将来的意义在于,中国女子给了这黑暗的社会以“微茫的希望”,但同时徒手请愿付出了本可避免的代价。

思考五:中国希望仍在。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等语。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总有先进分子站出来,使民族觉醒而能生生不息。中国的希望就在于,敌人愈是凶残、下劣,而牺牲愈是从容、果决。作者的赞美是由衷的。

3.请找出作品中主要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主要作用。

提示 细节①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反衬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定刊物的时候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学习和真理的渴求。

细节②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深意一,当时校长杨荫榆,依附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又是那么的淑静、美丽。刘和珍将善良与勇敢集于一身,表现了她的传统美德和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深意二,强调刘和珍的和蔼“始终微笑着”,却“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作者连用了反复、对比的修辞,使反差强烈,效果鲜明。不难理解作者是在愤怒地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同时更有对大好青年无端喋血的无尽痛惜。

细节③ 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

与以议论的情感激愤不已不同,作者用了冷静的笔触,来交代刘和珍的牺牲过程:请愿―中弹―未死-猛击两棍―死掉。作者这样强压愤怒,用心是良苦的。他似乎很想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血腥屠戮的现场。“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作者让事实说话,凸显了温婉女子临难的从容,也驳斥了走狗文人反诬的卑劣。

4.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并分析其情感意蕴。

民族危机严重之时,正义的请愿被血腥镇压,还遭到流言家的无耻污蔑,故必须正视听、明爱憎,更何况所写是关于大好青年学生的悼念文字,于情于理都不能不写。惨案过后,流言掩盖真相,正义荡然无存。作者愤怒至极,实在无法面对反动派凶残的镇压和文人无耻的造谣,因而“无话可说”。愤懑之余,揭露黑暗、鞭笞罪恶的责任感,让作者回归理性,于是“还有要说的话”。最终在“呜呼”声里收束全文,正是悲痛至极,愤怒至极的结果。

六、同步训练

(1)基础集训

1.下列加点的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赁房(lìn)碟血(xuě)尸骸(hái)菲薄(fēi)

B.恶耗(è) 暗然(àn) 广有羽翼(yì) 干练(ɡàn)

C.桀骛(ào) 浸渍(zì)和蔼(ǎi)  屠戮(lù)

D.相干(ɡān)攒射(cuán)惩创(chuànɡ)不惮(dàn)

提示 D(A喋血(xuè)B噩耗黯然 C桀骜)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生杀予夺 直接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

B.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轻手蹑脚

C.深沟陷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暴戾恣睢

D.花团锦簇 好高鹜远 谬种流传 贫瘠不堪

提示 C (A直截了当;B名列前茅(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D好高骛远,语出自《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骛”为追求之义,“鹜”指一种鸭子,如“趋之若鹜”。)

3.对文中反复写到的刘和珍的“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反映了刘和珍是个乐观的人,与下文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形成对比,表明她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C.这样写,充分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残暴。

D.这样写,充分表明“受人利用”不值得一驳。

提示 D(“欣然前往”才有这样的作用。)

4.试品味下列语句的蕴涵。

(1)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提示 “最大哀痛”是作者从惨案中深刻感受到所活着的是“非人间”,四周只有“浓黑”,让人近乎绝望。“它们”指代的是杀人者和流言家。“这”指代上文“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罪恶制造者愈是因我的“苦痛”而快乐,烈士灵前愈是能有所告慰,说明爱国青年的斗争不孤独。悲痛愈是深广,悲痛者愈是众多,绝望之后,愈是有了希望。因此敌我间苦乐互为因果,是可以作为“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的祭品的。祭品仍“菲薄”,原因在于,仅有哀痛是远远不够的。作者在《无花的蔷薇之二》里说过“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或者那才是真正的祭奠。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提示 “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都指刘和珍、杨德群等爱国青年。他们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吓阻,坚信黑暗终将过去,以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献身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他们既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庸人”又被称作“无恶意的闲人”,指当时较为普遍的有着民族劣根性的众人,客观上起着维护非人间的作用。鲁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提示 无声的“缘由”,所指是民众面对反动统治罪恶的两手:军队实行残酷镇压,文人散步恶毒流言。在这样的双重恐怖下,民众被三缄其口。但沉默不会是永远,结果将会怎样?作者提出两种不同的前途,并暗示只有“爆发”,才是民族拒绝衰亡的唯一出路。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提示 “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赞颂说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这”指代不清楚,如果去掉,语意就明晰了。“惊心动魄的伟大” 便是赞颂语。反语说认为这是讽刺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并且这样行文,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提示 “苟活者”字面意思指苟且偷生的人。鲁迅在第三节中说“苟活到现在的我”,他自比“苟活者”,含有严于解剖的意思。文末的“苟活者”,应指包括作者在内的能够看到中国希望之所在,且愿意追随“猛士”前行的人们。全句两层意思:民众会从中国青年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驱除黑暗现实的希望;革命者将因此受到激励愈战愈勇,哪怕希望渺茫也会在血战中前进。作者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深广度,高度评价惨案的意义。

(2)语段精练

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作者怎样的观点??

提示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记念刘和珍君》里隐含着对斗争策略和方法的思考。

2.根据课文,指出下列词语所指的意思。

无恶意的闲人:

有恶意的闲人:

提示 指一般庸俗的小市民。/指制造流言的走狗文人。

3.作者为什么不赞同“徒手请愿”?

提示 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他认为,徒手请愿致爱国青年无端死伤,而“街市依旧太平”,结果“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这正反映“请愿”“流血”并没有多大作用和影响。

4.讲讲文中引用《挽歌》诗句的用意。

提示 作者引用《挽歌》诗句,有青山埋忠骨,烈士精神长存之意。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大的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3)拓展训练

“死地”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该自蹈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于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a)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惟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b)

现在恰有罗曼罗兰的Le Jeu de L’Amour et de La Mort在我面前,其中说:加尔是主张人类为进步计,即不妨有少许污点,万不得已,也不妨有一点罪恶的;但他们却不原意杀库尔跋齐,因为共和国不喜欢在臂膊上抱着他的死尸,因为这过于沉重。

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惟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c)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三月二十五日

1.第3段中“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的评论指 ;这个意思,作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也多次提到,试写出一句: 。

提示 几个论客认为学生自蹈死地(自己寻死);“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答到一处即可)

2.第5段中“这样的觉悟和决心”是指 。

提示 “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

3.文中多处提到中国“死地”之广博(见[a][b][c]各处),作者的意思是

提示 段政府及其他军阀们统治下的中国处处是“屠场”,爱国人民的生命毫无保障,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群众的凶残本相。

4.第8、9两段中,“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指 ;“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指 ;“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指 。

提示 已从流血牺牲中觉醒而变得成熟的民族;尚未从流血中吸取教训或竟然忘却了死难先烈的民族;屠杀爱国群众的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

5.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为什么不能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

提示 杀人者妄图以死亡来恐吓人民,镇压革命,但人民中自有觉悟者为解民倒悬而不怕死亡,奋勇前行。这是对革命先烈的赞颂。

高一必修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教案2022最新5篇

高中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统编四年级上册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部编版教案5篇

最新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25099